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03 00:37赵庆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引导性启发性高中历史

赵庆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问题设置环节引起重视,保证问题设置的引导性、系统性和启发性,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中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将对问题教学法进行概述,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问题教学法应用的策略,希望为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提供帮助。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

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是一种主动教学方法。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用问题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问题教学法主要指的是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自主预习,完成预习作业的学习方法。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预习内容进行思考,并从中总结出问题向老师释疑。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体归纳,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回答。

显而易见,通过问题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目前,自主式学习已经逐渐取代了被动式学习方法,在高中教学占据了主要地位。而高中历史相比初中历史的内容有了很大的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鼓励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对于学生掌握课本内容具有较好的教学意义。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方法

问题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做好预习任务的布置。

做好预习任务的布置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第一步。学生只有通过良好的预习,才能加深对将要学习内容的了解,从而有的放矢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要注意任务的合理性,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感。高中历史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这为问题教学法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提高问题设置的科学性。

采用问题教学法时,问题设置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提高设置问题的科学性关系到问题教学法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对所设置的问题引起重视。

(1)问题设置要具有引导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用问题教学法设置的问题首先要具有很好的引导性。在教育理论中,普遍认为教学问题应该来源于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加深对基础技能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牢固把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关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具有较好引导性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2)问题设置要具有系统性。

设置问题的系统性主要指的是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并且保持较好的系统性,从整体出发,问题之间、问题和教学内容之间要具有高度联系性,从而形成教學问题链,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3)问题设置要具有启发性。

在教育理论中,普遍认为在进行学习时,学生内心总会将自己幻想成一位对知识的探索者,因此在进行问题教学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设置具有较好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进行《辛亥革命》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不要直接将问题设置成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教师可以更换提问的方式,将问题设置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历史学界认为南京政府是一种资产阶级政权,对于这种说法你们认同吗?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答案的寻找,学习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及时进行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对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也是问题教学法的收尾阶段。教师要对本堂历史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问题设置环节引起重视,保证设置问题的引导性、系统性和启发性,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引导性启发性高中历史
引导性反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引导性反馈在护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护理教育中引导性反馈方法的研究进展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基于消费心理浅析产品对用户引导性的实现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