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国内电视公益真人秀新模式探究

2017-05-30 18:35张怡晟
科技风 2017年9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

摘 要:2016年2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时长100秒的《电视综艺节目开启公益模式》的消息,其中提及《等着我》作为一档公益类的综艺节目为当下层出不穷的电视真人秀带来了一缕清新的空气。互联网时代下,电视真人秀节目如何做到台网联动践行“互联网+电视”的理念?综艺类节目又该如何把握自身特色弘扬社会正能量?笔者以《等着我》开播两年来的节目为依据,通过对该节目的内容特色、融媒体平台搭建与栏目形象三个方面的分析,希望它的成功经验能对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等着我;电视真人秀;媒介融合

央视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自2014年4月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取得全国网平均收视2.06,单期最高收视2.43,创造了央视综合频道四年来的最好的收视成绩。本文从《等着我》运营模式出发,希望在分析节目内容特色、融媒体渠道搭建、形象建设三个方面为国内电视公益真人秀建设提供发展道路的建议。

一、内容为本,讲好故事真善美

作为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等着我》强调的是“真”而不是“秀”。在创作中,团队中的每一位导演感求助者之感受、想求助者之想念,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位置,努力将这种苦痛、思念、大爱,做到最本真的还原,让“真实感情,真情流露”。

当“残疾人自强模范”臧彩楼走进节目现场(播出时间为2015年6月28日),讲诉自己在火车站卸货被调车作业的火车致残、大年初二被歹徒抢劫并砍死妻子的灰色岁月时,我们感受到了世事的难料与岁月的捉弄。然而当他说出“命运即使再怎样不公,再怎样多难,我都不会自暴自弃。我能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来赡养精神失常的母亲和无依无靠的侄儿”的时候,许多观众被这“真”的故事所触动。当他主动为乡亲们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优惠待遇——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的人修理钟表眼镜都不收费;学生考上大学就能免费配眼镜;建立了老年公寓,让镇上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时候,观众为他的“善”行喝彩。

我们知道“真、善、美”是一个紧密的逻辑体系,有了情真意切,自然而然就有了后面的“善”,也有了种种正能量的基因;而“美”就是带给人温馨、温暖,是从头到尾的窝心。节目现场,这位让人无比唏嘘却又无比佩服的铁骨硬汉终于找到了他的恩人刘晓丽、吴倩、谢景强与薛焕一,见证他们团聚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真”“善”所带来的“美”。

二、台网联动,打通线上线下聚能量

《等着我》的“电视+”,不仅是播出形式的电视+,更是节目思维的电视+。节目从电视上到电视下,从网络上到网络下,在线上线下多个传播平台上均取得了极大反响。《等着我》栏目制片人杨新刚曾说:“全媒体运用帮助了更多的家庭找到需要帮助的人。”

2015年10月13日,节目播出了寺湾村普通农民张小青顶住生活压力,常年照顾患白血病的小儿子李亚恒、生活不能自理的八旬婆婆和智障大伯哥的故事。2014年儿子李亚恒的病情突然恶化,家里人怕他时日无多,希望可以借助《等着我》寻人平台找到唯一可以配型的哥哥,能帮助李亚恒渡过难关。

节目播出后,李亚恒一家不幸的遭遇和他们与病魔抗争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线上,节目组连续在微博、微信、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为李亚恒募捐筹款,号召爱心人士为李亚恒一家提供帮助。线下,栏目组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和“缘梦基金”计划,与团中央“青年之声”一起为李亚恒开通单独捐款通道,专门用于李亚恒的救治。许多单位和个人以及社会慈善机构纷纷自发进行捐助,通过这种“积少成多”的善行,为李亚恒的疾病救助提供服务,帮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下,《等着我》整合央视广电资源与CNTV互联网优势,积极拓展节目寻人渠道,提高节目寻人效率和栏目影响力,在融媒体发展之路中始终抓住节目“为爱寻人”的本质,在互联网时代下探索真人秀新方向。

三、坚守责任,弘扬公益主旋律

在泛娱乐时代下,《等着我》未被商业化侵蚀,始终坚守着节目的初衷与纯真,时刻不忘媒体的社会责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曾表示,《等着我》节目没有吸引人眼球的综艺明星,没有低俗的八卦炒作,而是为一个个求助者劳心劳力的找寻他们失联的或亲人或恩人或爱人。

1923年生的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杜墩村人张道干,1942年秋加入地方抗日武装,同年12月在当时的金锁区委书记、区长马振藻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1946年,张道干等人的党员名册被迫销毁,张道干从此失去党员身份。七十多年来,张道干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找回自己的党员身份。

2015年8月14日,《等着我》播出了张道干老人找到了马振藻的妻子杨美田的故事。93岁的抗战老兵张道干举起拳头,面对党旗,在宿迁市委组织部及当地多名老党员的见证下,“复读”入党誓词。老人眼眶发红,举起的拳头因情绪波动而微微发颤,“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共产党没有把我忘记!”。

对此,新浪公益评价道:“《等着我》以悲喜交加、情理交融的原生态形式,用泪水和欢笑,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开那扇‘希望之门,与其说是久违的亲人、朋友或恩人的重现,不如说是社会文明、精神价值的回归。”

四、结语

从2014年4月5日第一次开播,到两次登上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等着我》的发展经历为电视公益节目开辟了新的方向——以人间真情为主线,在内容“真善美”的打造中讓观众触摸到最纯真的情感,同时借助融媒体平台打破电视节目播出的局限,积极打造一种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的情感价值共同体,从而赋予节目更立体更丰满的社会形象,让节目在激烈的电视综艺类节目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 孟建,董军.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J].国际新闻界,2013(02):7-12.

[2] 张丽.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现实困境[J].现代传播,2013(07):47-51.

作者简介:张怡晟,男,湖北荆州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
报网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言论独立性研究
融媒时代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