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精彩发言摘要

2017-05-30 03:09
社会与公益 2017年7期
关键词:民间组织民心志愿者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协办主任、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朱锐

演讲题目:共建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发言概要: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社会组织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推动民心相通既要动员中国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又要凝聚外国社会组织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网络建设将在交流合作、联系联络、对外宣传方面为推动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青年社会组织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未来。

民心相通是根基,社会组织是桥梁。社会组织在推动各国间民众交流、扩大民意基础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影响,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大有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属不同文化圈,社会组织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与沿线各国不同利益、观念的社会群体进行沟通和交流时,更具亲和力,更容易被接纳和认同,进而更好地推动“民心相通”工程。

既要动员中国力量,又要凝聚外国智慧。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民心相通,不能单打独斗,中促会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和中国社会组织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行动计划(2017-2020),已有160多个中外民间组织加入了合作网络,其中中方组织90多家,外方组织70多家。合作网络的主要职责是:沟通中外民情,凝聚中外民心,积聚中外民间力量,汇聚中外民间智慧,协调中外民间行动。

合作网络建设将积极推动交流合作、联系联络、对外宣传。作为交流合作平台,有效推动和促进各成员组织开展交往合作;作为联系联络机制,积极促进中外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信息沟通交流;作为对外宣传窗口,着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青年社会组织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未来。青年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青年群众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一代或两代人能够完成的事业,青年社会组织能够以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影响沿线国家青年人,争取其好感和支持,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民心相通的未来。欢迎更多青年社会组织能够加入合作网络,中促会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为我国包括青年社会组织在内的广大社会组织“走出去”提供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培训,打造形式多样的民心相通工程,引领更多民间力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理事长、研究员黄浩明

演講题目:利用国际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发言概要:从走向国际的比较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反响和开展民心相通外部环境分析,以及青年社会组织开展民心相通对策四个方向阐述了如何利用国际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并做出总结。

青年社会组织开展民心相通工程,要从4个维度来考虑。一是治理结构方面,要争取理事会支持、要争取公众支持、要争取政府支持;二是资金方面,资金不足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内外的民间组织都有,筹资能力有待提高,应该多用互联网,调动大众参与,调动基金会、企业等多方多元参与;三是人员方面,需要更加专业化,需要增强开创理念(结合对象国实际情况设计项目),需要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四是经验积累方面,应该团结更多的合作伙伴,做好社区融入,同时还要有强力的技术支持。

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要通过4条路径:一是组织路径(国际组织-国际民间组织-联合国各个机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二是国家路径(周边国家-非洲国家-拉美国家-欧洲国家-北美地区);三是资源路径(政府发展援助-民间组织的资源-国际组织的资源-企业资源)四是合作路径(与政府合作-企业合作-国际组织合作-国际NGO合作-当地NGO合作)。

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可通过五种合作模式实现,包括“属地伙伴”型、“社办联企”型、“社媒合作”型、“借船出海”型、“民办官助”型共5种模式。

青年社会组织走出去要考虑6个对策,包括提高党委和政府对青年社会组织走出去作用的认识;法律先行,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执行;国家方面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制定系列政策支持青年社会组织走出去,例如待遇,税收,外汇,安全等;培育专业和管理的人才(面向大学生开办训练营);重视文化的融合和宗教的尊重。

青年社会组织开展国际合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国际人脉网络的建立,需要借国际合作提升能力建设。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工系教授谭建光

演讲题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国际化——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新视角

发言概要:从“四个走出去”、中国志愿服务国际化的途径、“一带一路”与青年志愿者的国际责任、“一带一路”与青年志愿者的国际素质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让中国青年志愿服务走向国际化。

中国“一带一路”发展,“四个走出去”成为趋势。包括(一)政府外交走出去。国家与地方:政党、政府出访、交流、沟通。(二)企业经济走出去。国企投资:从非洲、拉美到欧洲、美国。(三)社会组织走出去。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黄浩明。(四)志愿服务走出去。中国青年志愿者援外志愿服务、民间“无国界医生”。青年社会组织特别是通过公益志愿服务组织“走出去”,在友善互助、热情服务的同时成为赢得民心、争取民意的有效途径。

“一带一路”需要青年志愿者的具有国际责任感,包括重塑世界的责任、捍卫国家的责任、传播文化的责任、融合社群的责任、友善扶助的责任、环保生态的责任。目前世界环境复杂多样,青年社会组织与青年志愿者在国际服务与交往中,可以通过细微、深入的互助和服务,为世界带来温暖,为中国带来声誉。

“一带一路”需要青年志愿者提升国际素质,要以开放、自信、尊重、宽容、友爱、共享,培养“由小到大”的国际素质:即从小追求到大志向,从小心眼到大胸怀,从小圈子到大社会,从小习俗到大文明,从小聪明到大智慧。这样,青年志愿者在国际国内交往中,就能够赢得各国民众的理解和尊重,携手共建共享和平社会。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黄日涵

演讲题目:中国软力量建设与“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

发言概要:应该多讲“联通”,多讲“共同”,多讲对象国的民众听得懂的故事,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增强中国软力量建设要加强教育合作,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强文化合作,互办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体育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加强旅游合作,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游客签证便利化、推动邮轮旅游;加强卫生合作,传染病防治、传统医药领域合作;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

猜你喜欢
民间组织民心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党心民心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实践能力与实践方式分析——以2014—2017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年度十大事件为例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株洲市民间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分析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