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及实践意义研究论述

2017-05-30 10:48刘磊
中国商论 2017年29期
关键词:物流成本实践路径控制

刘磊

摘 要:在务实物流作业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对各项物流功效的成本绩效实施控制工作,当然还可以对繁琐的物流程序进行简化最终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本文结合相关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经验以及教训,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了一些有效控制企业物流成本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成本 控制 实践路径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007-02

1 务实物流作业的基础工作,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各项物流功能的成本

我们以神龙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工作。神龙公司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格局相似,在初期建立时期物流基础较为薄弱,供应商分布区域大,工厂分散,除此之外该公司的物流程序与制造工艺两者之间不能达到同步,此时物流事业发展得相对滞后。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神龙公司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出通过务实物流作业的基础工作,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各项物流功能的成本这一有效路径。为了实现物流成本降低的目标,该公司积极与其他相关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例如金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公司、武汉邮政物流公司等物流公司。这一路径的有效践行,使神龙的部分物流业务实现了有序外包目标,此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物件输送、存储保管以及卸装搬运等功能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降低的目标,完成了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工作。

2 科学的将物流流程调整规划,实现对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

近些年,我国物流产业积极的尝试各种措施旨在使物流程序得到简化,例如物流采购环节采取“KD件批组按件进货”的策略,物流生产流程引用“APOLO(工位优化和交替式物流)规划”,存储物流的工作环节也进行了调整与改造。当企业物流流程经过一系列科学的调整与改良时,包装以及搬卸成本费用降低,此时就达到对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这里我们以APOLO规划为例:因为多种型号的汽车需要安置在同一条生产线中,但是现实条件的制约无法完成,多种型号的零件提供堆放空间,这种困境下,最终致使零件组装以及装配工作效率降低,此时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处于消沉的状态中。该企业积极开展生产现场物流程序调整改良工作项目,在不影响零件材质的情况下压缩工位零件的包装器具的大小规格,与此同时对其进行多频次运送工作,这样待装零件对器具线边角空间有效的利用,同时减轻了劳动力,此时生产线汽车零件的供应也不会出现延缓或者短缺的现象,当然企业物流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是毋庸置疑的。

3 企业物流成本横向,纵向控制

对物流成本实施横向控制,是通过对物流成本的预算、规划、统计、解析、信息反向传递等一系列程序对企业物流成本实施控制。其实实现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目标,就必须完成依据物流成本的真实数据信息,基于此基础又在其他先进技术的配合下,与此同时再参照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对成本数据信息进行横向探究以及分析工作,确定行动方针,降低包装费用的支出这一对策[3],对包装袋进行回收,实现“二次应用”的环保目标。总之行动方向明确以后,需要对该策略进行可行性分析工作,最终使首选方案的完整度以及精确性更高。

对物流成本实施纵向控制同样也是优化物流流程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一举措的践行,物流各个环节的配置都处于最完善的状态,此时企业物流的市场价值达到了最大化。就纵向优化而言,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结合有效的控制方法,同时配合一定的管理策略,实现对企业物流横、纵控制交替进行的目标。在此过程中频繁应用的技术手段有数据资料分析法以及最优化理论,最终使企业物流系统达到重新组织整合的目的。其实实现最优化的路径有很多,例如:(1)为了使物流输送达到优化的标准,此时可以采用线性,非线性规划去拟定最优质的输送对策;(2)系统分析技术在物件的配比和配送路径选择上的应用,使物资配送实现了优化的目标;(3)储存理论的有效践行,使企业对物件的存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4)计算机模擬虚构技术引进到企业物流系统中,达到了对整个物流程序研究的目标,此时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物流系统处于最优化的模式中。

4 物流成本控制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

在大量物流产品的供应商、生产商以及客户的需求下,计算机系统的引进以及应用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效率。这就需要采购人员充分了解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依据其功能采集并且整理各个单位订购物流产品的名称、类型以及份额,再参照供应商可提供产品的来源渠道,产品定价以及与购买者之间商议交货期限等资料,计算机系统对产品供应商传达采购指示。计算机系统应用的路径很多,比方说物流产品生产商参照网络中心提供的有效信息,及时的对产品安排出厂工作项目,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技术将与产品出厂相关的信息准确无误的发送给批发商或者是个体等对象。当物流产品在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完成交易以后,此时他们两者获得的信息不仅仅是物流产品购买以及交货通知,还有产品变价通知,申帐对账通知等[2]。

其实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用,可以使物流企业明确实际产量的数额;依据计算机发出的补充指令对库存物流产品的数量及时的填补;对产品入库情况及时分析,计算机系统将指令传达给部分收购单位,保证了物流产品实际库存信息的真实度;当然计算机系统能够采集以及保留批发商或者顾客对物流产品的反馈信息,比如退货,日期更改等内容,这样企业物流就会及时而精准的处理相应业务,此时企业物流减少了对原料的使用量,与此同时为客户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物流流程进行管理以及控制的进程中,企业减少了资源的消耗量,降低了物流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总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有效的降低物流产品的出厂以及运送等方面的成本,达到了对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为物流企业开拓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 在ERP环境中,借助业务流程再造(BPR)使企业物流控制体系日趋完善

ERP环境中[4],结合其在物流成本标准上的特征,可以将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点转移到采购、保存、配送等方面上。企业物流可以参照购买者在订单上提出的要求,明确采购的数量以及发货、到货的日期,当然在此过程中物流产品采购人员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在繁杂的采购方案中迅速的择取采购的最佳应方式。在ERP环境下,ERP的系统性以及全程性的优势对企业物流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以及销售与运送管理的成本进行有效的跟踪控制,例如ERP通过将物流产品供应商与经销商有机的关联起来,进而达到对运送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另外在此过程中企业能够及时的填补物流产品库存在的空缺,ERP的应用,使企业对批发商的订单采取动态跟踪模式,产品发货的数额、配送的时间以及收官方式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ERP环境中,企业的物流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 结语

从本文的论述中我们知道,物流成本的控制可以分为大量工作板块,一种是局部控制,另一种是综合控制,无论是哪种控制模式以及控制方略,都是将现实的物流成本与限额两者相比较,找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差异,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正,最终使企业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依据该种物流的运作模式去选择适宜的途径去降低物流成本,运作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工程,因此在对物流才能成本控制的工作进程中,就必须对其运作模式开展动态分析工作,最终使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体系能够满足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各项需求,实现企业平稳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乐恒.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J].物流技术,1999(2).

[2] 张文杰,王建,等.试论物流信息网络化[J].物流科技,1999(2).

[3] 李苏剑,游战清,郑利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案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 张毅.企业资源计划(ERP)与SCM、CRM[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物流成本实践路径控制
简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物流控制与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探析企业物流成本会计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