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L—90的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2017-06-06 10:32封雪霏向媛薇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广东心理健康

封雪霏 向媛薇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广东省某高校326名学生发放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广东民办某高校大学生总得分低于全国普通人群,各因子得分前五分别为:强迫症(1-70±0.47)、人际关系(1.47±0.42)、其他(1.44±0.44)、抑郁(1.38±0.40)、焦虑(1.36±0.38)。影响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性别、户籍、在大学有无好朋友、年级、大学有无恋爱经历、大学平均成绩。结论: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良好,学校应根据该校实际情况,对农村籍学生、大一新生、女大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交友,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影响因素;SCL-9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62-03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大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件出台。《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就提出“高校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国内外的研究主要运用的调查工具是SCL-90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vmptomCheck-List90)。症状自评量表由Demgatis于1973年编制,1984年由我国学者王征宇翻译引进中国,主要运用于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表明SCL-90是一个信效度高且稳定的量表,可以用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工具。文献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大学生新健康研究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专业等。国外学者对于相关因素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是否贫困生、成绩等方面。本文采用SCL-90量表作为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具,并根据调查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通过便利抽样抽取广东某高校经济与金融系、会计系、信工系三个系中6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发放340份問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回收问卷332份,其中审核过后有效的问卷数为326份,问卷回收率97.65%,有效率95.88%。其中男学生87份(26.7%),女学生239份(73.3%);大一95份(29.1%),大二115份(35.3%),大三116份(35.6%)。

2.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另外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大学生基本情况作调查,主要包括户籍、年级、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贫困生、在校大学同学中有无好朋友、是否有过恋爱经历、是有过心理咨询想法等。运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s(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二、研究结果

1.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国内学者在运用SCL-90调查心理健康状况时,通常以总分高于160分或任一因子均分大于3分作为筛查心理问题的标准。本调查采用此标准进行筛检,结果显示37名大学生SCL-90总分大于160,检出率为11.35%。

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SCL-90总分为124.86±28.94,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SCL-90总分为(124.86±28.94),10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1.70±0.47)、人际关系(1.47±0.42)、其他(1.44±0.44)、抑郁(1.38±0.40)、焦虑(1.36±0.38)、偏执(1.33±0.38)、敌对(1.32±0.37)、精神病性(1.32±0.36)、恐怖(1.29±0.37)、躯体化(1.24±0.30)。将本次调查结果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无显著差异,强迫症、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得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即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来说高于全国常模水平。详见表1。

2.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将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SCL-90量表得分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逐步回归法筛选自变量(α人=05,α出=0.01),筛选出遇到心理问题时是否有过进行心理咨询的想法、性别、户籍、在大学同学中有无好朋友、年级、大学有无恋爱经历、大学平均成绩等是影响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7个主要因素(P<0.05)。详见表2。

三、分析与讨论

1.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总体情况优于全国正常人群。这一发现与吴善玉等学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全国青年常模”的研究结论不同。该校大学生在强迫症、恐怖因子中情况较全国成人差,应继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此外,本研究显示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1.35%,提示有部分同学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定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筛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进行监测,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以达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2.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户籍、在大学同学中有无好朋友、年级、大学有无恋爱经历、大学平均成绩等。广东某高校大学生中,农村籍大学生、大一学生、女大学生、无好友、无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独生非独生子女、单亲非单亲家庭、贫困非贫困生、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别,这与何心展等研究结果不同。学校应根据该校实际情况,对农村籍学生、大一新生、女大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交友,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倡导自我教育,使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建全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广东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广东舆情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