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高考志愿 是明媒正娶好?还是私定终身好?

2017-05-30 22:24冯元杨荣吴迪
社会与公益 2017年8期
关键词:调剂待遇志愿

冯元 杨荣 吴迪

古往今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是激励万千读书人在求学受教的路上,敢于以“头悬梁、锥刺股”之勇气苦耕。如今,读书虽不再是“鲤鱼跳龙门”改变自身与家庭命运的唯一方法,但读书,特别是读大学,却是实现向社会中上层流动的重要路径。因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深受高等教育影响。读什么层次的学校,读什么样的专业,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走向、发展路径、生活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考填报志愿,便成为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我们似乎隐约感觉到,无论是985高校,还是211高校,还是一般的普通大学,自考报考和第一志愿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高考考生是寥寥无几的。如若自愿报考并第一志愿录取视为“明媒正娶”,而学校调剂或家长主导视为未属学生意愿的“私定终身”,来讨论两者的优劣、好坏,在2017年的这个酷暑是极其有价值的。

毋庸置疑,高考志愿对于多数同学而言,好比需要考量是否为“自主”或“非自主”的婚姻。随着中国社会越来越走向物质优先的功利社会,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无疑成为许多人在婚姻选择、学业选择、职业选择等上更看重预期的经济性收益。因而,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一些深受市场偏好,能够产生可观经济效益的专业被视为热门专业,而这些预期出路好、待遇高、成长快的专业往往高考志愿填报时为学生和家长们有心待嫁的“如意郎君”,而这些热门专业自然多成为热门专业而被列入“志愿”中。如果考生如愿被录取,则多可视为明媒正娶,皆大欢喜。而诸如社会工作等一些专业,由于其专业本身发展晚、就业窄、待遇低等因素影響而处于冷门和边缘境地,在高考填报志愿中较少或甚少成为考生和家长所亲睐的“志愿专业”。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不仅社会认知度低,且因其实际职业待遇偏低而社会认可度也偏低。因而,当前高考志愿填报中,社会工作几乎处于少有人问津的冷门专业,多数学生是在学校调剂前提下被录入该专业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较少有自主性选择而落入由学校单方面私定终身的局面。

明媒正娶有什么好呢?这较符合部分准高考考生的意愿,凸透着较大的自主性。高考也许是不少学生为人生做的第一个重要的决定。首先,学生个人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必定是选择与自己兴趣及理想比较符合或贴近的学校和专业,会认真考量学校优劣、距离远近、专业前景等各种因素。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以家长主导、亲戚朋友推荐为主的报考意愿已不再成为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主导因素。反之,以家长主导或者被学校调剂等私定终身的方式,可能会造成学生被录取专业和理想专业差距太大的情况,易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对本专业的未来感到迷茫。

私定终生又有什么好呢?实际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时间性限制、城乡性差异等因素影响,多数高考考生只能在短时间内,根据片面的信息,甚至字面的理解报考学校和专业。因而明媒正娶对不少考生也不免是表面性的,学生进入所报专业和学校后,需要重新认识和适应学习环境和所学专业。如果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目标不清和所预期的有差距,就容易失去专业学习兴趣和信心,甚至产生厌恶和排斥心理,这样的明媒正取反倒是得不偿失,反误了前程。私定终生的情况也包含专业调剂和家长主导,总的来说也非自己本意,却更具有实际性。如果是家长主导帮助孩子选择专业,这样也可能是长辈们在根据前代经验或者对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较为深刻的认识的情况下,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少走点弯路,从而坚持对孩子的人生做出指导,这样更符合社会现实,满足自身需要,也能够更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在专业培养机制上越来越完善,就业路径上也越来越广阔,职业待遇和成长也越来越具多样性。一些学生在家长主导或学校调剂前提下误入社会工作专业后,经过一阶段学习和实践后便悄然爱上了这位“美人”而久久不相弃。此外,目前104所开设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高校多为211和985高校,该专业的本专科生在进入名校读硕士的机会和平台上具有独到优势。

冯元,湾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博士生,中级社会工作师。现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师,兼任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南京市共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福利与儿童保护社会工作,具有丰富的流浪儿童与流浪乞讨人员一线社会工作服务经验。发表有关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社会工作本土化、残疾人特殊教育福利论文40多篇。

猜你喜欢
调剂待遇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优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