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2017-06-06 22:28张嘉洺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思想政治高校

张嘉洺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展开,符合信息技术发展大势,与学生学习实际诉求相吻合。大学生介入社交网络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意识和习惯,信息技术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科学整合思想教学资源,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网络环境,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社交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38-02

信息技术快速崛起,为课堂教学带来崭新面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利用社交网络信息技术助力思想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选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引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规范要求:要根据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情况,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现代大学生参与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意识,利用社交网络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符合学生成长规律。

一、更新观念,创设社交网络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带来一定冲击,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是信息技术成熟的表现,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诉求,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

1.网络文化适时介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介入,为广大师生带来严峻挑战。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需要对网络社交平台有清晰认知。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展开,提升大学生网络素质成为重要教育前提条件。所谓网络素质,主要包括网络知识、网络技能和网络道德三个方面,大学生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生活习惯,其网络运用技能和知识储备不成问题,需要关注的是网络道德问题,因为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鉴别能力还比较有限,产生一些认知偏差在所难免。因此,我们要从网络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开始,帮助学生顺利接受崭新教育理念,顺应网络文化的全面介入。

2.改变师生教学观念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素,在全面启动网络社交平台教育模式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良性互动,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师生运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意愿呈现一定差异性,学生对网络社交平台有特殊敏感性,参与网络交互热情很高,而教师运用社交平台展开教育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翻转课堂、微课技术、云平台建设等,都为教师参与社交网络教育教学提供机会。在具体发动时,要针对不同师生思想实际作出具体考量和设计,改变师生教育教学观念。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的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展开广泛讨论时,我们给出了生活事例:有一位大学生,学习的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但毕业后,几次工作经历都不顺利,最后选择回乡养猪了。在他艰苦努力下,他的养猪事业有了起色,不仅赚取了金钱,还成为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这个案例中,我们如何看待其“三观”呢?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给出不少个性见解。有人说:学习计算机专业,结果去养猪了,这分明是人才浪费。如果他能够坚持做自己的专业,一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大学只是一个学习成长平台,毕业之后不能仅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工作,而要看社会需要,社会需要他养猪,他就去养猪,自然可以获得成功。这是最为正确的价值观。从学生讨论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展开自由讨论,思想能够放得开,学习认知更为顺利,学习气氛更为和谐。

二、明确目标,构建社交网络教学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社交网络媒体,这是现代教育发展大势。让师生明确教育教学目标,精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顺利构建社交网络教学体系,形成重要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1.精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比较固定的教材内容,但这些教材的适合度存在一定问题。大学生思想成长具有现实性,而教材编辑常常比较滞后,难以适应学生思想实际需要。我们要注意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精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接轨社会现实,对社会、国际焦点热点问题展开深度探索,对大学生思想基础展开多重解析,对未来社会发展大势做精准预测。在进行网络交互平台构建时,也需要对相关资源展开整合优化活动,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合度。

2.构建思想政治网络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社交网络交互平台,还需要学校给出积极支持和帮助。虽然学生有随时入网交互的习惯和意识,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还相对单薄一些,不仅内容单一、互动形式也比较单纯,师生参与度还不是很高,特别是校园网建设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校园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网络载体,只有加大建设力度,对教育教学形成更有力支持,才能让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帮助大学生健康绿色上网,和谐互动交流。

三、规划课程,规范社交网络教学行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固定课程资源,我们要注意整合校本课程信息材料,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教学设计,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行为,帮助大学生顺利塑造健康人格。

1.整合网络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千头万绪,在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教育教学时,需要对网络教学资源展开精细化科学化整合优化。网络信息呈现海量,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首先,我们要厘清现代大学生思想诉求,只有明确大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才能给出针对性筛选。展开学情调查,弄清学生思想认同点,这是网络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其次,整合网络信息需要分清主次,学生关注什么,我們的教育方向是什么,这是网络信息筛选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最后,规划网络交互平台运行方案,这是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条件。

2.优化思政教学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学习实践需要展开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改革实际,与学生思想成长相契合。在具体操作时,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引导、教学过程、教学训练、教学评价等内容展开优化处理,特别是与网络社交交互平台的多元接轨,自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展开全面深度革新,优化教育教学设计方案,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科学性、针对性,让不同群体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和提升。

如,网络诈骗现象,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热点问题,在对学生展开这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展开讨论。校园网开辟防诈骗专栏,让学生展示真实经历,为他人提供前车之鉴。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案例不断展出:我不久前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某市的交警,说我有大量开车违章需要处理,让我提供身份信息。我告诉对方,本人什么都不缺,就缺车了,还有驾照,等我有了这些东西你再来吧。也有学生说:有一个人自称是我们的老师,给我发微信,让我到他办公室去。后来说他不在学校,让我替他给学校领导送个5000元的大红包,等他回来再给我钱,并给了我卡号。我刚开始还真信了,在同学提醒下,我没有上当。学生提供的案例都是亲身经历,具有现身说法的效果。

四、优化环境,提升社交网络教学品质

1.净化网络教育环境

网络信息多而杂,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要直面的课题。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甄别意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网络信息呈现开放式,负面影响和危害层出不穷,网络诈骗引诱,各种黄赌毒信息满天飞,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冲击。一些大学生认知存在偏差,也会将不良信息带人校园网内,给网络社交平台带来负面影响。学校要加强相关管理,净化校园网交互环境,对学生信息搜集渠道展开有效干预,帮助学生自觉维护网络环境,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2.拓展思政教育域度

网络交互平台具有开放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广阔时空条件。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品质,我们要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引擎,收集更为丰富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形成更为丰富学习认知。网络信息呈现海量,网络教育也是一个大世界,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直面纷繁的信息世界,从中汲取营养,这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有积极帮助。

关于拜金主义思想大讨论,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参与网络交互主动性很强烈。有学生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金钱有强烈追逐欲,这没有错。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经济社会,离开金钱将寸步难行。因此,我们要努力去赚钱,有钱才是硬道理。有学生提出质疑:赚钱没有错,但不能为了金钱而失去做人的尊严。女孩为钱傍大款,有人为钱去行骗,还有人出卖灵魂去赚钱,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去赚干净的钱,这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自由讨论,让这样交互成为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的活动,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域度,也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启动社交网络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便利交互平台,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为提升社交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品质,学校要发挥重要作用。加大对网络交互平台的管理,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其中,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深度挖掘网络交互机制的教育优势和运用潜质,全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思想政治高校
基于图片分享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应用分析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