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跨境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经验及启示

2017-06-01 12:23金泽虎何玉梅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秦巴山区纯收入助力

金泽虎,何玉梅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跨境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经验及启示

金泽虎,何玉梅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步伐的临近,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指导下,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成为各省市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手段,这在秦巴贫困地区得到了具体应用,其中以汉中、巴中、十堰三大中心城市为典型。通过采用一元和多元回归模型,对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农户纯收入与农业对外贸易量之间的关系、农户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对外贸易可以助力精准扶贫。安徽可以学习秦巴山区成功经验,同时根据自己的特点创新扶贫方式,发展“互联网+众筹”、“互联网+双微”等扶贫方式。

对外贸易;精准扶贫;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O2O模式

根据相关政府文件规定,年人均纯收人不超过2800元的属于贫困人口。当前,我国共计有14个贫困片区,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这些区域内基本上均具有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较差等部分或全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到贵州省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曾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精准”在各省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总计出现了107次。那么,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呢?

一、精准扶贫的提出与“互联网 + 农业” 跨境商贸平台的内涵

(一)精准扶贫的内涵

纵览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有关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性论述不多,而对精准扶贫的涵义进行学理性分析的则更是寥寥无几。通过对相关已有文献的参阅,发现各位学者将精准识别、帮扶、管理、考核 以及有关配套措施等内容纳入精准扶贫内涵中的共性。因此,结合本文内容的精准扶贫是指在科学有效的标准和程序下,因时、因地对贫困片区、村和户进行精确的识别,按照区域内部的实际情况来实施联动帮扶、分类指导和科学管理,并且按照动态的准入、退出机制进行精准考核的全过程[1]。实施精准扶贫是为了更加合理、优化配置各类扶贫资源,以从真正意义上快速实现扶贫到村到户,并逐步地探索建立扶贫长效机制,从而为实现科学、高效精准扶贫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广大贫困地区彻底脱贫致富的目标。

(二)互联网+农业跨境贸易模式的由来及其具体而微的演变

“互联网+”指的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在经济、社会及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扩散和实际应用的过程[2]。它是把互联网连同基本的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是立足于如何科学、有效的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以期实现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效率提高、附加值提升。互联网发展热潮启示我们要革新发展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公司、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管理方法、未来发展的思路甚至战略目标的制定,均与工业文明时代有着较大的差别。当前,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正在由浅及深地改造着我国传统工农业,并在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运营模式。

“互联网+农业”模式是伴随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应运而生的,体现经济发展的时代烙印。贫困地区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投入大、技术含量较低、资金严重匮乏、消费者群体距离远而不便交易等不利因素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与平台的出现与更新而得到有效缓解,并促使其农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劳动密集型。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发展趋向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润空间。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对接分散性农户与个性化消费者群体,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农业集约化、互助性经营。此外,借助互联网跨境电商及贸易平台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对集中连片贫困片区扶贫开发也是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将精准扶贫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有利于贫困片区将其原生态绿色产品推至世界各地,对接农业生产者与境外消费者,进而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

二、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基于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模式的视角

秦巴山区是集中连片贫困片区的典型代表。借助互联网平台,秦巴山区农户可以直接向世界各国需求者展示地区农产品,节约交易成本;向其他国家展示地域风貌,吸引海外游客;通过O2O线上线下平台、微信、微博、全球购等互联网APP软件实现买卖双方直接交易,节约双方经济成本;另一方面,贫困农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发现商机,将农产品销往国外、开发区域观光、游玩机会,带领国外游客领略区域特色并获取报酬,或者为国外需求者提供相关信息,实现智力脱贫同时,增加对外贸易收入。

(一)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打造坚实的基础

1.更新通讯网络设施

借助“互联网+农业”模式实现精准脱贫面临的阻力首先是来自于通信网络设施的落后,阻碍了秦巴山区与外界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因此,秦巴山区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建成速度特快、容量超大、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信息传输网络体系、全方位提高区域内信息化水平;区域内部建立了“互联网+农业”运行机制;提出把光纤网络建设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加快实现无线传输、卫星传输;大力推广宽带使用范围覆盖每村每户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网速;初步建成了覆盖秦巴地区的 4G 网络。

2.加快智慧农业体制机制建设步伐

秦巴山区提出要加快智慧农业体制机制建设步伐,如图1所示。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搭建智慧农业体系[3],贫困农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借助信息系统和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控材器、摄像头、GPS、RFID网关等)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条件,观察农产品生长状况,进而形成生产管理的智能化、高效率;对于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农户可以利用云计算数据平台向境外消费者提供实时动态消息,或推送给有需求的境外消费者或企业;对于境外消费者而言,不需要亲自到生产基地就能够获得想要的一切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亲自监测有关农产品的情况。境内外消费者更倾向于为这种参与式消费买单,有利于降低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增强贸易双方的贸易互信,为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利于促成贸易双方长期合作,实现双赢。

资料来源:武汉职技学院学报:《基于“互联网+ 农业”的精准扶贫应用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
图1 互联网+农业”智慧体系[4]

(二)积极鼓励发展跨境电商,创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互联网平台

秦巴山区各主要扶贫中心城市已分别建立了境内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商人才培养中心,期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跨境电商与“三农”以促成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汉中、巴中、十堰三大中心城市充分利用了当前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电商平台,通过挖掘本地区优势、优质及特色农产品资源及要素,鼓励农村农户发展“淘宝村”、入驻eBay、速卖通、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促进跨境农业贸易的发展。同时,支持个体农户及乡农企业通过电子交易平台进行贸易结算以节约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

拓宽对外贸易渠道,将“跨境电子商务引入农村”这一战略作为秦巴山区扶贫、脱贫的重要契机和重要产业支撑。引导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入驻农村、扶植培育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加快形成集跨境平台协商、在线支付、签约及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的一体化跨境农业商务链,从而达到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目的。

(三)借助O2O营销模式促使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方式“多管齐下”

秦巴山区引进了O2O模式助力精准脱贫,O2O营销模式又称离线商务模式,是指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它将专业实体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的起点,通过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虚拟平台将相关农产品价格、需求、供给等市场动态信息传递给种植、养殖基地、境内外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以及二级专业市场。并通过市场和虚拟的互联网平台将这四个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农业产业化运营,从而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实现秦巴山区精准脱贫。

根据当前国内外消费更加倾向于娱乐化和体验化的新特点,借助O2O营销模式将境外消费者由在线消费吸引至线下消费是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一大机遇。因此,秦巴山区采取了平台沟通、在线展示、市场引导、线下体验的举措,秦巴山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种植、养殖基地的具体状况(不仅包含相关农产品的基本种植、养殖情况。同时,包含相关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需求、供给、经销商等信息)以视频、图片、动图、微电影、数据图表、报表等多样化方式传递给境外消费者和企业。

(四)推广“互联网 +乡村旅游”,提高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

秦巴山区各扶贫中心正积极投身于智慧化乡村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当中,为境外消费者在线预订、支付、认证、获取在线售后服务提供互联网平台,同时便利对境内外消费者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实现秦巴山区旅游与当地的交通、通讯、公安、医疗等联动机制;为境外游客提供一体化服务,对于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的国外游客,提供全面的一体化服务将是秦巴地区吸引境外游客的一大优势;秦巴地区为境外游客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乡村旅游信息智能推送服务,提高了秦巴山区旅游地面信息服务层次,境外游客可以及时掌握各方面最新信息,避免由于旅游信息过于陈旧而使境外游客产生上当受骗的心理而致使双损;此外,各区域中心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借助当代先进科技整合衣、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资源向境外消费者提供秦巴区域旅游一条龙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乡村旅游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脱贫。

秦巴山区自2012年明确提出“互联网+农业”战略,发挥互联网+乡村旅游优势伊始,其接待境外游客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如图2所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秦巴山区三大扶贫中心城市乡村接待境外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从2012年开始增长幅度大大提高。其平均数量走势基本上体现了秦巴山区乡村接待接待境外游客总体情况,显示“互联网+农业”模式有利于推动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

资料来源:由《巴中统计年鉴》、《十堰统计年鉴》、《汉中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图2 2010—2015年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下秦巴山区三大扶贫中心城市农村接待境外游客量

通过“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秦巴地区借助互联网将其原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三品一标”生产过程真实地展现出来,能够激发境外游客享受绿色天然秦巴风情的积极性,提高吸引力。除此之外,境外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农产品的种植与收成,感受农业的魅力,实现了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激发了秦巴山区农民创新脱贫方式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政府帮扶向自主智慧脱贫致富的转变。

三、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基于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选取了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市:汉中、巴中、十堰的平均农户纯收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一元回归的方法分析秦巴山区在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农户纯收入与农业对外贸易的关系,说明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效果;其次,通过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秦巴山区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主要采取了建立智慧农业体系、发展跨境电商、O2O模式以及“互联网+乡村旅游”等措施。本文选取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巴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回归分析借助跨境电商、互联网+乡村旅游收入对秦巴地区农户纯收入的影响。

(一)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证分析

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正式提出虽然是在2012年,但其运用是从互联网逐渐普及时就开始的。因此,本文选取的数据是从2005年-2015年“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对外贸易量与农户人均纯收入。

1.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运用Eviews7.2 作为计量软件,使用2005到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原始数据收集如下:

(1)人均农户纯收入y(单位:元):选取2005年到 2015 年汉中、巴中、十堰三地人均农户纯收入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变量,数据来源于《汉中统计年鉴》、《巴中统计年鉴》、《十堰统计年鉴》。

(2)农业对外贸易量 x(单位:元):选取2005年到 2015年汉中、巴中、十堰三地农业对外出口额的平均值这一指标作为测量变量,数据来源:《汉中统计年鉴》、《巴中统计年鉴》、《十堰统计年鉴》。

2.研究假设

假设:农户人均纯收入与农业对外贸易量呈正相关关系。

3.回归模型的建立

图3 y与x的散点图

(1)散点图

根据y与x的原始数据,利用EVIEWS7.2得到关于x与y的散点图如图 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y与x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通过OLS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2)回归模型的建立

根据散点图看出二者存在线性关系且只有一个自变量,故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

yt=β0+β1xt+ut

其中, yt表示第t年农户人均纯收入;xt表示第t年农业对外贸易量;β0表示当对外贸易量为0时的农户人均纯收入;ut表示误差项。

4.实证结果的分析

根据EWVIEWS7.2进行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其实证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农户人均纯收入与农业对外贸易量的回归结果

(1)回归方程表达式

根据表1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表达式为:

Yt=266.95+3.51e-06xt

t= (8.48) (17.78)

R2=0.972345 R2=0.969239

其中xt为解释变量:农业对外贸易量; yt为被解释变量:农户人均纯收入。

(2)经济意义检验

所估计的参数β1=3.51 e-06,说明在对外贸易收入每增加一元,可导致最终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3.51 e-06元, 符合经济学意义。

(3)统计检验

①拟合优度检验:由表1可以看出,该模型的R2为0.972345,R2为0.969239,拟合优度系数较高,表示该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的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农业对外贸易量”对被解释变量“农户人均纯收入”的绝大部分变动做出了解释。

②T检验:原假设H0:β0=0和H0:β1=0;由表 1可以看出,β0的标准误差和t统计值分别为:SE(β∧0)=31.47988,t(β∧0)=8.480127;β1的标准误差和t统计值分别为:SE(β∧1)=1.97 e-07,t(β∧1)=17。77875。取显著性水平为α=0.01,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n-2=9的临界值t0.005(9)=3.250,因为t(β∧0)和t(β∧1)均远远大于均远远大于3.250,所以拒绝原假设H0:β0=0和H0:β1=0。表明对外贸易量对农户人均纯收入有显著影响。

③ F检验:原假设H0:β1=0农业对外贸易量与农户人均纯收入线性关系不显著,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1,在F分布表中查得自由度分别为1和9的临界值F0.01(1,9)=10.56,而从表1中计算的结果F=316.0839,大于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回归方程显著,即农业对外贸易量对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显著。

四、结论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秦巴山区在“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农户人均纯收入与农业对外贸易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经济意义重大,效果明显。

(一)秦巴山区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的对外贸易、“互联网+乡村旅游”对精准扶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如上所述,秦巴山区实行“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的具体措施是,建设智慧农业体系为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奠定农业基础;鼓励跨境电商入驻与培养本地跨境电商以及020商务模式为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拓宽渠道;鼓励“互联网+乡村旅游”吸引境外游客,积极鼓励农户智力脱贫、绿色脱贫、可持续脱贫。

本文选取农业发展较为典型的巴中作为研究对象。由于020模式与跨境电子商务之间自身关联性较强,将二者合并为一个测量变量,因此选取跨境电商收入来反映该变量对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借助多元回归模型,从巴中地区跨境电商收入、互联网+乡村旅游外汇收入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影响的角度来分析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下,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现状并对其发展潜力予以简单分析。

有关文献和学术成果中,关于巴中地区跨境电商收入以及通过互联网平台所实现的境外旅游外汇收入等相关数据高度缺失,这是由于巴中地区跨省市较多、地区结构较为复杂。另外,我国缺乏对农村地区的外汇收入来源分类细化的系统记录,且跨境电商和互联网+乡村旅游的兴起时间较晚,无法收集其原始的精确数据。因此,只能通过查询近几年我国跨境电子贸易额占我国境外收入的平均比重、秦巴山区涉及六大省市的跨境贸易额占我国外汇收入的比重,估算巴中跨境电子贸易收入占其农业外汇收入的比重约为27%。而其互联网+旅游外汇收入占其旅游外汇收入的64%。

1.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1)农户人均纯收入y(单位:元):选取2010-2015年巴中地区农村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作为测量变量;数据来源:《巴中统计年鉴》

(2)互联网网站及平台农业外贸收入x1(单位:万美元):选取2012-2105年巴中地区借助互联网获取的外贸收入,数据来源:《巴中统计年鉴》

(3)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下获取的跨境旅游外汇收入x2(单位:万美元):选取2012-2105年巴中地区跨境旅游外汇净收入中乡村旅游的外汇收入;数据来源:《巴中统计年鉴》

2.回归模型的建立

由于原始数据可能存在异方差性,数据的自然对数可以减少数据的波动,所以对 y,x1,x2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即 lny,lnx1,lnx2。

回归模型为:lnyt=β0+β1lnx1+β2lnx2+ut

其中,其中, y表示农户人均纯收入;x1表示农业跨境电商收入;x2表示“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下获取的旅游外汇收入β0表示当农业跨境电商及互联网+乡村旅游获取的外汇收入均为0时的农户人均纯收入;ut表示误差项。

3.实证结果的分析

根据EVIEWS7.2操作,实证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农业跨境电商、互联网+乡村旅游外汇收入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实证结果

(1)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通过表 2可以看出回归模型表达式为:

lny=6.789419+0.237069lnx1+0.095681lnx2

t=(26.26994)(6.079786)(3.881799)

R2=0.991396 R2=0.985660

(2)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实证结果不准确 ,出现虚假结果,在进行回归和其他检验之前,需对变量进行 ADF检验。 本文采用 ADF 检验方法对y,x1,x2 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如下:

①在水平层面上 ADF 的检验结果如下:

变量ADF检验值P值检验结论lny9.629580(-1.597318)0.0007不平稳lnx14.195776(-1.597318)0.0137不平稳lnx23.975604(-1.597318)0.0165不平稳

②一阶差分层面上 ADF 的检测结果如下:

变量ADF检验值P值检验结论lny-1.730827(-1.599804)0.0007平稳lnx1-1.874655(-1.599804)0.0137平稳lnx2-1.927966(-1.599804)0.0165平稳

测试结果表明, 三个变量在水平层面上的 ADF 检验值均各大于 10%临界值,且 P 值均显著。说明在水平层面下 lny、lnx1、lnx2都是非平稳的。在一阶差分层面上,三个变量的 ADF 检验值均小于10%临界值 ,P 值均显著。说明lny、lnx1、lnx2在 —阶差分层面上是平稳的。由此可知,所选数据平稳性较好,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检验。

(3)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由表 2可以看出 R2=0.991396 ,R2=0.985660;说明模型拟合得很好,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可达到98.56%。

2.T检验

分别针对H0:βj=0(j=1,2)的原假设,若给定显著性水平为α=0.05,在t分布表中查得自由度为3的临界值t0.025(3)=3.182,而表 2计算的结果,与β∧1和β∧2对应的t统计值分别是6.079786和3.881799。因此,拒绝原假设,表明借助互联网网站、平台获取的外贸收入和“互谅网+乡村旅游”外汇收入两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

3.F检验

针对H0:β1=β2=0的原假设,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得自由度分别为2和3的临界值F0.05(2,3)=9.552,而表2 中计算的结果为F=172.8323,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均是显著的。

4.结论

根据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网站实现对外贸易或者是通过“互联网+乡村旅游”获取旅游外汇收入,对秦巴山区农户精准脱贫都具有积极作用,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从回归系数来看,二者对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力度分别是0.237069、0.095681l,表明跨境电商收入对农户收入影响更为明显。但总体上成效缓慢,从侧面反映了借助“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五、秦巴山区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模式对全国精准扶贫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互联网+”属于新生事物。秦巴山区借助“互联网+农业”模式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现了部分贫困地区的脱贫。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秦巴山区“互联网+农业”模式在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运用,结合我国实际,因地制宜,因县、因户施策,积极鼓励发展跨境电商、O2O商务模式以及“互联网+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此外,我们要学习秦巴山区的创新精神,创新扶贫方式,实现多渠道智力脱贫,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积极谋划农业信息化,为借助“互联网+农业”模式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提供网络平台

我们可以借鉴秦巴山区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的经验,提高全国贫困地区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和信息含量,积极推动贫困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的进程,加速农副产品二级市场的信息化进程。进而进一步构筑容纳贫困区、贫困县及村的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打造信息平台。

资料来源:襄阳职技学院学报:《“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
图4 农村信息网络平台建设[5]

如图4所示。通过构造容纳省级、市/州级、县级和乡镇级在内的四级信息化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节省上传下达的时间成本。利用信息网络平台一方面有利于境外客户了解我国农业发展总体情况或者了解某乡镇的农业动态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该平台对个体农户、农业企业员工、农民经纪人等进行在线培训,提升农业发展的知识含量,为我国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采取互联网与众筹相结合的方式,为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众筹是指企业维持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于境内外在线消费者群体[6]。本文中,众筹指的是凭借互联网平台和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包含用户多、覆盖范围广、传递信息快的特性,让我国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商、农副产品种植、养殖者向境外消费者展示他们的生产、养殖过程,通过互联网平台赢得网络消费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实现农副产品认购、境外消费者全程参与区域农业种植文化的过程。农户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生产、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产品、品牌支持及历史文化、消费理念支持的方式,进而摆脱贫困,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帮扶。

境外消费者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自由选择购买、种植、养殖某种农副产品。国内各地区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可以凭借“产品众筹”这种形式进行跨境销售。境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自由选择购买一定面积的田地,自主授权、指定贫困农户代为种植、养殖或管理,由消费者规定产品生产质量及相关标准、双方自主协商;境内外消费者之间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建立一个协会或社团组织,共同出资,每个会员或社员以自己的出资份额行使相应的权利并承担自己的义务,协会或社团要选出正副会长/社长或者是会员大会以对相关事务做出决议。首先,建立社团/协会通过把众筹款项提前支付给贫困农户,能够缓解我国贫困农户的经济压力。其次,社团/协会成员能够集体享受特色农村农业的生产、种植乐趣,领略我国乡村地区的乡土风情,成立社群组织也可以分散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更具有可行性。比如,境内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组成社群,共同认购十亩玉米。这些玉米在一年期内从种植到生长结束都属于这个社群的所有消费者,社群组织可以选取几位代表。当他们闲暇时,可以到玉米地里亲自种植和采摘;忙时,也可授权指定农户代其种植与管理,使境外消费者参与农业文化,因而将网络虚拟“农场”转到线下,成为现实。

(三)实施 “私人订制”方略,为我国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增添特色

受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消费者偏好有所不同。因此,贫困地区农户可以根据各国消费者群体的偏好需求,为不同国家、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私人订制”服务,为其生产包含个性化的产品,进而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

境外消费者与农户通过互联网平台通过协商、达成共识,由境外消费者规定生产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标准、产品大小、外观、包装等要素。除此之外,境外消费者也可以提供生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机器设备、技术、农产品种子及成品样品等。我国农户需按照境外消费者的要求进行生产或养殖,双方签订含见证人的在线不可撤销合同。由境外消费者预付合同金额的50%,为农户减轻经济负担,从而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

(四)发挥“双微”优势,为我国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开发潜在市场

当前,微博、微信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提供了现成的途径。通过微博和微信平台将我国农村农业的生产环境、乡土风情等区域特色展示给境外网络群体,也可通过录制采访小视频展示境外游客在农村地区的游玩感受,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到当地参观。此外,我国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户可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微信或微博公众号平台,定期更新,向目标客户群体推送贴心消息,给境外受众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前,“微商”、“代购”等发展如火如荼,贫困地区也应该抓住发展机遇,追赶当代潮流,将生产基地与网络“微商”、 “代购”新兴销售方式结合起来,与境外代购商合作,有利于实现精准脱贫。

开发设计适合原生态农业的手机APP软件,开设网络直播间,将我国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特色农产品、旅游价值等直播给境内外消费者,创新扶贫方式,实现智力脱贫,逐步提高我国的农业软实力及市场影响力。

(五)启动“万人千村”培训工程,为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培育农业跨境电商人才

人才是我们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推动力。除了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培养一批互联网专业人才外,还需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户和农民进行科技知识普及,成立跨境电商人才培育中心之外,启动农业“万人千村”培训工程,争取在几年时间内实现10000个农业跨境电商明白人和1000个农业跨境电商明白村[7]两个目标。为其设立培训基地、提供模拟场所和互联网设备,促进贫困地区农业跨境电商的发展。

六、结语

互联网容纳用户多、更新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使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能够发挥优势作用。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精准扶贫”成为我国各省市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战略举措。借助“互联网+农业”模式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不仅能够有效的利用国外资源实现区域脱贫。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目标不谋而合。通过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户将过剩的产品和劳动力用于服务于境外消费群体,进而推动全国各地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建设。在实现对外贸易助力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本地区贫困农户的自发参与,也需要各级政府有所作为,推动各类资源向困难地区集结,让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建设成果惠及精准扶贫各个阶层,尤其是贫困地区千家万户。

[1] 张亚明.河北省贫困地区“互联网 + 农业”精准扶贫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 2016,(17).

[2] 严俊乾.“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J]. 经济管理,2016,(12).

[3] 王军.“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扶贫新方式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6,(32).

[4] 胡昌龙.基于“互联网 + 农业”的精准扶贫应用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武汉职技学院学报.2016,(11).

[5] 胡昌龙. “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襄阳职技学院学报,2016,(3).

[6] 刘亚莉.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互联网 + 农业”融合创新综述——基于湘西自治州研究[J]. 科技经济与资源环境,2016,(24).

[7] 潘剑虹.甘肃省通渭县基于扶贫模式的扶贫开发效果实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 陶有浩)

Enlightenment and Experience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Internet+Agriculture” Cross-border Trade in Qinba Mountain Area

JIN Zehu, HE Yumei

(SchoolofEconomics,Anhui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the assistance of foreign trad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one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Based on Hanzhong, Bazhong ,Shiyan, this paper mak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rmer’s net income under the "internet+agriculture" mode and agricultural foreign trade, and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net income of farmer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foreign trad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 the pattern of the “internet+agriculture” . Hence, Anhui can learn from the Qinba Mountain area and implement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ternet+crowdfunding”, “internet+wechat and microblog”.

foreign trade;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Qinba mountain area; the agriculture + internet; online to offline

2017-01-12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重大研究项目“构建安徽对外开放新高地研究”(2016ZD009)阶段成果

金泽虎(1965-) ,男,安徽枞阳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对外贸易;何玉梅(1993-),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F32

A

1674-2273(2017)02-0026-08

猜你喜欢
秦巴山区纯收入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秦巴山区枇杷丰产栽培及关键管理技术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秦巴山区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秦巴山区浅表层滑坡成灾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