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阶层状况与思政教育现状调查

2017-06-06 17:48朱宇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思政教育

朱宇峰

[摘要]本研究紧密围绕在校大学生的阶层意识、大学生对社会分化现象的认知、阶层分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方向等方面展开,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实证材料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阶层;思政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10-0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现代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有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财富、权利、声望“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理论,以美国社会学大师丁·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分层理论和以英国社会学家拉·达仁道夫为代表的社会冲突分层理论三大理论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韦伯依据经济、文化、政治三方面资源的占有程度把社会分成上层、中层和底层三个不同阶层。在我国,社会分层理论研究始于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家经过研究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分层理论难以解释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社会阶层状况。于是纷纷提出了一些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有陆学艺的“层化论”、李强的“碎片论”、孙立平的“断裂论”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陆学艺为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为标准,划分出了“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等。

当下,关于社会分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研究不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系统性研究、相关实证性研究还有所欠缺。本研究紧密围绕在校大学生的阶层意识、大学生对社会分化现象的认知、阶层分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方向等方面展开,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实证材料和参考依据。鉴于在校大学生属于过渡阶层,不是一个独立阶层,依然具有依附于自身家庭依附性的阶层属性,因此,本次对大学生阶层状况的调查主要以他们家庭的收入情况、职业状况等作为反映其社会阶层背景的主要指标,并依此为依托调查在校大学生对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满意度、期待,探讨高校思政改革的方向。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共抽取23所本、专科校的70个班级开展调查,所抽高校涵盖杭州滨江高教园、杭州下沙高教园、宁波高教园等,其中国家985院校1所,省属综合类院校12所、医学类院校2所、艺术类院校2所、师范类院校1所、职业技术学院5所。

2.调查内容

调查从大学生家庭阶层状况、大学生自我阶层意识、大学生对当下阶层分化的认知、大学生对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满意度、大学生对当下思政教育改革的期待等5个维度27个条目展开。其中大学生家庭阶层状况包括生源地、父母亲职业、家庭收入等3个条目;大学生自我阶层意识包含对社会分层理论的了解、对自身家庭阶层属性的认知、对身边同学阶层属性的认知、不同阶层同学差异与相处等5个条目;大学生对当下阶层分化的认知包含高等学校学生阶层状况、不同阶层同学接受高等教育机会、高等教育对于缩小阶层差距、以及阶层固化现象等方面的认知9个条目;大学生对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满意度状况包含对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满意度、问题焦点等3个条目;大学生对当下思政教育改革期待包括思政改革的切入点、实施分层教育的必要性及建议等8个条目。

3.调查方法

制定自填式问卷,采用整群抽样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集中答题的形式调查,调查者进行独立作答,当场回收问卷。本次调查随机向各高校70个班级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8份,有效回收率98.4%。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在校大学生阶层状况

对196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来自浙江,其中父母工人、农民、自由职业及半就业者占比较大,最能体现其社会阶层的是其家庭收入状况。调查显示,家庭年收入20万以下占比93%、其中家庭年收入10万以下占比达69%、5万以下占比达26%(见表1)。据浙江省统计局发布,2016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29元。可以看出,当前在校大学生家庭收入差距较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来自中、低社会阶层的学生占比较多。

2.大学生自我阶层意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对社会分层理论是不了解的,有51%的同学是初次听说该理论(见表2),而对于自身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的认知,有79.5%的同学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问卷结果与社会现实差距较大。可见在校大学生社会学、政治学知识匮乏,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不高以及自我阶层认知不理陛、不成熟。

3.大学生对当下阶层分化现象的认知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高达77.5%的人认为高校学生中阶层分化现象不严重,但对于“不同阶层的同学能否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这一问题有接近73%的人选择了“不能”或“说不清”,对于“高等教育是否能缩小不同阶层同学的差距”这一问题有接近67%的人选择了“不能”或“说不清”,对于“大学校园中阶层对立表现形式”,29.3%选择了“抱团取暖”、13.8%选择了“相互对抗”、56.9%选择了“互不往来”(见表3)。可以看出,由于在校大学生对社会分层理论不熟悉,他们在高校中阶层分化现象的总体把握和具体感受上是有一定偏差的。

4.在校大学生对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当下高校思政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满意”或“基本满意”比例达84%,但具体来看,只有6%是满意的,选择“基本满意”的高达78%,选择“不满意”也有16%(见表4)。可见,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满意度状况不容乐观。

5.在校大学生对当下思政教育改革的期待

当下在校大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期望值是很高的,对思政改革也是很期待的。调查显示,74.4%的人认为,高校思政改革的焦点应该放在改变教育形式上;结合社会分层和阶层分化,有52.5%的人认为应该针对不同阶层的同学实施不同的思政方案(见表5)。

四、讨论与总结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需认真研究,科学开展。要做好高校思政工作,首先必须把握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现实状况。社会分层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可以生动阐释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可以为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开拓新方法。本次调查显示,在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大学生阶层分化现象是现实存在的;大学生自我阶层意识正在觉醒,他们对大学校园阶层分化现象认知还处于模糊状态,但对于社会阶层分化乃至阶层固化有着比较深刻的感受;在校大学生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但是有更大的期待,所以,改革、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說,本次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样本。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思政教育
新密市冬季晨练人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临湘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考
高职院校助困体系构建的现状调查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太原市高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