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的反思

2017-06-01 11:35冯红谷尚武文朝琴
当代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本院药学抗菌

冯红,谷尚武,文朝琴

(1.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贵州 遵义 563100;2.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 遵义 563100;3.务川县人民医院 临床药学室,贵州 遵义 564300)

临床研究

212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的反思

冯红1,谷尚武2,文朝琴3

(1.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贵州 遵义 563100;2.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 遵义 563100;3.务川县人民医院 临床药学室,贵州 遵义 564300)

目的 本文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13~2015年成功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12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为依据,旨在通过ADR报告现状了解本院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Excel对2013~2015年的212例ADR报告中各项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ADR发生高于女性;主要发生在0~18岁患儿,抗菌药物致ADR发生率最高,以皮肤及附件受累多见;诊断以小儿支气管肺炎最多且多选用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各年度报告例数相当且引发ADR的药物重复发生率较高。结论本院ADR报告率及药物的合理利用率均有待提高。

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ADR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随着国家对ADR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及其发生率的增加,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加关注ADR。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本院ADR报告现状及其影响因数,本文对本院成功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中的212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倡导合理用药、提升用药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下载本院2013~2015年成功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中的ADR报告共212份。利用Excel表格对报告中各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基本信息概况 212份ADR中,各年报告份数相当,除5份由护士报告外均为医生报告;报告类型中,一般的ADR、新的ADR、严重的ADR比例分别为:81.6%、14.6%、3.8%;ADR报告中男性多与女性,年龄分布在0~18岁的最多。见表1。有、无、不详既往过敏史的ADR比例分别为:4.72%:58.49%:36.79%。原患疾病多为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小儿支气管肺炎27份且以抗菌药物应用最广。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段ADR

2.2 ADR用药情况统计 ADR报告中,12份为联合用药,主要是抗菌药物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及新生儿肺炎。口服药物11份(含中药5份),其他均为注射剂。引发ADR的药品中抗菌药物、中药制剂、化学药物(除抗菌药物外)分别为121份、28份、63份。以抗感染用药最多,共109份(51.42%)。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及其复方制剂排名第一,化学药物中注射用炎琥宁居首位,中药制剂中清开灵注射液5份、血塞通2份。引发ADR的抗菌药物分类及构成比统计。见表3。引发ADR的主要化学药物分类及构成比统计见表4。

表2 引起ADR前十位原患疾病

表3 引发ADR的抗菌药物分类及构成比统计

2.3 ADR累积器官及临床表现 根据《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中规定的ADR累及系统或器官进行统计。本院上报的ADR事件描述过程中,对发现不良反应时以当即停药并采取相关措施为主。212份报告中不良反应表现的皮肤及附件的最多,主要为变态反应导致。见表5。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分布 男性患者多与女性,与报道一致[1]。年龄分布集中在0~18岁患儿,这与孙言才等[2]报道相符。ADR主要是药物过敏反应导致。这可能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期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免疫功能较低,对外界侵袭的防御能力较差,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差,敏感性较强,极易诱发过敏反应,导致严重伤害。同时也可能与患儿年龄小及药物品种选择有关,报告中有过敏史与过敏史不详着比例为41.51%,这与医护人员对过敏史的询问和记录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

3.2 临床药师与ADR 新的及严重的ADR占18.4%,报告比例偏低[3],本院上报ADR的人员以临床医生为主,且全部为住院患者,引发ADR的药物重复率高,这可能与医院对ADR的监管力度及医务人员对ADR的重视程度有关。殊不知门诊退药窗口、输液室、治疗室的护士及住院药房药师均易发现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的工作重心亦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而发展,主要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药学所长,为临床医生、护士提供药学信息,协助临床把好合理用药关,减少ADR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应更加关注ADR的发生并及时报告,同时鼓励其他医务人员积极上报。但本院ADR的报告仍以完成任务为主,这可能与临床药师的不足及医院对临床药学的重视程度有关,临床药师只能对ADR报告书写把关,无法完全参与到每个患者的用药方案设计中,难以把好合理用药关。

表4 引发ADR的化学药物分类及构成比统计

表5 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3.3 ADR与用药现状 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原因之一。吴登科[4]报道,是因该给药方式无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杂质也直接进入血液及药物浓度、药液稳定性、给药间隔时间等因素造成的。 因此,建议临床给药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式,遵循“可口服勿注射”基本原则,减少ADR的发生率。109份以抗感染为由使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使用次数高达121次,不排除某些抗菌药物并未用于抗感染治疗,此外医生经验采用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偶有出现。中药注射液的普遍应用可能与对药物了认识有关,临床医生普遍认为中药是安全、有效、低毒性的药物有关[5],统计中抗病毒中药制剂联合利巴韦林或炎琥宁进行治疗多见。殊不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影响因素较多,说明书尚欠规范,对ADR未起到警示作用,其多为复方制剂,除了有多种有效成分外还有一些未知的成分,有些品种的研究资料不够完善,当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升高。

小儿支气管肺炎27份,4例使用炎琥宁、2例使用双黄连,其他均为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最多,这与师翠云[6]对该病治疗的药物选择一致,但有报道[7]称抗病毒药炎琥宁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支气管肺炎效果比单用抗菌药物更佳,本院ADR报告中无此类联合治疗。表2可知新生儿肺炎11例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用药相当。新生儿肺炎,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等的耐药情况比较严峻。单用青霉素类药物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其所用治愈时间较短疗效较为显著,而一些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患儿往往治愈所需时间较长[8]。根据本院上报的ADR中,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较多,由此可知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疾病存在一定的盲目用药。

引发ADR的抗菌药物与有关报道相一致[9-10]。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占本次ADR的57.08%,可能因该类药物具有抗菌范围广、抗菌作用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广泛用于临床的抗感染治疗[11],但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抗菌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但临床应用中往往因疗程长、联合用药、经验用药等滥用现象,导致抗感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渐渐增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构成了极大威胁。抗菌药物的ADR以头孢菌素类最多,可能是由于头孢类药物具有较宽的抗菌谱、且药物性质稳定、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从而在临床广泛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多;与此同时,也会导致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从而使其作用降低,耐药菌繁殖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附件与过敏反应。见表5。在使用时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过敏症状的发生。头孢哌酮舒巴坦呐引发ADR18例,头孢噻肟17例、头孢他啶7例,对多种酶稳定性,对G-活性低,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从而增加了ADR的发生[12]。其次为喹诺酮类,其中以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喹诺酮类药物抗感染作用强,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菌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与其他抗感染类药物无交叉耐药现象[13-14];且使用时无需进行皮试,临床广泛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以及胃肠道、腹腔、胆道等葡萄球菌感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全身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症状。据相关报道[15],认为使用喹诺酮类容易引起心脏毒性、血糖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 ,本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虽然尚未出现上述相关严重不良反应,但还是要提醒临床谨慎使用此类药物。

化学药物中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最广泛。见表4。利巴韦林发生ADR机制尚不清楚,所致ADR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其中以过敏反应常见,较为严重的表现为过敏性休克[16]。炎琥宁在抗病毒应用中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利巴韦林,在缩短病程、促进康复、防止复发等方面优势尤为明显[17],但炎琥宁易不良反应较多且较严重[18],本院ADR报告中抗病毒药物主要为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有资料[19]报道奥沙利铂、氨溴索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且对其临床表现处理及后期治疗情况进行了详述。本院报告中也有类似应用,值得临床医生借鉴,以减轻患者痛苦。

总之,医院应当加强ADR报告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宣传教育和警示力度、加大对临床药师的培养力度及定期开展合理用药有关知识的培训。让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发挥最大作用,引导临床医生、护士正确认识和重视ADR,从而避免ADR的重复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真正保证患者在我们安全、合理地用药。

[1]曹军华,韩勇,陈东生.15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2,21(9):431-433

[2]孙言才,刘斌,苏丹,等.122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分布的分析评价.药物流行病学杂志[J],2014,23(1):29-34.

[3]王文沛,邵蓉.我国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现状及障碍分析[J].中国要事,2011,25(3):227-230.

[4]吴登科,高杰,郑晓娴.2010年本院我院604例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的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1,8(4):292-295.

[5]李越云,胡秀萍.我院2013年1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86-90.

[6]师翠云.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治新进展[J].2013,10(8):24-25.

[7]刘宇.炎玻宁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117-118.

[8]杨德锋.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时间效应分析.大家健康[J].2013,7(4):94-95.

[9]梁江萍,方丽华,洪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654-656.

[10]潘建华,韩莹旻,何晶.21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152-153.

[11]Brown DG,Lister T,May-Dracka TL.New natural products as new leads for antibacterial drug discovery[J]. Bioorg Med Chem Lett,2014,24(2):413-418.

[12]王维忠,马莹,褚文静.306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5):290-293.

[13]刘珊珊,肖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2):290-292.

[14]戴丽.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63-164.

[15]孟祥云,高雷,姜怡.某院5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1):200-202

[16]彭碧苗,王启跃,徐秀余.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5):103-104.

[17]何雪娟.注射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1:30-31.

[18]张娟,王登峰,熊永山.887例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4):326-331.

[19]孟祥云,高雷,姜怡.某院5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1):200-202.

The reflection of 212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report analysis

Feng Hong1,Gu Shang-wu2,Wen Zhao-qin3
(1.Clinical Pharmacist Office,The People's Hosptal Of Zunyi city Bo Zhou District,Zunyi,Guizhou,563100,China;2.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tal Of Zunyi city Bo Zhou District,Zunyi,Guizhou,563100,China;3.Clinical Pharmacist Office,The People's Hosptal Of Wu chuan,Zunyi,Guizhou,564300,China)

s:Objective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from the People's Hosptal Of Zunyi city Bo Zhou District(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by means of the ADR report status.MethodsExcel was adopted to statistical,analyze the ADR the 212 ADR cases which were collected during 2013-2015 in our hospital.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DR in female was higher than male,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age was during 0-18year-old,and anti-infection drugs also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to induce ADR,mostly involved skin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Diagnosis in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pneumonia and most choos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drugs. Conciusion The equally cases was reported and drug causingADR repetition rate is higher.

Adverse drug reaction;Anti-infection drugs;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13

猜你喜欢
本院药学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
白藜芦醇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