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2017-06-01 11:35刘翠翠
当代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预见性康复研究组

刘翠翠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北 廊坊 065000)

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刘翠翠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北 廊坊 065000)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脑卒中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Fugl-Meyer评分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结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预见性护理;脑卒中;预后;生活质量;运动功能

脑血管意外在临床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在存活下来的患者中,有近50%~70%的患者可能遗留下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1],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很大的不利,还对家庭与社会均产生沉重的负担。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关键。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与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确诊,满足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应通过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合并有心脏、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合并有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研究组中有男28例、女14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49.3±7.8岁);其中出血性脑梗死患者2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9例。参照组中有男27例、女15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49.8±7.5岁);其中出血性脑梗死患者2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20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干预,例如常规的病情监测、康复护理等措施。研究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深入分析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生理和心理问题,采取预见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方法为:(1)预见性的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发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非常高,受到生理与病理因素的刺激,加上治疗后的各种后遗症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出现不便,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针对这一点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干预。(2)预见性的病情监测:针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的干预,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和神经功能障碍[2]。(3)预见性的康复护理:脑卒中后的主要有肢体功能障碍、失语等,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体位指导,指导患者良肢位的摆放,瘫痪肢体上肢肩关节适当外展、肘关节微微屈曲,手指关节伸展功能位并稍屈曲,可在患者手中放一海绵卷进行练习;足部外侧放支撑物,预防下肢外旋。合并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加强翻身与拍背工作,每间隔2 h对患者进行翻身和叩背,适当将下肢抬高,预防足下垂等并发症,采取被动肢体锻炼,加强患肢和健肢的活动。通过按摩等方式预防肌肉萎缩现象的出现,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进一步开展针灸和理疗等促进功能康复。第二,吞咽训练,主要对口腔周围的肌肉进行训练,指导患者面对镜子进行闭口运动或者口内含东西闭锁的锻炼;下颌考核锻炼,练习舌前伸和后缩、舌背抬高等主动锻炼;此外还要开展进食训练,合并有吞咽障碍的患者首先对体位进行调整,尽可能选择容易进食和消化的半流食或流失,患者采取仰卧位、躯干向前倾,患侧可以使用软枕稍稍垫高。进食完成之后将床头适当抬高30°[3],预防误吸和反流现象的发生。第三,语言功能训练,患者清醒早期开展语言功能锻炼。首先通过单个词语和汉字的发声练习进咽腭的训练,可以向患者发放印有汉字的小卡片,音节由少到多,训练由简单到复杂。合理安排训练的时间,避免过度锻炼的出现。

1.3 评价指标

1.3.1 预后情况 基本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1%以上;显著进步: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5%~90%;进步: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4%;无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以下[4]。

1.3.2 生活质量 使用SF-36简易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使用Fugl-Meyer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得分越高提示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结果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Table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Table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参照组(n=42)47.01±7.17 79.83±7.96 55.97±7.21 80.04±7.96组别SF-36 Fugl-Meyer时间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n=42)46.64±7.35 86.30±7.84 56.49±6.9 88.56±8.05

3 讨论

脑卒中所指的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甚至是破裂,进而造成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障碍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5],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威胁。据相关资料报道,有近7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劳动力丧失[6],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研究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重点主要有两个:(1)首先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预见性的心理护理,首先是认知干预,积极向患者介绍疾病治疗相关的知识,例如脑卒中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等。少数患者对脑卒中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脑卒中与偏瘫、残疾等疾病划上等号,此时要积极告知脑卒中的预后和转归情况,打消错误的认知和想法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尤其是治疗过程中动态性的对病情进行监测,针对病情得到好转、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得到好转的患者应当予以鼓励和表扬,让患者看到付出后得到的成效;第二是运动干预,通过康复锻炼等措施增加运动量,重点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锻炼。很多患者对于语言功能的损害而产生不良心理,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每天定时开展语言康复锻炼工作。调动患者的正性因素,减少消极心态[7];第三则是结合家属与朋友开展心理疏导,家属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对患者的鼓励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8]。家属应当积极与患者交流,详细了解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在进行康复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不能够不耐烦而让患者产生消极情绪[9]。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家属,护理人员要充分解释正性语言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禁止责骂患者,共同稳定情绪、促进康复[10]。(2)预见性康复护理,首先给予体位指导,各项肢体活动坚持由被动到主动、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11]。病后鼓励患者自行完成刷牙、洗脸等操作,减少对于护理人员和家属的依赖心理。随后开展吞咽训练和语言功能锻炼,综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最终获得良好的成效。

最终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与Fugl-Meyer评分结果均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能够显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1]宋宇,秦圣凯,周思衡,等.Clark安适护理方案对住院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22(19):2747-2750.

[2]侯智.三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19-21.

[3]徐穗莲.依据护理依赖程度评估量表设计护嘱单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9):144-146.

[4]韦月兰,丁俭辉,李霞英,等.康复护理评估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任务导向法训练中的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14(1):77-78.

[5]叶燕.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 3344-3345.

[6]罗丽蓉.协同护理对脑卒中45例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2):149-151.

[7]郑锦红,张清珠,朱春燕,等.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喂养指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1):95-98.

[8]杨杰妹,潘成艳,叶爱素,等.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0): 1430-1433.

[9]韦献萍,岑婉平,胡雪玲,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改善中的作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29-230.

[10]冯军,王芳,曹俊杰,等.连续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 (1):40-42.

[11]陈佳丽.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32):116-117.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Liu Cui-cui
(Respiratory Medicine,Central Hospital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Langfang,Hebei,0650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care for stroke patients recover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MethodsThe subjects selected 84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the application of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all 42 cases.Referring patients to be general care intervention study group patients to take nursing care.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the use of SF-36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evaluated;using Fugl-Meyer score of motor function was evaluated ratio.ResultsThe cure rate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comparing differences in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F-36 score,Fugl-Meyer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also has a contras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recovery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have a better clinical effect,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acy,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and motor function,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Nursing care;Stroke;Prognosis;Quality of life;Motor funct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10

猜你喜欢
预见性康复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