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引入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

2017-05-30 03:52刘雯
科技风 2017年5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程序设计课程教学

摘 要:在计算机课程中,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在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将计算思维引入其中,既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也会得到很大地提高。

关键词:计算思维;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最近几年,计算机已经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地应用和普及,特别在各大高等院校,有效应用计算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将学生信息素质得以有效地提升[ 1 ]。

一、提升上机实验教学的地位

在计算机课程中,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性比较强。从当前来看,很多高等院校对于实验教学没有重视起来,重视的只是理论教学,将实验教学看成是程序设计课程中一个辅助环节。传统的教学策略提倡,先对程序进行讲解,然后,再上机进行实验操作。这并不能将学生计算的思维能力进行提升,只能将学生对程序感性的认识得以增加[ 2 ]。学生在机算机上,循规蹈矩地对已经设计好的程序进行验证,没有真正起到实验教学的作用。上機实验教学的宗旨,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而言,是一个主题,是學生在计算思维中实践的关键,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培养。

教师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实验的课时增加,适当地将理论的课时减少,从而将上机实验教学的地位得以提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在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将计算思维进行引入,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有效地提升,从而提升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

编程能力在程序设计的课程中,是计算技能与思维的综合体现。上机进行实践,在程序设计中让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过程,所以,对于学生必须要进行理性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实践的环节必须要强化[ 3 ]。对于题目中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上机编写程序的方式,将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灵活性和综合性地对知识的运用,得以有效地体现。教师应该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才能够将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得以有效地提升。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是训练学生的最终目的。

三、培养学生分治策略的能力

在编程问题上,学生感到比较复杂,也感到困难比较大。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分治的策略,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我们的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分治策略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分治策略对于计算思维而言,具有普遍使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编程问题上,如果遇到既复杂规模又大的问题,应该利用分治策略,运用掌握的规模小、简单的求解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函数的章节,利用实验教学,将一个比较复杂而抽象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成几个有联系的小问题,利用递归的方式,将这些问题进行求解,再将原问题的解,利用合并子问题的方法得到。

四、打破思维定局,启发学生的思考

时代在飞速地发展,只靠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我们不但要拥有知识,还要会运用,对于问题,既要发现,又要解决[ 4 ]。在进行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验的教学中,不但会发现问题,还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启发学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S=1+2+3…+n,学生掌握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及类似的数列问题,通过适当变化进行解决。

五、提倡题解多样化,培养创新思维

在程序设计的课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算法思想的掌握,是更为重点的。关键就是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将计算的思维得以有效地形成。计算思维是有限的既定步骤组成的,是解决问题过程的思维,并可以将特定的问题进行解决。确定和发现问题以及求解问题,都在计算思维的范围之内。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都是比较重视结果,而轻视了形成结果的过程,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重视,对于训练及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忽略了。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探索精神,以及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对于同一种问题,鼓励学生开通思维,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程序,让学生互相交换阅读,交换改写,将学生多样化的计算思维方式进行培养。组织学生对创新型的方法及思想进行研究和讨论。教师在对实际的问题进行情境的创设时,也要尽可能采用一题多解。例如,对于switch及if 语句,在进行实验的教学时,可以将托送的行李,根据重量,按里程进行计费,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创设出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方法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这样,每一个学生所编出的程序结构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每一个学生所编的各种结构的程序,让学生们进行研究和讨论,教师对于学生研究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给每个学生以不同的评价。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程序设计的课程中,将实验教学的课时进行增加,理论课时适当地减少,能够将实验教学的地位得以有效地提升,教师在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将计算思维引入其中,既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也会得到很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许丽娟,黄冬梅,王爱继.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创新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5,(12):31-34.

[2] 吴蕾,钦明皖,杨勇.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5,(07):1-3.

[3] 姚天昉.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维”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02):61-62+76.

[4] 刘光蓉.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1):154-156+191.

[5] 彭慧玲.在计算思维模式下《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刘雯(1979-),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本科,讲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程序设计课程教学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