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与运用题如何获得高分

2017-06-01 15:33王诚远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语段图文语句

王诚远

我们这里谈的语言表达与运用题,指的是高考语文新课标卷第Ⅱ卷的15、16和17题。其中15题为选择题,往往考查的是句式的选择,后两道题是表达题。这几道题实质上都是对考生运用修辞手法能力的考查。

修辞,分为狭义的修辞和广义的修辞。狭义的修辞,指的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格”;广义的修辞指修饰语句,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表现手法以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语文考试说明》明确了语言表达与运用题的考查内容,包括: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其中,“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指的是狭义的修辞,其他几项考查的是广义的修辞。

图文转述、压缩题、补写题和修改题四个题型,被视为语言运用的四个难点,难就难在这类题型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诸如观察、分析、转换,演绎、概括、整合,修辞、表达、逻辑等能力。每个考点不会单独设题,都是和其他考点结合考查,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

近几年,主要考查了压缩语段、句式仿写、语言表达得体、图文转换题;并且有这样一个倾向,即把语言表达技巧运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内容上提供一个话题情境,或贴近学生、校园实际,或瞄准社会现实;表达上提出一个具体要求,或句式或修辞手法。在这个原则之下,所给的话题情境是简单明了的,所给的要求是具体明确的,然而,所设题型却没有相对固定的外在形式,答案较为灵活开放。

针对语言表达与运用题,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解题技巧。

一、掌握方法

(一)扩展语句

1.看清题目要求,读出显隐信息,明确重点。

2.联想想象,巧用修辞手法,要有修辞意识。

3.层次要清楚,关系要明晰,不要含糊不清。

4.慎重组织答案,语言严密规范,防止语病。

(二)压缩语段

1.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画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三)变换句式

1.做题原则:不变的一定不能变,该变的一定要变到位。

2.重视题型:长短句互换。

(四)仿用句式

注意明确显性和隐性要求。

显性要求:表达形式、表达效果、话题、仿写数量。

隐形要求:话题是否统一、句式关系、语意关系。

(五)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1.看准对象,把握分寸。

2.适应场合,恰当用语。

3.注意遣词,谦敬得当。

4.用语准确,认清文体。

(六)图文转换类题目

首先要善于悟意(读懂画)。一是要理解画面意义;二是要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看看漫画有哪些隐含意义。

其次要理解。抓住画面主体,深入钻研,以便打開思路。

(七)徽标类图文转换题目

第一步,抓住题干,明确回答要求。

第二步,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及其艺术化的变体,注意时间、地点及徽标表现的事物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步,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第四步,采用规范的语言说明,力求准确、简明、平实、清晰。另外,还要力求避免遗漏内容。

二、实战经验

1.高考中的语用题每年有新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在高考中出现复习时从没有遇见的题型也不必慌张,仔细审题,注重细节,规范答题,结合自己所学内容合理作答,一样可以得到满意的分数。

2.为了减少失误,提高得分率,考生在解答图文转换题时要分清图文的类别: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图表应该纵横相比,找到其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概述其趋势、变化,或概括特点、意图等。

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语用题中量最大、新题最多、应用性最强的一种。解题时注意交际场合(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注意交际对象(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交际目的不同,说话的角度、重点等应有所不同;同时要正确使用谦辞和敬辞。

4.扩展语句题型的主观性强,开放度大,考生只要按要求去扩写,答案基本符合要求,一般都能得2分;如果答案既准确地呈现了考查要求,又体现了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特色,就可以得更高的分。

5.压缩语段要结合文体特点。对于消息类文段要注意时效性,抓住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对于说明性文段,要抓住最能体现事物特点的句子;对于议论性文段,要抓住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等等。否则,就会概括不准确、不全面。

三、特别提示

1.语言运用题难度不大,要注意审题(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注重细节,注意规范。

2.高考语言运用题新题迭出,但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脱离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得体这些基础题型。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根据警方通报,林某是因琐事与黄洋不和,投毒舍友。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林父及律师当庭表示要求上诉。这例案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被告人被判死刑也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分别以被告人律师及原告人律师的身份,各写一段话,发表对本案的看法。

其实,这道题虽然涉及到了法律和时事,其实更多的还是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简明和得体。

所以,考生一方面要关注新的题型,尽量做到复习“全面”;另一方面,又不能被新题型吓倒。“万变不离其宗”,考生需要在打好语言基础这方面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备考复习时,考生首先要全面落实好“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的各个考点,具体到各种题型的命题形式;其次,不可回避上一年考查过的知识点,去年考查了,今年可能仍然考查;再次,做好重点强化,像压缩语段、句式仿写、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转换等考点更需加强训练。

猜你喜欢
语段图文语句
画与理
重点:语句衔接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图文配
图文配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作文语句实录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