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亲剥玉米籽

2017-06-01 08:30刘晓伟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6年46期
关键词:抚摩玉米棒子玉米棒

刘晓伟

下雪了,晶莹的雪花匆匆飞到大地的怀抱,一如游子回到了家乡,扑入父母的怀抱。

伫立在雪中,我常常想到父親,永远闲不住的他,此刻,一定是在剥玉米籽。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似乎永远不会停歇下来,忙,成了他永久的定义。剥玉米籽,总是在晚上,或是下雪的时候,这些时间是农民的闲时,而父亲却不会就此停下来休息。儿时,每个冬天的晚上,父亲都会用筐子把高架在大树上的玉米棒子背下来,放在屋里,打开电视,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剥玉米籽。那金黄金黄的玉米棒子长长的,粗粗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像一件件鬼斧神工的艺术品,圆润饱满,沟壑凸显。而那一粒粒黄灿灿的玉米籽,像是团结在一起的古代军阵,整齐划一,严阵以待。

父亲曾手把手地教我剥玉米籽,左手拿一个玉米棒握紧,再用右手的一个玉米芯狠压玉米棒上的玉米籽,受压的玉米籽簌簌落在筐里。我很喜欢听那种簌簌声,那种区别于金属又极类似金属撞击的声音常常使我联想到古老的先民。如果他们围坐在篝火旁时也曾静静地倾听这种代表丰收的声音,是否也觉得这种代表人间烟火的声音是那么的悦耳动听!饥肠辘辘之时,能听听这种能让人饱暖的谷物撞击声该是怎样一种兴奋激昂!

父亲常用粗糙的大手抚摩那一粒粒金黄的种子,那含蓄的饱含深情的抚摩仿佛是在抚摩着他的儿子。他的眼睛很少看电视,总是不厌其烦地看着这金黄的小东西。父亲的话很少,我们哥几个的话却很多,从《水浒传》到《封神演义》再到《瓦岗寨》,拼命地争吵着许多和玉米籽风马牛不相及的小说中的人物,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对我们永远充满着魅力,也使我们能够很快乐地在争论中完成手中单调枯燥的剥玉米籽工作。

我们一任双手机械地剥着,思绪却早已飞到程咬金的三板斧那里。这些人物形象作为一种精神食粮远比手中的玉米籽对我们的诱惑要大得多。但我们也知道,父亲对于玉米籽的感情,也许等同甚至远大于我们对那些英雄人物的感情。

我们沉迷于《瓦岗寨》,父亲则钟情于那一粒粒金黄的小东西。我们艳羡的是书上描写的世界,父亲却很现实地深爱着他种的粮食,以保证我们能吃饱穿暖。

现在,伫立在雪中,我仿佛又看到了远处自家的房子,院里那高高的桐树枝丫上,高架着一摞摞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父亲也许又在剥玉米籽了吧,那玉米籽散落进筐里的簌簌声陶醉着父亲,也陶醉着我。endprint

猜你喜欢
抚摩玉米棒子玉米棒
一只猫咪对孩子有多重要
一只猫咪对孩子有多重要
一个巨大的玉米棒
可爱的想象力
“你是我的”
打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