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外投資穩中趨緩「一帶一路」引領方向

2017-06-05 10:14黃聰
台商 2017年4期
关键词:建設投資國家

黃聰

2016年中國對美、歐、澳的投資都創下了新高,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同比增速高達44.1%,這一趨勢是否會延續到2017年?

近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預計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將呈現「穩中趨緩、緩中向好」的態勢。不過,中國企業仍需注意對外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根據商務部數據,2016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折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4.1%,這一趨勢是否會延續到2017年?

在不久前的商務部例行發佈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預計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將呈現「穩中趨緩、緩中向好」的態勢。不過,中國企業需要注意對外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支持對外投資原則不變

2016年全年,中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併購專案742起,實際交易金額1072億美元。其中對製造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分別實施併購專案197起和109起,占境外併購總數的26.6%和14.7%。

與此同時,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德國的經濟部等機構為中國的投資併購設置了諸多障礙。

「發達國家會更多地針對中國國企開展審查,尤其是在競爭性領域。」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指出,企業在高科技領域的海外投資併購一定要注意準入風險,警惕投資保護主義。要強調「你不讓我進入,你受損失」的原則,並在初期談判中設置相應的條款,從而最大程度地爭取主動權。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底,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匯局四部門負責人聯合表態將加強對外投資監管,有分析稱對外投資的政策將進一步收緊。

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所長郝紅梅表示,監管層面關於對外投資的基本原則並沒改變,所謂「政策收緊」主要著眼於控制專案經營風險與金融風險。

「加強監管著眼於非理性投資的經營風險,主要是房地產、酒店、文化娛樂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以及大額的非主業投資傾向。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經驗少,商務部等部門在專案上加強監管主要是為了控制經營風險,但這不等同於資本管制。」郝紅梅說。

孫繼文在發佈會上表示,將把完善對外投資的中長期制度建設和短期的調控相結合,在推進投資便利化的同時,防範風險,完善規範市場秩序,進一步優化對外投資方向。

「一帶一路」投資145億美元

「一帶一路」沿線是中國海外投資的重要方向。孫繼文在發佈會上表示,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53個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8.5%。

商務部在總結2016年工作時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向投資,推動出台完善企業走出去的促進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以工程承包為先導,以金融服務為支持,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

在金融支持上,據商務部綜合司副司長楊濤介紹,未來將推動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加大對「一帶一路」專案的支持;積極發揮亞投行、絲路基金、歐亞基金等金融機構和多雙邊政策性基金的引導作用,支持更多的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專案建設和運營。

在「一帶一路」沿線,中國正在打造產業集群式「走出去」的平台。楊濤稱,中國正與有條件、有意願的沿線國家共建三類園區: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跨雙方邊境的經濟合作區、中國境內邊境合作區。以此為載體,吸引各國企業入園投資,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產業聚集區。

根據商務部合作司數據,截至2016年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累計投資185.5億美元,入區企業1082家,總產值506.9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10.7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7.7萬個。

自貿區談判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國正致力於構築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的自貿區網路,而促進雙向投資是自貿協定的重要內容。

交通、能源為重點投資行業

「由於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監管環境發生變化,2017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更加關注專案本身的基本面因素,比如這些投資專案到底可以給中國帶來哪些價值?專案本身是否具有戰略意義?」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基建行業主管合夥人Simon Booker坦言。

他透露,根據近期與亞投行的交流顯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主要傾向於交通基建、清潔能源等行業,「交通建設有助於中國企業擴大海外市場,在能源尤其是太陽能領域,中國企業擁有領先的技術可以向沿線國家輸出。」

根據普華永道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交通、能源及公用事業的單個專案規模節節攀升,至2016年達到約15~20億美元,相比之下,建築、社會基建的單個專案規模僅為5億美元左右。

「由於在這些國家投資的風險較大,尤其是政策風險,相應的交易成本也比較高。比如一家中國企業在某個沿線國家投資了一個電廠,但由於這個國家的能源部長發生了更替,整個能源行業引進外資的政策亦發生了變化。因此,投資者應傾向於選擇一些規模較大的專案,通常對這類專案當地政府會提供一定的補貼優惠或者政策保證,從而適當降低風險。」普華永道香港企業融資部主管合夥人黃耀和建議。

孫繼文則表示,「一帶一路」有關投資合作專案,特別是部分基礎設施專案投入資金大、建設週期長、成本回收慢;但從長遠看,對提升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準、造福沿線各國人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沿線國家大力推廣PPP模式

「目前中國『一帶一路』投資主要還是依賴國內商業銀行通過境外機構,比如內保外貸,做境外的融資安排。另外,政策性銀行比如國家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對於『一帶一路』的支持力度比較強。我們也了解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想利用境外商業銀行的資金,儘管中國目前的利率水準不高,但有些地方的資金成本比國內還低。此外,亞投行的總資本金1000億美元,可能不能夠真正解決中國『一帶一路』專案的總融資缺口,還需要進一步論證。」普華永道中國基礎設施及大型專案融資服務總監陸遙表示。

除上述融資方式外,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創新融資模式之一。陸遙坦言,就大陸來看,目前PPP模式的落地率較低,落地的專案中民資參與比例也較低。不過,從財政部第五期PPP季報來看,無論是落地比例還是民營資本參與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政府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發起方,更加規範地去操作PPP專案,比如把補貼納入中長期預算等舉措,這都鼓勵了社會資本的積極性。」他透露,此外,目前參與的社會資本大都是央企、國企,相比民企,他們具有融資能力強、成本低的優勢。金融機構也關注到了這種不均衡的情況,有意把更多資源投放到民企當中去,降低他們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難度。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何立峰表示,近期發改委會同多個部門建立「一帶一路」PPP工作機制,在沿線國家推廣PPP模式。這一創新既有利於存量專案,也有利於增量專案,加快推動符合要求的建設專案「落地生根」,產生「滾雪球」的效應。

猜你喜欢
建設投資國家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2
去年賭業外來投資430億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I Love You, Dear China
無障礙環境建設仍需補短板
开往香格里拉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2017年4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澳深舉行合作會議推進“粤港澳大灣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