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亮剑

2017-05-30 10:48张其刚陈宁
国企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型号妻子家庭

张其刚 陈宁

凭借着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天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累累硕果,在近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举办的2016“航天科工年度感动人物”评选中,成功入围十大候选人。

创新——永不止息

对于“天剑”突防团队来说,技术创新就是生命。只有不断推动传统技术转型升级,才能强化技术引领,实现产业发展弯道超车。

正是秉持这一创新理念,天剑团队一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在传统光电技术基础上引入新技术,通过技术纵深发展大大拓展了市场领域,使新增领域产值高达上千万;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光电和雷达两大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1+1>2”乃至“1+1=11”的效应。这些技术创新成果不但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而且还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

除了技术创新,“天剑”突防团隊还特别重视管理创新。在深化落实“四个两”的过程中,“天剑”突防团队不但依据三级计划管理模式实现了科研生产管理的精细与高效,而且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研任务工时考核办法。这些管理经验实用有效,通过对重点型号任务实施全寿命周期管理,大部分型号项目进度可提升18%,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促进了全所经济效益的增长。

合作——实现共赢

作为一个团队,“天剑”突防始终坚持合作精神。8511所首席专家戎总,是国防科技系统劳动模范和电子、光电专业技术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逐步发展成为横跨电子、光电专业的“国家队”。

“国家队”这一称谓是美誉,也是责任。团队承担着多项批产任务和集团责任令项目,这些任务能不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不仅影响所里的产值,更关系到国防安全。时间紧、任务重,在困难重重的情形下,团队充分发挥了分工合作的精神。在团队“大拿”陈总的把控下,队员们坚守各自的岗位,配合工作进展,数百次攻克技术难题,按时完成产品研制。在紧张有序的协作下,团队总能圆满完成任务。

团队还形成了与院校联合技术创新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风险共担的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关系,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实现了成果共享。

内部团队合作、外部战略协作,使“天剑”突防团队成功实现共赢。

个人——无私忘我

团队型号任务多,外场试验频繁,工作条件艰苦,“白+黑”、“5+2”是工作常态,但团队成员从不抱怨,很多人甚至为了工作而疏忽了家庭。

刘博士是“十三五”论证团队的一大主力。在论证工作最紧张的时刻,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抽不出时间去看望待产的妻子,直至妻子分娩之际,他才赶到妻子身边。

孙组长是论证团队的另一大主力,他妻子怀孕时,老母亲却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但接踵而至的家庭压力没有把他压倒。照顾家庭的同时,孙组长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面对生活的压力,他始终咬牙坚持,无怨无悔。

作为技术领域的专家,李组长早已习惯了出差、加班的工作常态。尽管对家庭充满歉疚,从靶场归来时,李组长还是自豪地说:“我们真的为航天事业、为我们的国家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了”。

猜你喜欢
型号妻子家庭
“三化”在型号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家庭“煮”夫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恋练有词
不同型号CTC/TDCS设备的互联互通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