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名门才媛”顾映秋

2017-06-05 09:32刘春茂
云南档案 2017年5期
关键词:龙云云南大学云南

■ 刘春茂

云南“名门才媛”顾映秋

■ 刘春茂

映秋院

在云南大学老校区著名的钟楼下,有一幢中西合璧、古朴典雅的庭院,那便是映秋院了。

映秋院由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夫人顾映秋捐款修建,并以其名字命名。云南省档案馆馆藏《准云南大学呈顾映秋女士捐建女生宿舍各情备案》档案中,详细记录了顾映秋捐建映秋院的相关情况:“查因本校自二十六年度起,各院系女生,已增至一百六十余名,因学校无宿舍准备,致令该女生等全数通学,不惟往返需时,于上课多所妨碍;且学校各项训导,亦均难以实施,是本校女生宿舍之建筑,实属需要迫切。顷承龙夫人顾映秋女士,慨允于本校衡鉴堂西偏,捐建女生宿舍一座,现已由营造学家梁思成林徽因两先生,热心襄助,代为设计图案,估价约需国币二万五千元,不日即可招标建筑。龙夫人关怀桑梓教育,同情女界学子,概认巨款,成斯美举。此日高山仰止,咸向往以景行,他年广厦落成,庇欢颜于寒士,宜重褒扬,用资矜式。”

从档案记录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修建此楼的缘由、出资人,还了解到这个小小的女生宿舍是由大名鼎鼎的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建筑大家设计的。映秋院整个建筑由平房、楼房、回廊、走道所组成,东北设月宫门,西南建瞭望塔,是一幢四合院式建筑。

云南大学呈顾映秋女士捐建女生宿舍各情备案

顾映秋,原名顾桂芳,字映秋,1903年出生于云南昭通,民国时期云南军界要人顾品珍的侄女,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夫人,她本人也是著名的民主爱国人士,企业家。顾映秋自幼天资聪颖,勤敏好学,才貌双全,棋琴书画无所不通,是一位卓尔不群的女性。在云南省立女子中学读书时,为同窗中之翘楚,毕业之后考入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是外语系的高材生。上个世纪初,众多中国妇女被封建的“三从四德”所禁锢,不少女性依旧沿袭着裹足的陋习。像顾映秋这样敢于冲破樊笼,展现自我的前卫女性,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顾映秋与同校中文系的李培莲是同学,又是云南同乡,同被称为中国近代“名门才媛”,两人惺惺相惜成为了好友。顾映秋为人处世大度无私、公正侠义,仁慈博爱,为李培莲长期欣赏。后来李培莲做了龙云夫人,育有四子一女。由于生育频繁,身体较差,加上随龙云在军中颠簸辗转,为龙云宦海沉浮的危难波折所惊吓,年仅33岁便在生子龙绳德时,因患产褥热医治无效而去世,临终之前,李培莲恳请顾映秋照料她年幼的子女。一面是至交好友的殷殷嘱托,另一面是社会舆论的压力和家庭的坚决反对,顾映秋最终还是顶着压力,选择嫁给龙云。婚后她与龙云琴瑟和鸣,却终生未育,悉心照顾李培莲的子女,视若己出,关爱有加。她常常陪同龙云往返于全国各地,为龙云保管机密文件,处理机要事务。摘录中外报纸杂志,筛选后把重要的事情向龙云汇报。龙云有外事活动时,由她担任翻译,是龙云当之无愧的贤内助。此外,顾映秋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云南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育部任命聘庆来为云南大学校长函

举荐熊庆来

1937年,云南大学发生“倒何”事件,校长何瑶辞职,云大群龙无首。省主席龙云对校长人选要求极其严苛,他曾公开的对记者说:“大学是培养领袖及专门人才的场所。”因此,多方物色均不中意。顾映秋和省建设厅厅长张邦翰向龙云力荐云南弥勒人、清华大学教授熊庆来来担任校长一职。顾映秋是龙云的爱妻,张邦翰是龙云的同乡和助手,而且二人举荐的理由十分充足。顾映秋在北平读书时常去清华拜访熊庆来,熊庆来的学识和才具深令顾映秋敬佩,二人相交甚笃,而张邦翰与熊庆来则是留法同学。熊庆来先后在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西北大学、清华大学筹办过算学系,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先驱。他曾代理过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此时还是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更主要是有愿为桑梓贡献力量,为家乡培育英才的感情和愿望,又是无党派人士,且为留法学者 (当时云南为法国势力范围,亲法是龙的治省方针)。他的这些身份及其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使龙云深感云大校长非他莫属,并决定派专人去做工作。胆识过人的顾映秋,既是“伯乐”,又当“红娘”,硬是将熊庆来与云南大学结合在一起。熊庆来深知办大学不易,他借鉴清华大学办学的经验,在顾映秋的协调下,与龙云“约法三章”,提出前来云南任职的条件:政府不干预学校的行政、人事;学校不接受走后门的学生;要求增加办学经费,将云大改省立为国立。龙云很快应允。1937年6月,熊庆来接受了龙云的聘请。

1937年8月1日,熊庆来任云南大学校长。在“云南省政府秘字第九六二号聘函”的一份档案中提到,“聘庆来为云南省大学校长等因,遵于二十六年八月一日就职,自维輇材,遽膺重任,因美锦之学制,遑语栽成,譬操刀而轻割,敢云奏效,倍怀艰难,弥殷渐悚”。虽感办学艰难,但熊庆来通过他的努力,利用抗战初期各方人才大量涌入昆明的机会,广延人才,延聘了全国著名教授吴文藻、顾颉刚、白寿彝、楚图南、费孝通、吴晗、赵忠尧、刘文典、张奚若、丘勤宝、方国瑜等187名专任教授和40名兼任教授,还延聘了一些外国教授,使云南大学成为与西南联大同享盛名的又一处专家学者荟萃之地,教学质量因此跃入全国名牌大学之列。熊庆来任职期间,云大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边疆走向世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

熊庆来成就了云大的辉煌,而身为“伯乐”兼“红娘”的顾映秋亦功不可没。

组织抗日救亡活动

顾映秋思想进步,富有极强的正义感,她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云南省成立的第一个公开的妇女组织——云南省妇女会,主席就是顾映秋。妇女会在发动女性参加抗日活动、协助女性走向社会、就业谋生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1937年在云南省妇女会的支持下,昆明市4000多名中小学女学生,激于爱国热情,集会游行,向省政府请愿,要求参加抗战。在顾映秋的协调安排下,龙云亲自接见了这些充满爱国激情的女学生,鼓励她们精神可嘉,希望他们组织起来,于是,这些热血沸腾的女学生踊跃报名,组成了“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顾映秋亲自组织短期训练,待她们初步掌握了军事、医护知识后,开赴武汉,后来她们还参加了武汉大会战和长沙会战,从事战地救护、医疗等工作,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1938年5月,顾映秋参加了宋美龄在庐山召集的各省妇女领袖会,经过讨论,会议通过了“全国妇女参加抗战工作计划纲领”,会议结束后发表了《告全国女同胞书》,号召全国妇女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她回到云南后积极组织慰劳分会,在云南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如组织劝募慰劳,妇女劳军,捐款和慰问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战地服务、儿童保育、妇女干部的训练及“献金”运动。由于顾映秋等人的努力,激发了云南广大妇女投身抗日救国的热情,成千上万的云南妇女被吸引到了抗日救亡运动当中,成千上万的青年士兵在广大妇女的激励下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抗战期间,顾映秋还陪同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和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多次携带大量物资到前线慰问劳军,并到大理的后方医院,看望了每一位重伤官兵。一次,她陪同宋美龄冒着炮火的危险,到前线慰劳官兵,她们乘坐的汽车在躲避日军猛烈的炮火轰炸时,车胎炸裂,车身翻转,两人均受了伤,她们不畏生死到前线慰问,让战士们异常感动。而顾映秋在此次伤愈后,落下了腰痛的毛病。

1945年昆明“一二·一”惨案发生后,顾映秋不辞辛劳为学生们奔走相告,并捐款50万元支援并保护云南学生发动“昆明学生运动”,声讨国民党暴行,得到了全国的声援。抗战期间,顾映秋多次出面以各种方式,支持民主党派在云南开展活动,为龙云和进步人士联系牵线搭桥。在顾映秋的安排下,龙云经常和一些进步民主人士谈论时局,并对他们进行暗中保护,防止他们被国民党特务迫害。使得云南在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全国的民主堡垒。

筹办坤维慈幼院

日寇的入略,让众多儿童流离失所,顾映秋决心办一个收养流浪儿的机构,让他们得到温饱,受到教育,健康成长。这个特殊的学校就是坤维慈幼院,由顾映秋任理事长。在“批顾映秋等呈为筹办坤维慈幼院案”的档案中,对坤维慈幼院筹办的原因,筹办的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窃以年来,本市因受战事影响,致前方逃亡,后方流落之孤苦儿童,日愈加多,流浪街头,无教无养,不为乞丐,将沦为盗窃,此实社会之隐忧,亦系国家之损失。映秋等鉴念及此,良深悯惜;因集同志,会商救济,经决议于市区东郊,筹办坤维慈幼院一座,收容孤苦无依之儿童,给以衣食,授以智能,务使成为有用之人才,不至为国家社会之蠹虫,若系优秀分子,并拟助其升学,以资深造。关于经费方面,除常年经费,由发起人等完全筹集外,其开办费则由发起人等完全筹集外,其开办则由发起人等认指一部,劝募一部,以期基础稳固,使之发展宏远。维院址一项,拟请钧府拨给市区东郊席子营与梨树头之义塚墓地全部,作为辟建校舍及院内农场之需。一俟院址拨定后,当即着手建筑。所有呈报筹办坤维慈幼院,及恳请备案,并拨给院址各缘由,除呈报昆明市政府外,理合具文呈请,鉴核示遵”。

为筹办慈幼院顺利,顾映秋出面举行商业公会负责人茶会,吁请工商界人士捐助,自己带头捐款60万。龙云主持省府开会议决,由企业局拨给300万,经济委员会拨给200万,粮食公司捐助200万,并指示市政府每月补助慈幼院10万。1944年10月,慈幼院建成,开始收养儿童。入院的儿童或遭遇战乱,或家庭遭劫,或乡里受灾,或无力抚养……,到1949年年底,慈幼院“成立以来,承蒙政府鼎力扶持,社会人士、热心赞助,迄今三载,计前后收容难孤,一百六十二名,弃婴二十四名。”

顾映秋热心公益活动,除筹办坤维慈幼院外,她还积极支持女子盲人学校的筹建,在“准顾映秋征购栗树头坟地赠与盲女学校由”的档案中有着如下清晰的记载,“案据顾映秋函呈,请予征购本市东门外栗树头村坟地约五亩五分余,赠予女子盲目学校作为校址之用,并附国币贰拾伍万元,尽此数以作应发给地价迁移费等项之用,并请迅予办理。”

促成云南起义

在云南起义的过程中,顾映秋一边当好龙云的参谋,一边上下奔走,调解龙云和卢汉的矛盾。1949年5月,顾映秋受龙云之托,从香港回到昆明,与卢汉的妻子龙泽清联系沟通,说服龙泽清多做卢汉的工作,积极促成卢汉起义。她在昆期间,奔走斡旋于云南上层人士中,有许多具有爱国想法的人士,皆因顾映秋代表龙云,便都来找她,一些遇到了困难的爱国人士,也来请顾映秋帮助解决问题,有的爱国人士还得到顾映秋机智的保护,有的则获得了她经费上的支持。九九整肃之前,她得到了消息,不顾自己也被国民党特务监视的危险,给民主爱国人士传达消息,让他们尽快转移到安全之地。她还联络了一些地方武装准备起义。顾映秋在昆明的频繁活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派了一批特务长期监视她的住所,对她的任何活动都进行了严密的跟踪监视。九九整肃后,顾映秋再次回到香港。

1949年8月13日,顾映秋与丈夫龙云在香港起义,1950年1月3日,龙云携夫人顾映秋及随员十多人离开香港,当日到达广州,受到叶剑英等人的热烈欢迎,1月18日到达北京,正式投入人民阵营。

龙云主政云南18年,在龙云主政云南期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云南实力增强,这一时期的云南,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民主气氛浓厚,这一都与贤内助顾映秋对龙云的支持和协助分不开。

斗转星移,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大学,列入2110工程。除校本部外,另有呈贡校区、洋浦校区、丽江旅游文化学院校区等校区,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映秋院依然静静伫立在绿茵掩映的校园内,见证着云大的发展,铭记着这位为云南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女子——顾映秋。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

猜你喜欢
龙云云南大学云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论文版权授权确认书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启动仪式举行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龙云:被破格摘掉“右派”帽子的“云南王”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Take Necess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