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罕镇森林资源现状及管理对策

2017-06-01 18:46郭朝龙
绿色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管理对策森林资源

郭朝龙

摘要:指出了国家的生态补偿费用偏低,当地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群众缺少致富途径及基层执法力度弱等是森林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做好资源保护,增加群众的致富途径,充分利用优越的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和发展林下经济,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层面要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对策;勐罕镇;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S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0503

1 引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1],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7[2]。中国的热带雨林,西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向东延伸到云南的西双版纳,经广西南部进入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南端,呈一条不连续的细带状分布,面积较大的仅有海南和西双版纳。与西双版纳处于同一纬度的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是稀疏草原、荒漠和沙漠,成为“回归线沙漠带”。而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总面积约19000 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0.2%,却分布着近4669种维管束植物,约占全国维管束植物种数的1/6,占云南省种数的1/3(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因此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被国际上确认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一直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和热点地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特殊的、罕见的、不可替代的,也是濒危的热带雨林,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些问题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及其生物多样性都带来直接威胁。因此加强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势在必行,控制经济林比重,加强天然林保护体系网络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森林生态效能,使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及其生物多样性得以有效地保护。

2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勐罕镇位于景洪市境东南部,总面积321.91 km2,其中山区面积达264 km2,占全镇国土面积的82.2%,可以说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乡镇。全镇林业用地约9411 hm2,其中国有林地3698 hm2,集体林地5713 hm2。全镇天然林总面积为3323 hm2,纳入公益林管理1528 hm2。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区位优势明显。年平均气温21.8℃,空气湿度大,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067.9mm,年平均日照2615.3h。辖区内有1个国营农场、9个村委会、84个村小组,2015年全镇常住人口34287人。

由于勐罕镇为山区乡镇,经济较为滞后,与坝区群众相比,存在比較大的贫困面。部分人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而私自侵占国有林地,开垦种植经济作物及砍伐集体天然林、农业用地天然林地种植经济作物情况多有发生。

3 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国家相关补偿标准偏低,产生了经济利益与资源保护的矛盾

2015年,中央财政提高国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每年75元/hm2元提高到每年90元/hm2。这是继2010年、2012年国家提高集体个人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后,首次提高国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但与林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比,补偿标准还是偏低。根据景兆鹏等的研究表明,2001、2005和2009年西双版纳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分别为1221.44亿元、1100.64亿元和1066.32亿元,有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降低,而橡胶林和农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却在逐年上升[3]。可以看出,在橡胶、茶叶等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偏低的生态补偿难以起到让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要求将林地划出公益林范围的情况。

3.2 群众保护森林生态意识薄弱

山区群众由于文化水平、交通不畅、信息不流通等原因,落后思想根深蒂固,导致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淡薄。认为划分到自己家的林地,可以随意管理,部分群众擅自种植经济作物或是直接把土地流转给他人,希望短期内就能获取经济利益,其他人无权干涉。不会考虑森林是否涵养水土等问题。同时,有部分山区群众存在排斥当地林业部门到村里宣传林业法律法规知识,不理解、不接受,甚至产生林业部门制止其私自侵占国有林就是断群众财路、断生路的极端思想。

3.3 林区村寨经济落后,致富途径单一

虽然十几年来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山区林区的投入,但还是山区群众靠山吃山的思想,仍根深蒂固。传统的山地种植业有台地茶、菠萝及山稻,较为单一。近10年来,由于橡胶价格猛涨,部分山区群众不顾山高坡陡的实际情况,大量种植橡胶树,并有部分是私自侵占国有林地毁林种植,不仅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还使大量天然林被毁,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变得单一,管理的投入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3.4 基层执法力度薄弱

有林地种植经济作物现象屡禁不止,毁林面积不断增加。据调查,截止2016年底,勐波、曼么两个山区村委会范围内侵占国有林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约388 hm2,这些地块已全部种植橡胶。虽然有些地块在过去也进行过适当的清理,但由于基层执法力度薄弱,每次清理都不彻底,导致侵占国有林事件时有发生。

4 对策与建议

4.1 科学增加林区村寨增收致富途径

“靠山吃山”是山区群众的传统思维模式和运作模式,因此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大。而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经济来源途径少,过度依赖橡胶、茶叶等经济收入的现象明显,不利于山区村寨长期的经济发展。结合“挂包帮”、“转走访”等扶贫工作,加大基层农技推广培训、入户培训,积极组织培训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林下养殖项目,如土鸡、茶花鸡、黑山羊、黄牛等家禽畜牧养殖。探索林区农业发展新模式,以村或组为单位,成立农民合作社,如种植本地小柠檬、菠萝,借鉴其他地方的“公司+农户”模式,引进咖啡、澳洲坚果等种植企业,公司指导,农户种植,农产品由公司回购。大力发展林区冬季蔬菜种植,当地农业部门组织培训、指导蔬菜种植,果蔬套种等农业技术。通过各种途径,拓宽群众的收入渠道。

4.2 科学合理利用天然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

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加大对森林旅游发展的投入,利用扶贫、生态补偿、森林抚育、林业基本建设、林业重点工程、旅游发展基金等多个渠道资金,加大对森林旅游发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包装推出一批贫困地区森林旅游优选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森林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开发。改善森林旅游扶贫的设施条件。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较差,发展森林旅游推进扶贫攻坚需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以财政投入为主,支持森林旅游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成贫困林区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开发传统森林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开发森林探险游、避暑森林生态游、森林体育游、森林养生游、“森林人家”体验游等特色森林旅游产品。结合当地森林资源特色,在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中,建设各类林业观光园、采摘园和特色森林文化园,丰富特色森林旅游项目。同时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商品和富有文化创意的森林旅游纪念品。

4.3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近年来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事物,其目的主要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林下特有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种植或养殖的动植物,形成一个较合理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发展林业生产的经济模式[4]。各个山区村寨都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除天然林外,还有大面积的人工林,这些资源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林下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西双版纳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同时也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及龙头企业等,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5]。因此,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成立合作社,有针对性的发展林下经济,同时也可通过合作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除去群众的后顾之忧。

4.4 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作为地球北回归线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大面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要处理好目前西双版纳在发展和保护中存在的远期与短期利益、局部与全局利益矛盾中突出的问题,需从西双版纳的实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通过向上申请对这一特殊地理位置上的天然热带雨林资源提高相关资金补偿。西双版纳是云南省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虽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获得一定的资金,但由于财力薄弱,因而须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建设热带雨林生物走廊带,开展热带雨林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移民、兴建野生保护动物食物源基地,帮助地方发展经济等,所需资金以国家、省全额拨款为主,无需西双版纳配套资金或只作少量配套。

4.5 健全地方性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保护并完善监督机制

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自治州,依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具有民族立法权。应当充分利用民族区域的民族立法权,在自治州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制定森林生态补偿和森林生态保护的法律条款,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提供法律支持。如对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单位、企业征收生态旅游资源补偿费,对开发矿产资源的单位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4.6 加大对林区群众的教育投入、宣传力度

林区大多属于贫困山区,交通、信息等各方面相对落后,笔者认为,当地教育部门应对林区贫困地区制定相应的相关教育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素质。结合森林防火期宣传、日常宣传等活动,积极开展对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教育与培训工作。组织林区群众参观学习有关热带雨林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保护热带雨林的参与意识。对于当地乡(镇)、村干部及少数民族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优秀青年,进行重点培训,提高他们对热带雨林的保护意识和生产实用技术水平,使他們成为林区扶贫开发、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科技骨干。

参考文献:

[1]郭贤明,王兰新.我国林火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J].四川环境,2015,34(3):1~5.

[2]焦玉海,玉 钰,蔺 皙.第八次全车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公布-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北21.63%[N].中国绿色时报,2014-02-26(1).

[3]景兆鹏, 马友鑫.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9):87~93.

[4]王宗星,冯博杰,高智慧,等.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4):389~393.

[5]宋志勇,杨鸿培.西双版纳州林下经济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7):2011~2013.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管理对策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西双版纳可直航柬埔寨暹粒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泼水咯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