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2017-05-30 18:35赵忠
科技风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阳光体育运动

摘 要:阳光体育理论是我国新推出的体育教学理论,在阳光体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广大高校学生都参与了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理论的内涵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走向阳光、走向大自然”,旨在于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素养的同时兼顾学生身体健康,强健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阳光体育理论在各大高校已经全面推广开来,在本文中,笔者将对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进行详细的探讨与研究。探究内容主要涉及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在阳光体育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目标,阳光体育教育理念实施的意义以及该理念实行所面临的障碍等等。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教学理论;研究与运用

学生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各方面的发展。也有一句话叫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国体育部面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阳光体育的理论。阳光体育理论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使得传统的体育教学糅合进了一些全新的教学策略,比如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教学过程更加详细具体,学生有更多与教师交流反馈的机会,多种教学方法成功地激发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下面笔者将具体来谈一谈阳光体育教学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于研究。

一、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学生的原因

谈及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运用的必要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许多高校为社会培养出来的人才健康不达标,身体素质严重落后于专业素质。长此以往,专业工作必然受到影响。除此之外,高校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还会导致精神萎靡,目光涣散,整个人都没有大学生应有的朝气与活力。上述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体育运动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策略,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控制学生玩手机的时间,让学生在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用脑用眼之后得到缓解。

(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亟待改进

第二个原因是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不符合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门基本体育技能,但是结合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的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一门体育技能的研究意义并不大。此外,许多高校忽视了体育课程的开设,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甚至将体育课程改成了专业课,完全占用了学生的锻炼时间。最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体育课程不具有选择性,学生不能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程,这是导致学生缺乏运动热情的重要原因。阳光体育教学理论弥补了以上传统体育教学的诸多弊端,因此积极宣传阳光体育理论,将阳光体育理论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来是新时代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二、推行阳光体育理论的意义

(一)优化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高校体育教学体系。阳光体育理论为传统老旧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体育教学结构。除了专门的体育院校,一般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相比于其他专业的教学体系来说设计课程设计缺乏严密性与科学性,即高校没有对体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体系亟待完善,阳光体育理论关注学生的健康,针对每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方面,阳光体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听取学生的意见,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以上均体现了在阳光体育理论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当前教学提倡素质教育,其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但要有良好出色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最佳的身体和精神面貌。强健的身体是进行一切学习和生活活动的前提,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肥胖率逐年提高,因身体原因而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阳光体育理论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经过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宣传,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高校的流行活动项目。

(三)为学生专业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助益

在阳光体育理论指导下的体育课不仅强健了学生的体魄,还使得学生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感受到了体育学习的乐趣,使得大学生的朝气充分展现出来,丰富充实了学生的大学生活。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中逐渐走向崩溃,但是阳光体育理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神奇与美妙。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迅速的恢复到精神饱满的状态,这就有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思考。学习效率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结合上一点阳光体育理论的意义可以总结出阳光体育理论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专业型人才,这不仅是高校所追求的目标更加符合当前的社会的需求。

三、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體运用

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笔者将详细说明。

(一)以学生为本,完善教学步骤

首先,高校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人性化的教学步骤。体育技能学习与理论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同,高校体育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体育技能的原理知识,教师必须言传身教,在教学过程中是当地增加示范动作。因此,在教师演示体育动作之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适时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技能指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进行训练的时间应该严格控制,时间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时间太短,学生训练的成效不大,而长时间的体育练习会使学生感觉疲惫,失去了体育运动的耐心。

(二)体育运动项目可选择,实现教学与兴趣的结合

阳光体育运动理论主张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让学生在锻炼的同时拓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可以参考时尚运动潮流,将时尚的体育运动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尽力将所有学生都带到运动场上来。

(三)创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增强阳光体育理论的影响力

在阳光体育理论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开展新型的体育运动形式。教师可以创造专门的体育学习小组或者是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不仅面向本班学习者还对外班学生开放,目的是充分延伸学生的体育兴趣,将爱好某项体育运动的学生们都系统地、有条理地组织到一起,体育运动俱乐部不仅为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让不了解该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生对该运动有一定了解甚至产生兴趣。总之,教师在保持体育运动教育性与实用性的同时要适当地增加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四)增强高校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阳光体育教学理论还注重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所谓实用性的体育技能就是在学生毕业之后还能能够运用到生活中的体育技能,教师对该技能应该进行重点讲授。在正式进行体育运动之前,督促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学会在运动中保护自己。这也展现了阳光体育理论中“阳光”二字的真正内涵。

四、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推广面临的障碍

阳光体育理论为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但是在高校推行阳光体育理论的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障碍。但是我相信,阳光体育理论以其明显的优越性和正确性逐渐与高校体育教学完全融合是一种必然。

(一)教师教学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高校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学的漠视态度,以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当前对体育技能教学的需求。由于教师素养的问题,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推行的结果与理想相去甚远。

(二)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缺乏

响应阳光体育理论的要求,高校增设了各种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在现代教学中,体育教学器材与资源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学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率。

五、结语

以上就是本人对阳光体育理论在高校教学中运用的主要观点。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培养出综合素质型人才,高校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大力宣传阳光体育理念,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创新体育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人性化的教学步骤,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学生要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努力发掘自己的体育优点,谨记“走下网络,走向操场,走向阳光”的口号,为将自己變成优秀的人才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 周卫东.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

[2] 王守文.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

作者简介:赵忠(1977-),男,汉族,毕业于河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阳光体育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