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17-06-03 10:42苏萍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分级诊疗医疗服务健康中国

苏萍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医保。目前,医疗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体制机制问题越发成为阻碍改革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打破体制障碍,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成为我国近期重要的民生工程。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健康中国;分级诊疗;医疗服务;全民医保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2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我国仍然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有一部分家庭面对突发疾病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在加速转变,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这些宏观经济上的问题都对深化医改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三医联动,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药流通体制改革解决效率问题,通过深化医保体制改革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则成为必然。2016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创新明确了方向。

一、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分级诊疗意味着在全社会整合医药卫生服务资源,促进不同层次诊疗机构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基本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让人人享有合理的基本医疗服务。我国深化医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首先是要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其中,一是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引导患者愿意去基层首诊,从而能有效解决去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二是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向下转诊到基层;三是还要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提升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医疗服务能力。此外,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还要健全分级诊疗配套政策,要以居民为中心,建设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具体来说,小病、常见病、多发病要通过引导去社区,做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全面覆盖,15分钟能见到首诊医生,区县市50公里内能够解决大病、急症的救治;地方和国家的医疗中心则专门解决疑难杂症的诊治。

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可试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医生走进千家万户。首要考虑的可以是公立医院的内科、妇科、儿科、中医科等退休临床医生,其次可考虑非政府医疗服务机构或者是符合条件的个人诊所也可以提供签约服务。再次,随着卫生医疗资源不断改进,还可考虑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或义工等加入团队中,为实现优质的家庭医疗服务协同共进。

二、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科学控制药品费用

目前我国医药领域最大的障碍在于药价虚高,引发看病贵,因此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理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则成了深化医改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要深化药品供应领域改革。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药品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其价格政府还要实行有效的监管,药品这种特殊商品的定价机制,不能放任完全由市场竞争来形成。同时还要扶持低价药、儿童药的生产供应,要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坚持基本药物的主导地位,对特种药、进口药要给予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二是要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流通领域要加快构建药品流通全国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公立医院药品采购逐渐推行的“两票制”, 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治理对策,即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控制药价,解决药价虚高。 三是要完善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办法,可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自行采购,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比如部分专利药、独家生产药,要完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并做好与医保政策衔接。四是完善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管理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了巩固完善,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力度不断地加大,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才能逐步健全。

三、建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有效监管机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深化医改中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可能是影响公立医院改革成效的难题之一。要破除目前以药养医的现状,有效实现医药脱钩,就要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运行的新机制。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医院和政府的关系,建立公立医院现代管理制度。这就要求落实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责任,加强政府在引导、规划、保障、监督方面的宏观管理责任,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二是要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革中既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做到“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又要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医疗服务市场由于关乎居民的生命健康问题而有其特殊性,医疗服务成本及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及监管必须表现出人民利益的诉求。比如,不同诊疗单位对患者的诊断资料、检测资料可实行共享,以减少重复诊断、重复检测的不必要重复收费。还有,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分级诊疗分級付费方式,大病、慢病等可由社会统筹,家庭签约医生费用可由个人账户支付。三是创新公立医院薪酬管理制度和灵活的用人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公立医院可探索实行目标年薪制和协议薪酬,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四、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促进医保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三医联动撬动了我国新一轮医改的序幕,医保、医疗、医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共同发力。其中,医保对医疗、医药资源合理配置与科学使用,具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医保基础性作用如果发挥得当,可以有效加强对医疗服务的外部制约,反过来,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医保保障制度的完善及医保支付方式的改善也起到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全民医保制度已基本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参保人口超过13亿。

可以说,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的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保障能力和筹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逐步整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全面推开,我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拉开了大幕。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一是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在加快整合基本医保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还要统一基本医保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推进医保管办分开,创新经办服务模式,形成多元竞争的新格局。二是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为进一步强化保险的保障作用,在全民参保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可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政府也可鼓励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服务,在资金得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一定程度上消除居民患病后顾之忧。三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力推进支付体系改革,要积极参与全国联网系统建设和异地就医结算制度的完善,加强参保地与就医地的协作,建立健全异地转诊政策措施,到2020年,逐步实现医保省级统筹,基本医保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在具体的支付方式上,可实行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办法,鼓励医保部门要通过DRG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来健全医保支付机制与利益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李静,马效恩,华永新.基于结构变动度的不同付费方式住院医疗费用控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2).

[2]戴秀兰,章月丽.药品零差率对省级公立医院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16,36(3).

[3]彭颖,李芬,金春林.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恒生资源,2014,17(16).

作者简介:苏 萍(1975-),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会计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财政税收研究。

猜你喜欢
分级诊疗医疗服务健康中国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