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医疗投资水太深

2017-05-31 03:05
张江科技评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壁垒医疗器械股权

医疗投资水深其实是指这个行业专业壁垒高,不花心思很难看懂摸透。

随着股权时代的到来,我国股权投资领域风起云涌。伴随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行业股权投资超额短期回报的消失以及价值投资的回归,医疗产业股权投资开始进入各个投资机构的主流板块。2015年成了医疗产业股权投资元年,这也开启了医疗投资黄金15年的序幕。

医疗产业门槛高

医疗产业股权投资存在周期长、壁垒高的特点,传统的投资思维很难适应这个行业。对这个传统行业来说,过快的资本涌入并不只带来机遇,也给部分细分领域带来重重危机。如何让投资机构更专业?如何让资本对行业起到正向的作用?出路何在?值得研究。

股权投资一定是“投资于未来”。投资的项目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目前被低估,价格合理;二是未来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只有这样的企业才会在未来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

价格未被高估,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是投资的先决条件。事实上,好的项目是相对的,即使企业以后能发展好,但是一旦价格过高,投资机构也难以获得较好收益。我们坚信,股权投资“只有不好和不贵的项目,没有绝对的好项目”,掌握医疗行业估值的规律尤为重要。

项目未来成长性较好,这一点对于股权投资而言尤其重要。基金都有存续期,项目如果没有好的成长性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好的成长,都意味着投资失败。在判断项目成长性方面,很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看是否具有高壁垒。这个壁垒可以是技术壁垒,也可以是渠道壁垒、规模壁垒或者其他。只有项目在细分行业有较高的壁垒,才不容易在未来形成红海竞争。

医疗行业是一个具有极高专业壁垒的行业,这些壁垒包括技术壁垒、审批壁垒、生产壁垒和营销壁垒等,这是由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药物角度来讲,无论是药理、药效,还是安全性评价都需要专业人士解读。药物的报批、临床结果解读和营销渠道的建立,非医药行业人士难以有足够的了解。医疗器械领域存在的3个高壁垒也是领域内各企业在发展路程上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技术壁垒,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产品专有的技术积累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准入壁垒,企业经营需要获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需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三,市场壁垒,企业多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经营模式,需要有力的营销团队和渠道建设。

医疗产业投资需要借助专业团队

刘 云

华医资本创始人,北京大学风险投资学专业博士,医学硕士,原GE医疗高管,拥有20年医疗行业经历。曾担任华夏、博时等近十家基金公司医疗项目顾问,现任美国普华永道外部讲师,国内几十家生物医疗产业园区顾问。

从投资角度来讲,高壁垒投资通常可以为资本带来更好的投资收益,但是,高壁垒也阻碍了资本的进入。任何投资行为都是时间和精力的性价比的考量,花多少时间和耐性去学习、研究这个行业是摆在每个投资机构面前的问题。

2015年年中,随着二级市场持续下跌和众多传统行业增长疲软,很多非医疗企业纷纷进军医疗健康行业。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介入大健康领域的上市公司多达百家以上,其中既有通过跨界重大资产重组彻底转型的,也有借助跨界形式实现主业延伸和双主业经营模式的。跨界涉足健康产业的上市公司,其原有主业可谓五花八门,既有商业贸易、公用事业、房地产、农林牧渔,也有纺织服装、机械设备、化工、电子信息,林林总总。“这些仅仅是已有上市公告的上市公司信息,对大部分上市公司来说,眼下没有医疗布局想法的已经属于少数。”这是笔者之前与不同券商行业研究员交流中获得的几乎一致的说法。保守估计,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布局想法的上市公司有近千家。但是,鉴于医疗产业“水深”及国内高性价比项目的缺乏,按照传统的投资方式,这些企业的“医疗梦”很难实现。随着越来越多专业医疗投资机构的出现,医疗产业因“水深”而难以进入的局面也终将被改变。

众多医疗健康专业投资机构及专项医疗健康基金的出现和设立将在2017年引领行业投资发展。由于医疗健康行业投资门槛高、周期长,一直以来,该领域在资本市场不温不火,而阻碍这个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行业专业投资人才的缺失。近两年,专业团队的出现将真正开启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的大潮。2015年之所以能够成为医疗股权投资的元年,除了得益于传统投资机构的医疗团队升级,还在于很多医疗风险投资(VC2.0)机构的出现,以及医疗产业出身的投资人开始活跃于这个领域。2016年,政府对私募前所未有的严厉监管给这些刚刚起步的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机构和基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机构也在这一波的浪潮中厉兵秣马。2017年正是这些机构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的最好时候。

医疗行业范围很广,不同子行业差别巨大,其中,药品和医疗器械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类型,对医药行业熟悉的人有可能完全不了解医疗器械行业。在医疗投资圈,同时具有5年以上药品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从业经验的投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很难要求其同时有医疗服务行业的从业经历。这就需要从事这个行业的投资人不断学习和研究各个细分行业。没有人可以凭借几个投资项目而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不断学习和研究才是这个行业投资的唯一路径。

猜你喜欢
壁垒医疗器械股权
打破发挥失常的壁垒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正式执行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鱼与鱼缸
改制企业应加强和完善股权管理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七七八八系列之二 小步快跑搞定股权激励
车易拍:二手车的壁垒是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