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行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2017-06-06 11:58张琳耿红芳张加强孟凡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自控

张琳 耿红芳 张加强 孟凡民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郑州 450003

开胸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行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张琳 耿红芳 张加强*孟凡民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郑州 450003

目的 观察开胸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5例开胸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手术结束后行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33例)采取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比较2组患者术后2 h、4 h的VAS评分及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镇静评分和术后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 h、4 h的VAS评分及拔管时、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胸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良好,可缓解患者术后躁动,效果确切。

开胸手术;氟比洛芬酯;地佐辛;术后烦躁

开胸术后持续疼痛可引起烦躁,而烦躁又成为患者疼痛诱因,两者相互影响和作用,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因此,需采取合理的麻醉方式,减少术后烦躁的发生。现对开胸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1—2017-01间在我科接受开胸手术的65例患者。ASA 1~2级,排除心动过缓或心脏传导阻滞、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代谢性疾病、精神病及有麻醉禁忌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5~63岁,平均41.61岁。肋骨内固定术10例,食管癌根治术9例,肺癌根治术9例,其他4例。手术时间(103.53±12.13)min。术中出血量(221.92±25.63)mL。观察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24~63岁,平均41.69岁。肋骨内固定术10例,食管癌根治术9例,肺癌根治术9例,其他5例。手术时间(103.18±12.23)min。术中出血量(221.13±25.62)mL。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建立上肢静脉通道,给予复方氯化钠和胶体液。麻醉诱导:咪达唑仑3~5 mg,依托咪酯0.15~0.3 mg/kg,舒芬太尼0.5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维持用丙泊酚4~12 mg/(kg·h),瑞芬太尼0.05~2 mg/(kg·min),七氟醚1~2 mg/(kg·min),顺阿曲库铵1~2μg/(kg·min)。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顺阿曲库铵,有效缝合后停用七氟烷。对照组在手术结束之后采用舒芬太尼2 μg/kg复合地佐辛30 mg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取氟比洛芬酯200 mg 复合地佐辛30 mg行静脉自控镇痛。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术后2 h、4 h的VAS评分;拔管时、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和术后躁动及麻醉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发生率。VAS评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镇静评分:有焦虑状态为1分,镇静满意但睡眠状态欠佳为2~4分,深度睡眠为5~6分[1]。躁动的判断:采用RSS躁动评分。0分为配合良好,≥1分为躁动[2]。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的VAS评分及拔管时、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表2 2组患者镇静评分比较

2.2 2组患者术后躁动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躁动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开胸患者手术后躁动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可能与胸腔环境改变、疼痛、引流管的刺激有密切关系。此外,全身麻醉对患者的中枢神经产生明显抑制,在麻醉药效逐渐消失后,患者自我意识逐渐恢复,但脑部仍受残存药物的影响,高级中枢尚未完全恢复,加上外界刺激,容易发生躁动[3-4]。

地佐辛为麻醉常用的受体拮抗药,可直接阻碍脑神经缓解疼痛。但单用效果较为局限,联合其他药物可提升镇痛效果。氟比洛芬酯可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性刺激,缓解机体异常表现,两种药物联合,可提升术后镇静作用[5-6]。

手术结束后我们给予对照组患者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行静脉自控镇痛,对观察组采取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行静脉自控镇痛。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 h、4 h的 VAS评分及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行静脉自控镇痛的镇静效果良好,可降低睡眠深度,避免脑神经系统损伤,缓解患者术后烦躁情绪,与黎振平等报道[7]的结果一致。

[1] 贺克强,柴小青,陈昆洲,等.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8):749-751.

[2] 李冰,黄宁,王志刚,等.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肿瘤患者开胸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0):1007-1008.

[3] 徐守才,扈智多,陈红,等.不同自控静脉镇痛方案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13(7):679-681.

[4] 赵煜毅,邱建磊,吕明波,等.开胸手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减轻术后烦躁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24(14):78-79.

[5] 谢晓阳.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静脉自控镇痛对开胸术后烦躁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师,2015,12(6):989-991.

[6] 左星.开胸手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减轻术后烦躁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2(7):1 499-1 500.

[7] 黎振平,纪浩聪,郭宗荣,等.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开胸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9):113-114.

(收稿 2017-03-02)

R614.2+4

B

1077-8991(2017)03-0035-02

*通讯作者:张加强,E-mail:hnmzxh@163.com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自控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成功来自于自控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自控技术优化3D打印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在乳腺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