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构

2017-05-31 22:48刘畅
出版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竞争力互联网+

[摘 要] “互联网+”时代,出版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评估出版集团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研究传统出版集团搭上“互联网+”快车,实现竞争力跃升的具体路径,对于完善整个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竞争力的能力、机制及社会责任三大要素进行重构,并从数字出版资源的开发运营能力、机制体制改革深化、共建健康的数字化传播秩序几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出版集团 评价体系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3-0065-03

Research on Chinas Publishing Group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Internet+” Age

Liu Cha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Hangzhou, 310018)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age, ecology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It is of great value that scientifically evaluating the concept of the publishing groups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inscape and putting forward to an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publishing groups competitiveness by being involved in “Internet+”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mechanism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ublishing group in “Internet+”age are refactored. Also,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which are about the capacity of digital publishing resources, deepening the mechanism reform and building healthy order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Key words] Internet + Publishing group Evaluation system Competitiveness

黨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以“互联网+”行动深度改造文化行业,必须坚持竞争力导向,抓住“互联网+”这个重点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以竞争力的提升来检验“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效果。 这就要求对出版集团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重构,通过新的竞争力评价导向来体现“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竞争力跃升的具体路径。目前我国对于出版集团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尚有较多缺陷,更未对“互联网+”行动展开有针对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评价体系的重构对于完善整个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1 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竞争力评价体系重构的战略意义

1.1 为“互联网+”时代的出版集团体制改革提供指引

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出版集团适应产业环境、受众需求、传播手段的变化,积极推进企业组织架构、治理模式、运营手段的变革。科学的出版集团竞争力评价体系能引导各类出版集团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改善自身治理结构,更好适应“互联网+”的大势。

1.2 为出版集团融合新兴媒体、打造产业升级版指出方向

在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科技不断涌现、前沿领域逐步延伸的“互联网+”时代,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必须树立大产业、复合产业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之间尤其是高新技术与新业态新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综合性的产业形态格局,进而打造产业升级版。“互联网+”环境下,影响出版集团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发生了诸多改变。通过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可以发现出版集团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短板,促进出版集团在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中找出路,在推动出版产业和“互联网+”融合中强实力,积极发展新型业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实现更快、更精准、更有效的传播。

1.3 为推动出版集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设计路径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出版集团作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和出版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知识和传承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出版集团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带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和更高的要求。

2 “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竞争力的评价要素重构

笔者在《我国出版集团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一书中曾提出:出版集团竞争力由能力、机制及社会责任三个要素构成,出版集团竞争力实质上是能力、机制与社会责任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互联网+”时代这三者依然作为有机整体对出版集团竞争力产生影响,但新形势所带来的联动反应导致三个要素发生了新的变化,各评价要素的消长与重构是 “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发展的必然结果[1]。

2.1 能力要素

“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的能力依然可分为生存能力、增长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生存能力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即出版集团对资本的获取、运作能力。“互联网+”时代对资本市场的青睐显而易见,一方面大量资本的涌入有利于出版集团用资本手段整合产业资源、拓展新型业务,抢占产业布局的先机;另一方面数字出版及媒体融合所带来的丰厚利润源源不断流入出版领域,资本的回报率远远高于传统出版的盈利模式。“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是否能站稳,与资本的掌控能力密不可分。其次,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增长能力主要指总资产及主营业务的相关增长率,而“互联网+”导向使得新业态的相关增长率占了更多的比重。传统出版的布局虽然仍可能有较大变动,但新的、不可知的数字蓝海所带来的机遇与前景更为诱人,未来出版集团是否有快速增长的可能,将由这些相关的新业态来决定,传统图书出版与发行反而退居其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体现在需要增加数字领域知识技术的相关指标。除传统出版业的技术创新外,出版集团在数字出版领域拥有的知识技术不可小觑,数字技术平台、智能出版、新型出版产品的品种数量与专利都会决定出版集团一定时期的发展状况。此外,人力资本的考量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要重构的一块,基于数字化转型期的复合人才应该成为重要指标之一,对已有的传统出版从业人员的考核也需要更新。总而言之,三个要素之中,能力要素是受“互联网+”时代影响最大的,也是出版集团最应该重视其变化的一个要素。

2.2 机制要素

三大要素中,机制要素相应的变化较小,主要是由于股份制、公司制的改革,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出版集团发展的必然路径与迫切需求。受能力要素的影响,通过上市来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是抓住市场机会,加快转型换代升级步伐的重要环节。因此是否上市仍然是出版集团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2015年至2017年初,陆续有出版集团上市成功,如青岛出版集团借壳上市,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主板上市,中信出版集团在新三板上市,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也成功于上交所挂牌上市等。在其他具体评价指标设置中,应该增加对新业态新产品的管理评价,比如数字出版物的流程管理、数字平台的管理等。对于品牌质量管理也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纸媒,而应充分考虑到数字出版产品、“内容+服务”等新业态产品的品牌质量,重视网络用户评价。机制要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新一项,“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中应大力提升创新的比重,鼓励出版集团增强融合发展实力。媒体融合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动力,现有的数字出版业由于技术等原因,依然存在“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负面现象,许多优秀的出版物无法进入数字出版市场。因此,技术创新、内容创新都有可能带来重大变革,并导致出版格局发生根本的变化。

2.3 社会责任要素

“互联网+”时代对出版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出版产品同样承载着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弘扬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面的责任与使命。因此“互联网+”时代对出版集团社会责任要素的评价要加入涉及互联网的相关评价指标,不能只停留在传统出版物与奖项上,还要考核网站建设与相应的文化价值传播。如增加舆情引导、公益宣传、网络读者好评度等评价指标,重点在于增加可量化、能切实评价互联网相关社会责任的指标。既要评价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内容,又要评价出版集团的内容适配生产,即打造同一IP的不同形式。此外,践行绿色出版理念,鼓励并扶持绿色出版项目,也是体现出版集团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绿色出版项目比重、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等相关指标来进行评价。

3 评价指标构建中的几点思考

3.1 数字出版资源的开发运营能力将成为核心评价指标

2015年,数字出版的营业收入为4403.85亿元,占出版业总体营业收入的20.3%,增长速度达到30%,传统图书出版仅为3.96%;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一项,数字出版为60.17%,图书出版为1.86%[2]。数字消费需求的日益旺盛,使数字出版资源的开发运营能力势必成为出版集团的核心评价指标。一要评价出版集团的优质数字内容生产能力,优质数字内容生产不仅包括直接打造新的数字IP,还包括对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将传统优秀出版物延伸至数字平台,用多种形态提供给更广泛的读者,满足读者多层次、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二要评价出版集团的科技创新及使用能力。一方面考察出版集团是否能自主创新,通过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的把控与运用,结合融合思维和用户思维创新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考察出版集团是否能积极使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渠道来改进已有的生产传播模式。如何用具体指标来量化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资源开发运营能力,是构建“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关键之一。

3.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出版行业换代升级

我国出版企业的转企改制工作已经开展多年,目前转企环节早已结束,出版行业进入市场化运营时代。对于走在出版企业前列的各出版集团而言,破除路径依赖,创新体制机制,力争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是近期目标。这一目标背后的含义则在于持续优化产业顶层设计,促成出版行业的换代升级。因此,指标体系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由内到外”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考核上,可以增加一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指标,从执行力、扩张速度、新兴媒体运营能力、涉足行业领域等外在表现来考核其机制的灵活性。此外,出版集团是否上市依然应该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標。

3.3 重视社会责任,共建健康的数字化传播秩序

“互联网+”时代共建健康的数字化传播秩序是出版集团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长期以来,出版集团的数字化战略都是单打独斗,各自建立相应的数字化平台及全媒体产品体系,一定程度上虽然丰富了数字出版的成果,但这种“小、散、乱”的发展方式容易导致不规范的竞争,盗版侵权大量存在,低劣的内容充斥网络,长此以往并不利于数字资源的发展。在政府部门引导下,各出版集团共同参与大型数字平台的构建是可行的办法之一,共同参与可以指共同投资构建,也可以是采用同样的标准体系各自构建。2016年2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3],其中除了对数字出版行业作出相关标准、要求和规范的统一,还明确了网络出版物的保障与奖励。可从中选择恰当的考核内容作为评价指标,再通过考核出版集团实施该指标的情况来评价。

注 释

[1] 刘畅.我国出版集团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65

[2] 范军主编.2015—2016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7

[3] 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EB/OL].[2016-02-04]. 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4388791/c4638978/content.html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竞争力互联网+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