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品牌强国迈进
——首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侧记

2017-06-06 11:33
中国品牌 2017年6期
关键词:评价建设

张 双

向品牌强国迈进
——首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侧记

张 双

5月10日,我国第一个“中国品牌日”,经济日报社会议大厅嘉宾云集,高朋满座,来自政府的管理者、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行业组织以及媒体代表们齐聚一堂,参加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主办,中国经济网、中国品牌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

他们围绕“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这一主题,多层面、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交流和研讨,既有政府管理者的真知灼见,也有行业组织的探索与思考,既有企业打造品牌的经验做法,也有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品牌建设恰逢其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品牌建设的最好时期。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向国务院提出了设立“中国品牌日”的建议和请示,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从今年起,每年的5月10日将成为一个属于中国品牌的专属节日——“中国品牌日”。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设立“中国品牌日”意义重大,正如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所说,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意义在于让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企业要持之以恒地追求卓越培育品牌;新闻媒体要关心、爱护中国的品牌;各级政府要保护发展本地品牌;消费者也要更多的有自信地使用中国品牌。

“我们的产品质量、加工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但在自主设计和研发方面还有欠缺,营销水平和服务质量也需要提升。”黄国梁表示,品牌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合点,也是质量、创新、诚信、营销、文化、人才和环境的综合反映。如果我们能早日建立起完善的自主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体系,中国品牌就能早日在世界范围内站稳脚跟,使我国真正成为质量强国和品牌大国。

在经济日报社副秘书长、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郑光兴看来,品牌更多地意味着一种信用,对消费者而言,品牌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消费者节省了选择时间,减少了出错的代价,对企业而言,持续稳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品牌的核心所在。

创新是品牌成长的内生动力。努比亚品牌联合创始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付国武表示,作为一个新兴品牌,努比亚4年多来坚持在自主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共获得6000多项技术专利。正是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努比亚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走出去”过程中的各种考验,形成良好口碑。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品牌部部长杨骏表示,全球化正成为品牌腾飞的重要推动力,集团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品牌建设。扎实的品牌建设能够帮助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拥有主动权,从而有更多机会占领产业链的价值高端。

互联网是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互联网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的代表,京东集团副总裁曲越川表示,京东的品牌价值建立在对互联网技术和对正品行货的坚持上。品牌化、品质化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持之以恒树立品牌自信

论坛现场,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树立品牌自信尤为重要。当前,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国际知名的品牌数量并不多。

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秘书、全国品牌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卢丽丽认为,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自有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之间还有差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缺乏品牌评价的国际话语权。为探索一条相对科学公正客观的品牌价值评价道路,2014年1月在中国联合美国的推动下,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秘书国由中国来承担,秘书处设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通过这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以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为评价要素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

卢丽丽表示,希望通过客观的品牌评价体系引导企业更好地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让中国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有声音有舞台,让大家树立起以使用中国品牌为荣的自信心。

品牌是什么?北新建材集团董事长王兵认为,品牌代表了可靠的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基于此,北新建材很早就确定了品牌制高点战略,也就是要做高端。“技术性能指标要超越外国同行,价格、档次、性能要超越外国同行,我们的目标是让最好的酒店、最好的住宅优先选择我们中国的龙牌。”王兵说。

在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辉看来,品牌是“我为你制造,你欣赏我”,这本身就蕴藏着共享、开放、创新等理念。质量、服务、创新应是品牌评价的主要指标。

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粮集团品牌部副总经理张永鹏认为,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三种关系上。首先是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其次是长期与近期的关系。打造一个百年品牌,没有长期的坚持投入积累是不可能的,需要每天每年实实在在的投入,这对公司的管理层是个考验。第三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品牌的投入产出,不像建工厂或者做促销那样有明确的评估方式,尤其需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我们对品牌要有科学的理解,既要吸收全球成熟的标准,也要提出中国式的见解。要勇于拿出自己的品牌评价标准,要有自信,这其中包括制度自信和评价标准自信。”王兵认为,自信的背后是自强。“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有信心自信,有能力自信。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足,要不断创新技术做好积累,不断创新管理提升效率,不断创新理念做好环保等一系列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工作。”

事实上,许多中国品牌正在昂首阔步走向国际市场。以太极集团为例。“太极集团的主打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都是从上千年古方开发出来的符合现代医学标准的药品。这些产品已经销售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中医药科学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2016年,太极集团全面展开国际化战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带动产品、文化和品牌的输出。”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秦少容说。

论坛的最后环节,在主办方的发起下,全体与会嘉宾上台共同为建设品牌强国发出倡议:“加快推进品牌建设 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为期半天的论坛虽然短暂,但是品牌建设的思考还将持续,品牌强国的梦想定会成真!

猜你喜欢
评价建设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