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党的领导建重汽百年基业

2017-05-31 08:39李跃
企业文明 2017年5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改革

李跃

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在企业的贯彻落实,以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国有企业坚持党的建设、

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是企业优势所在

多年来,中国重汽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优势来抓。特别是改革重组以来,十几年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无论企业体制机制如何变化,公司组织机构如何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从来没有变,党组织在企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从来没有变。

一是坚持集团公司党委、二级单位党委和党支部的三级组织架构,始终坚持一把手兼任党委書记,在党委领导班子中设立专职书记,全面负责企业党建日常工作。成立专门的党建工作部门,有力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在各单位的贯彻落实,并且十几年没有动摇过。二是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公司党委的重要职责。加大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中层领导干部的考核管理力度,推行聘任制。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人才的力度,公开选拔,竞聘上岗。着眼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加快对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

党组织的战斗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各级党组织是推动改革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中国重汽有8 000多名共产党员,占全国党员总人数的万分之一。企业设立38个党委、31个党总支、463个党支部,党组织建立健全率达到100%,覆盖生产、技术、销售、管理等基本经营单元,做到了哪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健全的党组织。

党员作用发挥得好,党组织的战斗力就强,企业的竞争力就高。改革重组以来,正是基层党组织在攻坚克难、组织动员方面的作用发挥得力,使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改造得以顺利实施,厂区建设、技术装备实现了全面更新,企业硬件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正在按照智能化的要求,进行新一轮改造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使中国重汽成为国内整体装备水平最先进的重卡企业。

优秀人才就在共产党内。中国重汽的党员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近四分之一。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培养人才、成就人才作为基本职责,着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不断强化人才培养途径,即:培养几十个技术带头人、上百个技术骨干、上千个技师。先后与国际、国内十几所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企业有18人先后获省级“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有118名优秀科技人才获科技专家和青年科技专家称号,拥有省市首席技师30余名。这些人才绝大多数都在党的队伍内。

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期坚持组织开展流动红旗竞赛、党内先锋号工程、党员示范岗、党员岗位承诺等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党员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身份亮起来,党员形象树起来。集团公司党委每年组织中高级管理人员脱产学习,定期安排培训讲座,提高经营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各级党组织围绕经营中心任务,对营销人员、技术人员、现场分部及班组长、工人等开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党的思想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

中国重汽党委坚持把党的思想宣传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融合,着力抓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等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宣传贯彻落实,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见实效。以改革创新作为思想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实施“创新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点带面,引导和带动全体党员、职工坚持创新发展;将法治重汽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依法合规宣传;抓住员工思想建设这个关键,深入开展“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优质高效干好每件事”主题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责任担当、精益化管理、质量诚信、依法治企等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全体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改革创新精神、学习和团队协作意识,打造优质高效团队和高素质员工队伍。将“工匠”精神与“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企业价值观相融合,把员工思想统一到改革发展任务上来。

中国重汽党委高度重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为抓手,强化“两个责任”的落实。整合监督资源,建立纪委与法律、监察、审计合署办公的“四位一体”监督工作体制,围绕生产经营,聚焦重点问题,开展监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有关要求,加大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节假日不正之风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制度流程建设,提升依法治企水平,从源头上防范廉洁从业风险。各项举措促进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责任编辑:乐 民)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改革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改革之路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改革备忘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改革创新(二)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