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课程的改革

2017-05-30 12:28周智娟
科技风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

周智娟

摘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方面。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就业范围主要在酒店、旅游两个领域,其实践能力需求突显,因此深入研究酒店管理课程的改革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分析,指出目前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计划。

关键词:实践应用;酒店管理课程;改革计划

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强调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量的专业实践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各高校特别是本科应用型院校关于人才培养、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等问题研究颇多,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到资金投入、教学设施等多方面着手推进应用型教育模式的改革。结合近年来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来看,虽然在此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其中的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仍存在着不足。长期以来,对酒店业的认识教育不够、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滞后、专业教师酒店管理能力偏弱等诸多缺陷影响着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上述原因,对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课程的改革进行探索。

一、目前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酒店业的认识教育不够。在高校中,酒店管理专业相对于其他开设的专业,具有明显的服务属性,而传统的行业思想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对这一专业也存在一定的偏见。所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师在教学设置中较多偏向于导游、景区方面知识的引导,忽略了酒店业的教育,所以必然影响了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简单地认为酒店管理就是从事技能要求低的服务性工作,导致学生对酒店行业的热情不够,就业率不高,只有少数学生源于爱好和清醒的认识而从事酒店行业。2)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该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课程内容应该与从业单位的需求标准相适应。可是目前许多高校认为,酒店管理课程应该多安排管理课程,所以课程内容设置大多偏向于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传授,酒店管理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知识较少,比如酒店文化、公共关系处理、酒店营销模式、酒店财务管理知识。3)实践教学滞后。实践教学滞后是影响酒店管理课程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很多高校的酒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都采用让学生在大三学期用半年或一年时间到酒店企业顶岗实习形式。酒店企业在任用在校大学生时,大多数都将其安排在一线客服、餐饮等服务岗位。作为一名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这种简单的上岗实践只能实现酒店服务技能的提升,无法达到一名本科大学生酒店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其实践教学形式滞后,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形式相同,没有创新,无法达到高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4)专业教师酒店管理实践经验缺乏。目前,高校大部分旅游管理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底蕴,但是没有从事过酒店管理工作或只是曾经有过酒店管理工作经验,缺乏现代酒店管理的实际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只能照本宣科,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开展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从业热情,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实践训练,导致学生的酒店管理应用能力偏弱。

二、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计划

1)加强教师对酒店业的认识教育。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工作应该是从思想上加强教师对酒店业的正确认识,改变教师对酒店行业的偏见,鼓励教师积极深入具体酒店企业学习,深入了解酒店管理的优势,有助于教师向学生开展正确的认识教育,向学生传播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2)增强师资力量。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自身的师资力量,注重师资团队的能力培养。在新时期下,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是既有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功底,又能熟悉具体酒店业务操作,同时能对外交流进行市场开拓、对内协调管理人员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所以仅仅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师是完成不了这项教学任务的。因此学校应该组织教师深入到具体企业中学习,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还可以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校为学生讲课、传授经验。建立专业化、全面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3)改进教学内容。高校应该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做好现阶段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对酒店管理课程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内容设置,让学生能够系统、具体、标准地接受专业知识的培养。 酒店行业是个十分注重实践经验的行业,为了能培养出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高校应该在理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在授课过程中大量增加情境模拟、情景实操等实践内容,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动手、动脑双训练,提高其綜合能力。4)创新实践模式。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酒店管理实践模式多数采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模式,其实践形式就是把学生安排到酒店企业的一线客服、餐饮、客服等服务岗位顶岗工作,没有专业、系统的传授酒店管理知识。大部分高校学生实践结束后,普遍认为工作辛苦,只学到简单的基层服务工作,没有真正接触到酒店管理,从而影响了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及专业就业率。因此,高校应该在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应该结合当今高校大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特点,创新酒店管理课程实践模式,重点抓住“管理能力”的培养,开发出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模式。如,在校园内,构建以酒店管理为主体的“校园酒店”,以项目管理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管理,让学生亲身感受酒店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实际管理强度,真正锻炼学生的酒店管理能力,为学生积累管理实践经验。任何一种方法都只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那种包罗万象的、适用一切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高校在教学实践方法的选择上,应坚持多元化原则,根据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本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实践模式和方法。

三、结语

现今,酒店行业市场竞争激励,专业管理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酒店企业战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在培养应用型旅游酒店管理人才时,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市场差异化的需求,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从认识观念、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综合优化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吕春莉.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及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117-118.

[2] 陈程.基于酒店行业用人需求的酒店管理课程改革——以实践为指导思想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改进探究[J].现代交际,2016,(07):137-138.

[3] 刘丹.对当前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8):241-242.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析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