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难愈创面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

2017-06-01 11:35曹宗妹曾燕曾晓军
当代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负压创面状态

曹宗妹,曾燕,曾晓军

(赣州市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浅析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难愈创面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

曹宗妹,曾燕,曾晓军

(赣州市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究分析采用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创面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慢性难愈创面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之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之后,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创面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护理方法;疗效

慢性难愈创面患者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缺损疾病之一,通常患者入院均为意外事故或长期卧床,患者心理上无法接受,会出现多种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选取80例慢性难愈创面患者,应用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难愈创面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护理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50.17±5.17)岁;其中复合外伤19例、褥疮11例、皮肤溃疡7例、糖尿病足3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2.09±4.13)岁;其中复合外伤18例、褥疮9例、皮肤溃疡9例、糖尿病足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器材 3 500 mL一次性负压吸引袋2个、一次性塑料衔接管3根、一次性吸引管2根、不锈钢支架1套、负压表1套。

1.2.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1组医师进行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治疗:首先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的各个管道,管道连接需依据负压吸引袋上的“进、出”标识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需保持负压吸引器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然后将负压表调节至关闭状态[2],把一次性吸引管和创面引流管连接起来。缓慢调节负压表,使吸引袋内形成负压,最后医护人员需要对引流管的液体流出的速度进行观察和记录[3]。在治疗观察中更换负压引流袋及吸引管时要使用交叉钳夹住引流管,关闭负压源,然后在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要确定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再重新打开负压源,重复上述治疗操作。治疗完成后要将吸引管道妥善放置,禁止出现弯折、受压等情况。

1.2.3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如下内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病房巡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床铺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等[4-5]。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细致的护理态度,并为患者讲解疾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成功的案例,定期进行健康宣教活动,为患者介绍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优点、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顾虑,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成功率[6]。(2)术前护理:依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类型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保证患者的创面感染情况得以控制,同时在治疗前期要叮嘱患者加强饮食营养,从而改善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情况。依据患者的治疗及手术方案给予相应的护理计划,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吸引器密封不严密的情况要及时清理创口,重新粘贴生物半透膜,保证负压管的引流通常。护理过程中要观察引流管是否连接良好,引流管是否出现弯折、受压等情况,保证引流管的正常运转[7]。如患者的引流管出现血液凝固导致堵塞,护理人员要及时注入生理盐水浸泡,使堵塞物变软减少,然后可重新接通负压吸出。引流管需要护理人员每日使用生理盐水500 mL进行持续冲洗,冲洗前需要记录引流管中液体的颜色、形状及量。将患者的患肢抬高心脏水平20 cm,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引流管被压或弯折[8-9]。(4)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饮食习惯,饮食需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改使患者的创面加速修复和再生,还能够补充机体所需的血浆蛋白和其他营养物质。康复功能锻炼主要以按摩和理疗为主,为防止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10],需定期为患者进行按摩和理疗。叮嘱患者在下床活动时,要注意引流管的正常转运,避免出现弯折、受压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依据焦虑自评量(SAS)评分标准:50~59分为轻;60~69分为中;≥70分为重。抑郁自评量(SDS)评分标准:53~62分为轻;63~72分为中;≥73分为重。护理满意度评估标准: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共10道问题,每道题10分,满分为100分。满意:>90分;比较满意:70~90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为>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资料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s)

治疗后68.35±9.13 64.51±9.64组别SDS SAS护理组(n=40)治疗前72.69±4.36 73.65±3.64治疗后44.36±8.66 49.35±8.24对照组(n=40)治疗前71.36±3.54 71.51±3.99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损伤及创面感染的治疗,其作用原理是利用负压将已经坏死的组织进行引流清除,改善患处的水肿并促进肉芽的生长,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治疗时间短,降低患者的痛苦。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其存在一定的治疗弊端,引流管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堵塞严重的话需要更换整个负压引流设备,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经济费用。常规护理不仅无法顾忌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影响负压吸引器的治疗效果,因此,在采用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创面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且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难愈创面患者应用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对治疗效果有提高的作用,而且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步一推广。

参考资料

[1]王炜,艾合买提江·玉素甫.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骶部褥疮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1,5(8):558-560.

[2]陈素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及护理干预在治疗复杂软组织皮肤损伤中的疗效[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21):787-789.

[3]张华,陆皓,杏玲芝,等.构建封闭式负压引流护理技术考核评价内容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6(33):762-765.

[4]翟洁婷,严超,杨锋,等.电动吸引器连接VSD装置治疗难治性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6(9): 645-646.

[5]马虹,孙强,田卓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42例难治性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8(12):696-697.

[6]张华,杨峰,杏玲芝,等.显微外科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其质量评分标准的制定[J].护理学杂志,2014,14(39):26-29.

[7]胡鹏,徐蓉.应用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材料真空密封包扎创面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12 (36):1113-1115.

[8]覃鸿生.潘氏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固定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预防皮下积液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25):71-72.

[9]闵廷瑜,高建军.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27):107-108.

[10]杨威.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手外科患者皮肤损伤应用中的护理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0):124-1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74

猜你喜欢
负压创面状态
状态联想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