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研究

2017-05-30 12:28李雅苹
科技风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践运用探究式学习研究

李雅苹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当前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符合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中学地理教学;实践运用;研究

探究式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的启发者以及协调者,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要扮演教师的相关角色,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规律,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1 当前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当前,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师生缺乏互动和交流,学生不能很好的体验知识。

1.2 重复模仿

当前,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的再现以及重复教材知识,而学生也是在模仿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没有注重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和引申迁移,致使教学效率和质量低下,而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了严重的束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提高自身 的创新能力,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1.3 教学封闭

在地理课堂,教师更加注重对教材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单纯的理论讲述难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甚至一些地理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不清,也没有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

2 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而开展,因此,设计问题情境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个体差异,结合相关知识点,为学生设计难度合理的问题,并且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在设计问题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促使学生大胆探究、勇于质疑;第二,问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问题不能脱离教材范围,并且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问题要保证在学生的能力以及知识范围内,即有一定难度同时又要保证学生通过有效探究,进行有效解答;第三,问题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可以扩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促进其综合发展;第四,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将重点知识加工为探究问题。

2.2 科学设计探究内容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将所有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由每个小组自主选择附近的工业区以及农业区,针对区域特点收集相关资料,其中主要包括交通情况、资源情况、自然情况以及基本情况等,并且在课下对学生开展分组指导,针对该地区对环境地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在环境保护的原则下,制定相关对策。在课上,每个小组要排出一名成员,陈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教师通过科学的设计探究内容,可以将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同时,探究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还体现了探究的生活性以及可操作性,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有效培养。

2.3 确立规范活动方式

在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例如,在对“地球公转与自转”这一知识点进行探究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观察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每天都对正午阳光的照射位置进行观察,并且记录下位置变化,在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观察后,在课上向教师汇报结果,并且尝试对其变化规律进行总结,进而掌握相关知识点。又例如在探究“温室效应”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当前社会的一些焦点以及热点问题,例如全球变暖这一世界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析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拥挤、人口膨胀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应对措施。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在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以及掌握知识。

2.4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在地理学科中,地图是掌握知识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探究中,教师要体现地理科学特点,将地图与探究活动充分结合。探究式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因此,教师要将自主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去浏览和分析地图,在此过程中获取地理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强化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在地图中获取想要的信息,并且与地图进行对话。例如在学习水稻种植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东南亚水稻种植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地图,分析东南亚地区的环境以及气候特点,进而给予正确的答案。

2.5 营造民主宽松气氛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共有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要大胆说出自身的看法和观念,并且学会理解同学的不同看法和观点,而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心以及爱护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友爱以及合作的师生关系,将学习经验与学生共享,激发學生思维、扩宽学生思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结语

总而言之,探究式学习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开放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并且将生活实际与理论知识充分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而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合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定洁.中学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

[2] 李雪华,甘永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36-38.

[3] 段景春.论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270-272.

[4] 叶回玉.中学地理图像“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报告[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3:30-32.

[5] 刘洁兰.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0:69-72.

猜你喜欢
实践运用探究式学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试论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