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古诗词赏析中人文底蕴的培养

2017-06-05 13:40陈超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人文底蕴古诗词鉴赏初中语文

陈超

【摘要】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而在诗词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底蕴效果明显,本文针对笔者实践中的经验,对通过古诗词鉴赏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人文底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69-01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入新世纪之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来讲,老师在课堂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通过对古代诗词的鉴赏,体味诗词中所蕴含的优美韵味,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从内在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初中古诗词赏析对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促进学习古诗词,重视人文培养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来讲,学生学习古代诗词主要是对诗词的人性美以及所蕴含的内在人文情怀的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

在学习一首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先会对诗词的美好语言所吸引。“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种无奈和伤感在诗人的笔下,通过十个字就能传递给我们。“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和自身的寂寞清幽,在这十几个字中被无限放大,呈现在我们面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杜甫的笔下,沉郁顿挫的文字和内心的伤感惆怅跃然纸上,被后世所铭记,被世人所称道。这些语言在塑造了一段段经典的同时,也向我们传递着作者内心所寄托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思考。

1.2 培养学生对意境美的赏析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创造中,诗词的意境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对于诗词来讲,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而又产生情感的共鸣。古诗词在创作中,基于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创作背景,不同的情感以及不同的心境,所產生的意境美感也大相径庭。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静谧而又舒适的环境往往让我们产生闲适和快乐的感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种归隐的安静和内心的满足让我们陶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的美好风景让我们心驰神往。而这些情感的传达,都是作者通过意境的塑造传递给我们的。

1.3 培养学生对情感美的体验

在我国古代诗歌当中,情感无疑是最为丰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对诗歌情感美的赏析,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并体会生活中的美和自然中的美,进而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这便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所倡导的人文底蕴。比如,一首《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对景物的吟咏,让我们感叹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一首《除夜作》,作者高适对故乡的思念,让我们感怀家乡的美好,也咏叹游子思乡的情感。我们在对这些诗歌的赏析过程中,不仅有感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更是促使学生情感体验的诱因和关键。通过情感的体验,提升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和审美,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内涵。

2.初中古诗词鉴赏人文底蕴培养策略

2.1 从导入入手,激发学生审美

在初中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中,情感因素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境界之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感知,从而在深度上与诗词情感产生共鸣。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从课堂导入入手,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比如,通过美好的音乐引导,诗词作品与古琴作品契合度非常高,诸如《十面埋伏》、《梅花三弄》等古琴曲不仅是将学生带入美好意境的绝好方式,同时也是提升学生音乐品味,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手段。很多现代歌曲也是改编自古诗词,比如《但愿人长久》、《念奴娇》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这些也适合作为课堂导入素材。

2.2 强化诵读,唤醒学生美感

古诗词所特有的韵律和节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所以,对于初中古诗词教学来讲,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也有学者认为诵读是鉴赏经典的起步阶段。在课堂中,笔者往往引进大量的诵读环节。首先,通读诗词,扫除文章内的字词障碍。其次,在对文章有了大概了解之后,通过速度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格律和内容。这个时候,也可以配合音乐,让学生慢读,对文章节奏和格律有更直观的了解。有的时候,笔者会穿插一定的范读,让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最后,配合小组比赛等课堂活动,让学生集中诵读和升华,进一步感受。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诗词内在美,提升对诗词情感的把握。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实践逐渐领会到古诗词的教学与学生审美培养和人文底蕴提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内涵,从而激发学生提升自身修养。这不仅对教学有更大的助力,更是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晓强,古诗词的审美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4)

[2]杜兴国,古诗鉴赏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1)

[3]冯爱军,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04)

[4]桑新民,对“五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1(06)

猜你喜欢
人文底蕴古诗词鉴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培养学生人文底蕴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