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堵塞致患者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2017-06-01 11:35张丽娟沈香平刘树云
当代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液术不孕症宫腔镜

张丽娟,沈香平,刘树云

(河北省黄骅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河北 沧州 061199)

输卵管堵塞致患者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张丽娟,沈香平,刘树云

(河北省黄骅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河北 沧州 061199)

目的 研究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抽取输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症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与传统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成功通畅率为96.67%(29/30),1年妊娠率为80.00%(24/30),对照组分别为76.67%(23/30)、63.33%(19/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症成功率高,可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孕症;输卵管堵塞;输卵管通液术;临床疗效

不孕症是临床很常见的疾病之一,人群患病率约为25%[1]。临床将不孕症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其中,输卵管堵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女性不孕症总数的30%~50%[2]。对于输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症,早期疏通堵塞输卵管并积极控制炎症反应,恢复输卵管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是治疗这类不孕症的关键。既往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主要依靠宫腔注药输卵管通液术或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且手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本院在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患者中,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妇科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症患者60例,均具有盆腔炎或附件炎既往史,均经促排卵治疗3~5周期未获得妊娠,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脏疾病以及活动性盆腔炎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年龄24~35岁,平均(27.69±3.03)岁;病程2~7年,平均(3.61±1.13)年;堵塞部位:22例单侧,8例双侧。对照组年龄22~33岁,平均(28.23±3.17)岁;病程2~9年,平均(3.25±1.04)年;堵塞部位:25例单侧,5例双侧。两组的年龄、病程及堵塞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两组术前均完善血生化、心电图、凝血指标、白带常规及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排除配偶因素及其他因素所致不孕症。在征得患者同意后,于月经干净后3~7 d实施手术治疗,术前3天严禁性生活。术前予以米非司酮口服,50 mg/次,2次/d。术前30分钟,予以阿托品0.5 mg肌注,予以米索前列醇0.2~0.4 mg置入阴道后穹窿部位。

1.2.2 手术方法 (1)对照组实施传统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常规进行阴道、外阴及宫颈消毒后,以宫颈钳公分固定子宫前唇,仔细探查宫腔深度,向宫颈口置入通液器导管,然后以宫颈钳适度牵拉后固定。经通液器导管缓慢注入25 mL疏通液(4 000 U糜蛋白酶+8万U庆大霉素+5 mg地塞米松+20 mL生理盐水)至宫腔内,边注入边观察是否存在回流情况以及阻力情况,以便及时评价患者的痛感。对于注射压力<60 mmHg并且通液量>20 mL者,如通液过程中无明显的阻力,提示输卵管已恢复通畅。而通液量<5 mL且存在明显的阻力感,同时注射液力呈现进行性升高,患者主诉明显胀痛,提示输卵管尚未恢复通畅。(2)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术前常规进行阴道检查,消毒铺巾后,应用1%利多卡因进行宫颈局部麻醉,经宫腔内注入适量5%葡萄糖溶液膨宫,以宫颈钳将宫颈前唇适度向外牵拉,并缓慢置入宫腔镜,适时调整宫腔镜位置以确保宫腔及宫颈管显露充分,明确输卵管位置后,在其双侧各行1个0.6 cm左右的切口,经此切口插入导管至输卵管间质部位。对于输卵管完全堵塞者,注入25 mL疏通液,并在宫腔镜下观察有无反流情况;部分堵塞者注入50~80 mL加压注射液疏通。

1.3 观察指标 两组结束治疗后,均检查输卵管疏通情况。随访1年,统计患者1年内成功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卵管通畅情况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1例(3.33%)下腹胀痛,未见其他并发症;对照组3例下腹胀痛,3例输卵管粘连,2例痉挛,并发症率为26.67%。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术后1年妊娠情况比较 术后1年,观察组的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不孕症是指在正常性生活状态下,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但>1年无受孕。文献研究表明,不孕症的致病因素复杂,主要认为与排尿功能障碍、子偶肝功能内膜异位症、子宫因素以及输卵管堵塞等,其中,以输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症在临床中最为常见[3-4]。不孕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将影响其社会家庭生活和谐。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输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症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表2 两组术后1年妊娠情况比较(n)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输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症的方法较多,主要可分为药物疗法、物理疗法以及手术疗法三类。其中,药物保守治疗及物理疗法效果多不理想。传统输卵管通液术效果尚可,但由于无法在直视状态下操作,仅凭借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感觉判断疏通情况,难以准确区别输卵管梗阻或充盈程度,操作存在较大的盲目性[5]。同时,术中通过造影明确堵塞部位还将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输卵管管腔完全闭合或近端堵塞者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宫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逐渐应用于临床[6]。其利用宫腔镜监视下操作更为简便,且能够准确定位,避免操作的盲目性。同时,采用输卵管管腔内加压注液能够提高疏通效果,且压力较传统输卵管通液术明显提高,效果更好[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一次性成功通畅率为96.67%(29/30),1年妊娠率为80.00%(24/30),对照组分别为76.67%(23/30)、63.33%(19/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无异位妊娠病例,这与对照组的13.33%(4/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报道[9-10]相似。此外,观察组并发症率仅为3.33%,较对照组的26.67%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症相较于传统输卵管通液术疗效更好,且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1]赵新春.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J].吉林中医药,2015,35(11):1132-1135.

[2]靳冬梅.输卵管堵塞45例综合治疗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38,77.

[3]简云兰.输卵管堵塞导致患者不孕症的临床治疗现状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185.

[4]谭秀春.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5-56.

[5]陈洁,李秀玲,王培,等.输卵管性不孕症75例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5):58-59.

[6]卢政娜.探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90-91.

[7]李洁.探讨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堵塞导致的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5):37-38.

[8]黄春梅.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在输卵管堵塞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339.

[9]党秀丽.中西医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4):112.

[10]蒋楠,徐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5):568-5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33

猜你喜欢
液术不孕症宫腔镜
假排卵与不孕症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辅助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金刚藤胶囊与胎盘片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不孕临床观察
宫腔镜辅助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不育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