推进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规范化路径探讨

2017-05-30 12:28叶淑君
科技风 2017年9期
关键词:规范化高职院校

叶淑君

摘 要: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是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考务管理水平直接反映教育管理水平,对考务管理规范化探讨,对于推动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说明了高职院校考试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规范化路径的有效措施,为高职院校考务管理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规范化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是教育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对高职院校教学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考务管理涉及到较多的环节,但终其之极就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一旦某个环节出现纰漏,就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秩序,同时对学生的心理、情绪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见,考务管理规范化十分必要。纵观考务管理,可以时间为节点进行阶段划分:一是考试前考务准备;二是考试中考务管理;三是考试后考务材料整理、分析与归档。

1 推进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

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科教学的进度和质量,用以评估学校教育的阶段性成果,推动教学进程的深化。考试管理的规范化,能够对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和鞭策,进而为后续的教育工作起到指导作用。考试管理规范化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考试,教师能够了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变教学策略和方式来适应学生的发展。而对于学生来说,考试能够让其明白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到了何种程度,对其以后的学习起到激发作用,逐渐达到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考试管理规范化才能将这些作用明显表现出来,促进师生共进,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在我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改革与深化的背景下,考试已经是教学水准的外在表现,对考试结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能够促进学校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特点和专长来调整高职教育,能够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考务管理的规范化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必须推进的管理手段。

2 推进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规范化路径

2.1 加强考风建设

第一,考试相关管理制度、规定的强化与落实。让学生在学期初就对考试有个正确的观点,以考试作为学习的动力;

第二,教师要以脚踏实地和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来引导、熏陶学生认真对待考试,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考试纪律的落实与强化。平时教师注重考纪的宣传;考前进行考试规定的再次强化,将规定下发至每位学生手中,使学生在心中树立考纪屏障;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学校宣传栏、广播、手机短信、微信朋友圈等进行考纪宣传与落实,建设学校考风;

第四,对教师进行考风教育,以考试检验和促进学科教学。

2.2 考试制度规范化

考试制度的规范化是考务管理规范化的保障,对考试效果的实现起到支撑作用。高职院校在考试制度规范化的同时,要将人本化理念融入其中,使考试制度具有人性化、灵活化和创新化的特点。通过规范的考试制度的约束,考试管理才能更科学和更有效,考试结果的真实性才来更高,从而表现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此外,在考试准备上,从命题、印制、运输直到成绩归档都要有规范的制度来保证其高效和保密。同时,制定考卷分析制度,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和结果应用,促进教育教学不断调解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命题管理规范化

命题管理规范化是对考试命题进行科学调整,使命题涵盖教学基础和重要内容,能够科学地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这种规范化的命题管理,不但能提高考试质量,明确教学的侧重点,又能够促进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知识进行全面的传授和掌握。命题管理规范化的措施是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本点,对考试命题进行三次审校和把关,并不断对考试库进行补充和更新,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命题,使考试精准而有效。

2.4 试卷评阅规范化

评阅规范化是保证考试结果真实性、公正性的有效手段。为了实现规范化批阅,对试卷采用密封处理,分题流水批阅的模式。因此,试卷的整洁清晰十分重要。批阅完成后,要签字写明日期,如果存在更正批阅时,同样要留有姓名和日期的证据。各项得分按卷面标识进行填写,总分要用红色字进行标注。批阅标准严格按照分类规划进行,阅卷时长固定,以保证公平性。

2.5 考试管理评价规范化

2.5.1评价指标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的完善首先要实现评价指标的规范和健全。这种规范的指标体系既可以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带动学生全面进步,以考促学,以试促管,实现管理的指标化。评价指标划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主要考核点。这些内容将学科的重要内容都涵盖在内,并将考试前后过程完成了指标化,对于考试管理的量化考核起到关键作用。一级指标包括考试规划、考卷题型、考卷保密、考卷批分、成绩录入、考卷综合分析、考卷存档7项管理环节。二级指标包括考题范围、考试形式、考题库建设、批分规范、作弊防范、考试日程、考试巡查、監考、考试总结、试卷讲解10项管理环节。主要考核点共有50项环节,将学科考核和学生考核以及学校总体教务水平等进行全面的评价。

2.5.2评价工作的实施

考试管理评价的主体即管理者构成要多元化,避免单一部门对考试的管理产生片面性问题。即教务部门、教研室、学院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人员、学科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完成评价管理,使得评价工作落实到位、规范科学、合情合理。

第一,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将多元化的部门构架成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逐层管理,逐层评价,上下沟通顺畅,不断规范管理工作。

第二,考试管理评价还需要成立专业的评估小组,对学校考试各环节、学科进度、学科教学、教师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动态的跟踪与评价,并对考试全程进行环节抽检,评估考试管理的具体效果和质量。

第三,考试结束后进行考试总结,将学生、教师的反馈整理成建议来进行研究,推动考试管理不断健康前行。

参考文献:

[1] 李荣.从日常考务管理看考务管理规范化[J].高教学刊,2016(16).

[2] 刘德龙.高校考务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网友世界,2013(22).

[3] 龚安福,康涛,卢小梅.推进考务管理规范化的思考和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猜你喜欢
规范化高职院校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