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李佳瑜教授谈老年牙周炎的防治

2017-06-01 11:35李佳瑜
长寿 2017年2期
关键词:李教授菌斑牙周病

文/本刊记者陈德生图片提供/李佳瑜

名医李佳瑜教授谈老年牙周炎的防治

文/本刊记者陈德生图片提供/李佳瑜

李佳瑜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口腔医学会黏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中心评审专家等职。擅长前牙缺陷的美容治疗、牙周病的基础治疗及手术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承担和参与多项牙周病及口腔黏膜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临床的课题研究,参与多项临床药物研究,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口腔学》课程的教学,参编医学专著十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人到老年,口腔疾病无疑是防范的必修课,因为它牵扯到人的进食及其他健康的一系列问题,与晚年生活息息相关。有鉴于此,记者日前专程赴京,采访了我国著名口腔科专家李佳瑜教授,请她谈了老年牙周炎的防治。

李教授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她知悉记者是为老年人口腔健康而采访的事后,从关爱老年人的目标出发,遂给予了大力支持与配合,用她那渊博的专业知识,向记者详细讲述了牙周炎防治的来龙去脉,令记者听后大为受益。

李教授首先介绍了牙周炎的概况,她说,牙周炎是牙周病的一种。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疾病的总称,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大家知道,牙齿不是平摆在口腔中的,它是由牙齿支持组织固定在牙槽窝中的。打一个形象的比喻:牙齿好像是大树,牙周支持组织就相当于树根周围的水土。牙周炎就是牙周支持组织中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最初的牙龈炎症如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而发展为牙周炎。牙齿支持组织一旦生病,定然会影响牙齿的功能,甚至会使牙齿脱落。

李教授说,牙周疾病危害很大,其于口腔局部,会出现刷牙或咬物出血,牙齿变长、松动、移位,口臭,牙周反复脓肿、疼痛,甚至牙齿脱落,另外牙列的缺损或缺失还会使面部皱纹增多,面型改变,影响面容和生活。我国老年人牙周炎发病率在80%以上,是造成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有报道说,我国目前65岁以上老人平均缺牙11颗。其于全身性危害,可成为某些严重疾病的危险诱因,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胃病、类风湿关节炎、肾炎等。所以,不可忽视。

谈到牙周炎的病因,李教授说,牙周炎病因复杂,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始动因子——牙菌斑。牙菌斑是黏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包括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其积聚受多因素影响,如唾液的质和量、牙面光洁度、局部pH值、饮食成分等,尤其在口腔卫生不良时易积聚。②促进菌斑滞留的因素。例如,牙石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环境,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危害;一些食物塞嵌在牙缝中,若未能及时清除,就容易刺激牙龈、滋生细菌,腐蚀牙齿支持组织;用口呼吸、单侧咀嚼、不正确的刷牙习惯等,都会造成或加重牙周炎症;用牙齿咀嚼食物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支持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会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创伤,使牙齿松动移位;还有,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硝苯地平、环孢素等的长期服用,也会引起牙龈组织的增生肥大。③全身易感因素。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障碍、遗传、血液病等,均可导致牙周炎症。

谈到牙周炎的治疗,李教授说,牙周炎治疗目标在于去除病因,消除炎症,恢复软组织及骨的生理外形和功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包括基础治疗、手术治疗、修复及正畸治疗、维护期治疗四个阶段。这主要需由医生来完成,但在维护期患者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口腔卫生自我维护;医患合作默契,可加快康复速度,减缓牙周炎的破坏进度。需要提醒的是,有许多人对牙病并不重视,出现症状不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仅仅自行服用一些药物或找一些马路边的“牙医”去治疗,这非常容易造成误治、漏治和感染,给健康带来隐患。

最后谈到牙周炎的预防,李教授说,由于以往口腔卫生宣教的欠缺,使得老年人群牙齿缺失普遍,老掉牙状况严重。应该让老年朋友懂得,老掉牙不是生理状态而是病理状态,大多是因为年轻时没有重视口腔卫生,得了牙周炎和龋齿又没及时治疗,所以才会在中老年阶段开始掉牙。只有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积极防治牙周炎,才可以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①首先,对于已经缺失的牙齿,应该及时镶上,以恢复咀嚼功能。②必须治疗现有牙周病,清除局部刺激因素,消除炎症状态。③平时要早晚刷牙,及时、有效、尽最大可能地清除菌斑。④提倡使用牙线或间隙刷,以清洁牙齿邻面。⑤饭后漱口,以去除食物残渣。⑥适度叩齿,先叩后牙,再叩前牙,每日两次,每次数十下即可。但是口腔中存在移位、松动的牙齿则不适宜做叩齿。⑦咀嚼稍硬的食物:很多老年人因牙齿功能受限或为了减少牙齿的磨损,转而喜吃软食,殊不知咀嚼粗糙及高纤维的食物,更有益于使牙周韧带坚实,牙槽骨致密,而且食物对牙龈的生理性按摩刺激可增加牙龈组织的健康,同时促进唾液分泌。若长年吃软食,则容易造成咀嚼器官和功能退化。⑧按摩牙龈:以洗净的手指在牙龈上打圈按摩,每个部位按摩五六下即可,可加强黏膜上皮的角化及血液循环,增强局部抵抗力,减少牙周病的发生。⑨定期做口腔检查、洁治:及时清除新生牙石菌斑,发现早期龋尤其根面龋,早治疗效果好、痛苦少、花费低。做到以上这些,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牙周炎对口腔健康的破坏性。

李佳瑜教授应诊时间:每周一、五上午为口腔黏膜病专家门诊,每周四全天为牙体牙髓、牙周病专家门诊。应诊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口腔科。

猜你喜欢
李教授菌斑牙周病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育槐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厨子救人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一张合影背后的故事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牙周病致错畸形正畸治疗中邻面去釉治疗的效果研究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