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2017-05-30 14:46金翼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基本模式图书馆

金翼

摘 要:随着语义关联时代的到來,数字图书馆资源的组织与服务方式必然发生巨大变革。图书馆关联数据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开放,既对图书馆的用户开放,也对全球的网络用户开放。关联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在三个方面,即图书馆资源可发布为关联数据,可利用关联数据扩展资源与发现服务以及利用关联数据实现数据融合与语义检索服务,这对推动图书馆融入数据网络服务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关联数据;图书馆;基本模式;数据网络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3-0114-04

多年来, 文献资源检索与提供利用一直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传统的信息服务是人们所熟知的,当然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将用户需求等同于文献检索是非常机械的,而那些超出文献检索的需求又应该如何处理呢?在信息时代的当下,这种服务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如果说知识发现是公共图书馆服务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关联数据(Linked Data)则为此种服务提供了极佳的途径。2006年7月,“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othy John Berners-Lee,1955-)提出关联数据以来,关联数据在短时间内便成为互联网研究与应用的新宠。随后,关联数据应用之广令人难以想象,它不仅应用于媒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纽约时报和路透社等,而且应用于政府层面,如美国与英国政府的政府信息等。2008年,瑞典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Sweden)率先以关联数据形式发布LIBRIS(Library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即图书馆资源信息系统)国家书目,两年后便有20多个图书馆的关联数据集。甚至连美国国会图书馆(The Library of Congress)也采用关联数据技术。关联数据可以将图书馆的知识或资源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为读者或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全面的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它可创造更有价值的知识或资源。因此,图书馆利用关联数据,并整合不同的知识或资源,尽可能接近支持用户解决问题的目标。[1]关联数据对图书馆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它对于将全球图书馆的数据进行互通互联,并为用户提供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关联数据及其基本模式

什么是关联数据呢?所谓关联数据,指国际互联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所推荐的一种规范,用以发布与联接各种数据、信息与知识。它是基于万维网而建立的一个数据网络,包括所有的自然、社会与精神世界。如此一来,世界万事万物及其相互关系都可进行机器可读描述,使互联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使任何一个用户不仅可查找,而且还可分享和利用这些相互关联的数据、信息与知识。[2]其实,关联数据的定义繁多,其中,最常用的或许就是维基百科的定义:关联数据是语义网的主题之一,它描述了通过可链接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即统一资源标识符)方式来发布、分享、链接WEB中的各类资源的一种方法。[3]

关联数据有两种基本模式:1)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 / Server);2)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lient / 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指人们通过浏览器便可以非常便利地访问相关的关联数据;而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则指应用的系统,她实指系统与系统之间所进行的数据与数据之间的传递。但在两种模式中,关联数据都必须通过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来进行数据传递。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网络技术,关联数据与图书情报工作极为相关。当互联网发展到当下的语义网时代(the Age of the Semantic Web),作为一种基础技术的关联数据,可对所有网上的资源进行编目与控制。关联数据也是数字图书馆发布信息资源和提供服务的一种核心技术。

二、关联数据之应用于图书馆

21世纪,关联数据之应用于图书馆不仅可提高自身的对读者的服务意识,也可增强自身在资源或知识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知识集成与资源发现就成为了图书馆一个关键问题。关联数据就是一种极佳的途径。关联数据具有以下特点:框架简洁、去中心化、标准化、自助化、低成本,因而得到快速发展与应用。[4]现在,许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大型传媒、商业企业等,始建自己的关联数据。图书馆既能将其数据发布为关联数据,并提供利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服务,又能将数据网络引入图书馆的服务之中。[5]

(一)将图书馆资源发布为关联数据

关联数据可增强也可扩展图书馆的资源发现平台,也可以创造这样一个机会,即将图书馆的资源与外界相互联接成一个网络。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关联数据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万维网联盟(国际互联网协会)宣布,SKOS(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即简单知识组织系统)已经全面关联数据化了。对图书馆而言,这是极具里程碑的意义的。目前,国外在关联数据的应用方面比较发达,如一些图书馆开始采用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和关联数据。国外对关联数据的应用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如瑞典国家图书馆、德国国家经济学图书馆(Deutsche Zentralbibliothek für 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ZBW)等,都在采用RDF和关联数据。[6]

关联数据的应用可以推动和推广图书馆关联数据的新的应用模式与途径。一般而言,图书馆通过四个步骤而将相关的关联数据集发布于网络,如安装D2R Server软件,自动生成D2RQ mapping文件(RDF格式数据)等,然后发布于网络,在与网上其他数据集关联。[7]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书目数据发布成关联数据的联合目录的国家。目前,瑞典皇家图书馆已创建从联合目录到DBpedia(资料库百科全书)的链接。其经验与方法值得其他图书馆学习和借鉴,包括我国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也以SKOS的格式来将国会标题表LCSH(Library of Congress Subject Headings,即美国国会图书馆编制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标题表)全部关联数据化,它也提供LCSH词表的相关下载。这自然就能更好推动关联数据之于图书馆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另外,美国国会图书馆也创建不同资源之间的关联,如LIBRIS和LCSH之间的关联等。通过应用关联数据,使美国国会图书馆服务器的负载得到有效降低,提高对图书馆资源查询的效率。它也作为其他图书馆的效仿的对象。

图书馆一方面,可利用馆内的关联数据或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将许多独具特色的数据发布成关联数据,以便于世界上其他资源或知识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网络,以提高服务质量。因此,图书馆既可以扩展其关联数据,又可以增强其自身的公共价值与社会凝聚力。

(二) 利用关联数据扩展资源和发现服务

图书馆必须为读者或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资源服务,就必须链接其他机构的知识资源,与此同时,相关的关链接又可以扩大图书馆的知识资源的使用范围。[8]目前,许多图书馆已开始扩展相关资源,并实施资源发现服务,如AquaBrowser、Encore、Endeca及Primo等的使用便是如此。这既可以扩展和丰富目录的检索界面功能,提高读者或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发现与使用率,又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使读者或用户可随时浏览图书馆动态更新的结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书目目录信息也在不断变化,且增加了很多额外的信息,如目次、图书封皮及评论的链接。关联数据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因它主要以记录为中心。关联数据从不同分面展示资源,并从第三方链入图书馆资源,而提供书目数据以外的信息,如如人、地点、出版信息及教学信息等。Open Library便是其中的代表。Open Library旨在成为全球最大最全的图书目录。[9]该方法对图书馆资源查询具有一定的方便性,但其仅限于书目层次上的信息。在此,关联数据可以扩展图书馆的书目信息,并提供结构化的数据基础,从而使其超越图书馆的资源或知识,并提供新各种不同的资源服务。关联数据可以使圖书馆关联更加广泛的信息资源或知识,以便于读者或用户利用关联数据扩展资源发现服务;它也可帮助用户判断其所需要的图书馆资源信息,还可提供图书馆以外的资源或知识。

现在,可以利用关联数据的仓储库与搜索引擎来扩展图书馆的资源及知识的范围。上海图书馆应用以关联数据为代表的新型数据管理技术,其家谱数据,既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寻根服务,又可以为人文研究者提供语义搜索、可视化浏览及知识挖掘服务,这有助于促进知识的流动,推动数据的开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潜在价值。[10]

关联数据可通过某一点关联并集成更为广泛的信息资源,基于语义关系二揭示更丰富的知识与知识之间关系,从而为开展知识服务提供重要保障。关联数据还可深入和拓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范围。就学术成果传播而言,可以利用关联数据,整合并集成相关内容,如研究人员、参加会议、科研项目、所属机构、研究成果等,实现学术资源推荐服务。而在出版方面,关联数据也开始参与出版物描述与导航功能的改善、出版物的自动评估及引用检索等。可见,关联数据起了关键作用,它提供了新的查询服务、资源与知识访问。

(三)利用关联数据实现数据融合与语义检索服务

在关联数据云图中,许多关联资源可以作为图书馆的资源库和知识库,以便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更加多样、更加丰富的检索结果。

在语义关联的时代背景下,有这样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即科学数据与其他领域的数据之间相互融合以及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交换和利用。作为信心资源与知识的中心之一的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数据关联、识别和交换也更加频繁,其数据与其他数据的融合度也就愈高。同时,图书馆也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如帮助研究者管理其创建的数据等。

在图书馆检索系统如OPAL(Open Phone Abstraction Library)等中,用户只能检索作者、主题、题名等,却无相关链接或关联的知识检索与知识发现等服务。关联数据则能研究相关知识的网络关系。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导致不同数据之间进行交换和利用的频率增加,同样,对图书馆的资源数据信息与其它组织的数据之间进行交换和识别也愈发简便,如此就增加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融合度。有鉴于此,图书馆极为重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融合。同时,图书馆在数据的融合方面也发挥巨大的作用。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如博物馆、数据存储机构等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如CultureSampo是芬兰文化记忆的语义WEB门户,也是博物馆开放数据之一例。

作为欧洲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门户,Europeana能聚合图书馆、文化机构与图书馆对象的元数据等。这种数字资源重视门户对门户的相互操作性,它采用SKOS和其他元数据模式。采用数字资源门户的语义检索服务能更好地帮助读者和用户查询相关资源信息,查询出的结果也更准确、更有实际意义。使用该检索服务模式,能把检索词匹配到名字、概念、地点、日期以及题名等相关信息。另外,通过Europeana,EuropeanaConnect可以引入语义层,以便在对象之间建立语义链接。

目前,我国国内有关关联数据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2015年,由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平台向互联网公开发布了各种术语表、规范档、书目数据等开放关联数据集,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人文服务。[11]

三、结语

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来的语义关联时代的来临,我国图书馆急需扩展和丰富相关的信息资源服务的手段与方法,提供更好的数据资源服务。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及技术也要努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满足读者和用户的需求,以确保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服务更加具有竞争力。而关联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些图书馆将摆脱实体存在,以便为科研、教学及社会机构的决策等提供更多的互联网数据服务。关联数据通过互联网而使全世界的知识连成一体,而最终成为“大数据”。关联数据将加强并拓展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关联数据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将使图书情报成为真正的数据资源服务和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 罗铮. 高校图书馆应用关联数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J]. 图书馆杂志,2012(5):50-57.

[2] 刘炜. 关联数据:概念、技术及应用展望[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5-12.

[3] 黄永文. 关联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5):17-25.

[4] 白海燕. 关联数据及DBpedia实例分析[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3):39-45.

[5] 林海青,楼向英,夏翠娟. 图书馆关联数据:机会与挑战[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60-69,114.

[6] 徐华. 關联数据在国外图书馆的应用及其借鉴意义[J]. 图书馆学研究,2011(8):62-67.

[7] 谭洁清. 关联数据的简介与进展[J]. 信息与电脑,2011(1):103,106.

[8] 黄永文. 技术,关联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现代图书情报,2010(5):1-7.

[9] Welcome to Open Library (Open Library)[EB / OL]. [2016-12-24]. http://openlibrary.org/.

[10] 夏翠娟. 家谱关联数据服务平台的开发实践[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3):27-38.

[11] 曹月珍. 关联数据在图书馆的最新发展[J]. 图书馆学研究,2014(14):6-12.

The Application of Linked Data in the Library

JIN Yi

(Library,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age of semantic relations, the organization and service of digital resources of libraries must be a huge change. Linked data used in the library is really open data, which is open to both library users and the global Internet users.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definition and the basic model of linked data. And it also analyses the actual uses of linked data in library, in term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library resources being released for linked data, using the linked data to extend and discover services, and utilizing linked data to realize data fusion and semantic retrieval service. All of this will positively promote libraries to be integrated into data network.

Key words: linked data; libraries; basic mode; data network service

责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基本模式图书馆
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教学探究
项目学习:科技活动中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文化视角下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
少儿图书品牌培育基本模式探究
乡村图书馆基本模式和服务举措浅析——以绍兴为案例
精读课的设计方法及基本模式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