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17-05-30 10:48李虹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7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共生集群

【摘 要】文章提出了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的影响因素模型和电子商务转型成功评价指标,并以义乌针织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成功转型受环境体系、技术能力、企业电子商务能力、集群共生机制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平台;电子商务转型;影响因素;电子商务转型成功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7-0011-03

0 引言

在前期研究中,笔者将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定义为集群内成员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构建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以产业链为基础,推动集群组织行为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实现群内成员从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到销售、售后的价值链商务竞合、协同和集成,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过程。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产业内资源优化配置和需求驱动型创新发展,是实现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的重要途径。传统产业集群和企业在融入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实践过程中,会面临如下问题:要解决哪些组织构架、技术支撑、管理模式等关键问题,电子商务转型才能成功?如何科学评价产业互联网平台效果,开展转型过程中的自我诊断和修正?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的影响因素,为传统产业制定电子商务转型战略提供决策方向,为正确评判电子商务转型的成功提供评价依据,从而提高传统产业实施电子商务转型的成功率,更快更好地完成转型升级。

1 产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假设

1.1 影响因素

本文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环境体系、技术能力、企业电子商务能力和集群共生机制4个方面构建基于平台实现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的影响因素模型。

(1)环境体系。基于协同进化理论,企业电子商务转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环境体系是传统产业加入平台促进电子商务转型的外在拉动力。它主要包括市场竞争环境、集群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

(2)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指产业内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协调和整合企业资源、支持集群内企业电子商务联合开发和维护的能力,是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技术标准、电子商务管理能力、电子商务和传统业务匹配能力。

(3)企业电子商务能力。企业电子商务能力是指企业在融入平台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拥有的资源获取电子商务创新收益的实力和可能性,是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的保障。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能力。

(4)集群共生机制。集群共生机制是指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过程中,将群内多方力量和技术集成,实现群内成员之间共享ERP系统的产品、技术、客户、生产等信息,开展商务协同的机制,这是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的内在动力。它主要包括供应链企业的竞合目标和机制、供应链企业的电子商务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协同作用。

1.2 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成功评价指标

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是产业内成员加入平台在技术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价值链商务协同和集成,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考察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是否成功应该从平台的电子商务模式是否对企业绩效产生贡献,是否有效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来衡量。根据文献[2]的电子商务价值模型及我国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成功评估指标分为定性和定量2类共6个方面。定量指标:营销服务定量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市场营销费用、客户保持率;商务协同定量绩效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生产周期、供应链效率;企业综合定量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毛利率、费用利润率、销售增长率、人均销售/营业收入、资金周转率。定性指标:营销服务定性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客户满意度、服务响应时间、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商务协同定性绩效指标,包括产品/服务的设计开发率、市场反应速度、与合作伙伴协同关系;企业综合定性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企业的市场份额,新客户获得率、企业形象/知名度。

1.3 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基于上述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成功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假设: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成功与否受环境体系、技术能力、企业电子商务能力、集群共生机制的影响。

2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1 研究样本

本文选取义乌市针织产业为研究对象。针织产业是义乌市的优势传统产业,目前共有1 500多家袜业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有62.5%,但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义乌针织产品在產品创新、文化附加值、品牌溢价能力等方面仍相对较弱。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袜业企业通过自建或参与互联网平台参与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产品共创、资金众筹、渠道共建,依据顾客需求和需求变化进行协调供应、研发设计、生产、质量控制、销售和提供顾客服务,谋求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2.2 问卷设计和收据收集

调查问卷由企业基本信息、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转型影响因素、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成功评价指标三大项构成,采用Linkert七级量表法设计问卷,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CRV分析确定46个问题。问卷主要面向义乌针织企业、产业协会、政府部门、电子商务服务机构发放,共发放问卷850份,收回615份,其中573份有效,占整体回应率的67.43%。

2.3 数据分析

2.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采用Cronbachs alpha测量信度,若该值大于0.7,则表明该维度可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检验维度有效性,若各变量的因子载荷大于0.5,因子特征值大于1,则表明该因子维度有效。

通过信度分析,量表的可靠性通过检验,说明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的环境因素、技术能力因素、企业电子商务能力因素、集群共生机制因素、电子商务转型成功评价指标可用前文提出的变量表达与测量。

效度分析首先做了KMO和Bartlert检测,KMO值为0.743,大于0.5,Bartlert检验显著,因此原始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计算了环境体系因素的5个内变量、技术能力的6个内变量、企业电子商务能力的7个内变量、集群共生机制因素的11个内变量、电子商务转型成功评价指标的17个内变量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因子载荷分析表略),特征值大于1,累计解释方差均达到一定水平,表明了5个变量的有效性。

2.3.2 影响因素与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效果相关分析

计算环境体系、技术能力、企业电子商务能力、集群共生机制与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总体效果的相关性。从相关的系数可知,环境体系、技术能力、企业电子商务能力、集群共生机制与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总体效果正相关,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其中,集群共生机制与电子商务转型效果相关程度最高(0.547*),说明在义乌针织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的现阶段,基于平台的联盟标准和商务协同、政府扶持、服务机构的协作对产业集群顺利实现电子商务转型起着关键作用。按相关程度递减依次为企业电子商务能力(0.521*)、技术能力(0.491*)和环境体系(0.347*)。

2.3.3 影响因素与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效果单变量回归分析

尽管上述研究表明各影响因素与电子商务转型效果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还需经过回归分析进一步论证这种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本文不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仅就各影响因素与电子商务转型效果做单变量回归分析,考察各影响因素对电子商务转型效果的单独影响。分析结果见表1。每类影响因素对电子商务转型效果有显著影响,论证了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的成功受环境体系、技术能力、企业电子商务能力、集群共生机制的影响假设。其中,集群共生机制对转型效果影响最大,R2=0.319,表明集群共生機制因素单独作用时,可解释电子商务转型效果的31.9%的变化,回归系数是0.564,F检验通过,表明回归模型具有统计意义。

3 结论

3.1 实证结果

通过个案调研并基于问卷数据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环境体系、技术能力、企业电子商务能力、集群共生机制是影响产业集群借助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电子商务转型的内部因素。

3.2 实证建议

(1)基于平台的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是产、供、销一体化转型,需要集群共生机制和技术能力的保障和支撑来构建价值网的商业关系。价值流的快速流动(周转率)是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成功的关键,而要使价值流不停滞下来,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融入平台实现对电子商务系统的认可和对接,从而实现分工协调和经济合作的产、供、销一体化转型。在电子商务转型过程中,产业内要形成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将传统业务与电子商务融合在一起,实现销售数据、库存数据和生产数据的共享和协同;通过构建电子商务技术供应链、联盟组织式的协同管理机制和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使群内成员形成稳定、相互信任的价值网的商业关系。

(2)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需要企业自身电子商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回归商业本质,实现电子商务技术、商业模式和组织方式的“三位一体”转型。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路径是基于集群的产业文化、集群品牌和集群资源优势,在平台上实现技术和信息共享,使产品思维转向用户思维,创新商务模式,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企业要充分认识电子商务下的客户驱动商业模式,推动企业组织方式由管理转向服务、由控制转向协同、由激励转向赋能,建立高度灵活的“大平台+小前端”的组织形态,快速反应市场变化,从而获得电子商务创新收益。

参 考 文 献

[1]李虹.传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的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商论,2015(4):51-54.

[2]Zhu K,Xu S,Dedrick J.Assessing drivers of e-

business value:Results of across-country study.24th Internati 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C].Seattle:AIS,2003:181-193.

[3]潘建林.网络平台创业能力的内涵、维度及测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48-54.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共生集群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