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旅游发展分析

2017-06-06 12:37杨伯儒
价值工程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杨伯儒

摘要:文化旅游业是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综合调整,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重要方面。文化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迅猛,在这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Abstract: Culture tourism is to adjust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make the two mutual integration, mutual penetr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romoting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naliz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started late, but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s rapid, and in this process also exposed som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it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ome pertinent suggestions.

关键词: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existing problem;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055-02

0 引言

文化旅游是通过鉴赏人类文化的具体内容从而满足精神和文化需要的一种活动,其动机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精神和文化上的需求,同时能够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文化旅游的主体是具备文化旅游动机的旅游者[1];客体是涉及人类文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等[2]。旅游作为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将中国文化与旅游结合,以旅游的形式牵动中华文化之魂,既可以传播中华文化之精髓,同时,加快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将提升旅游产品品牌和提高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方法。

1 我国文化旅游发展情况之概述

相较于其它国家而言,我国的文化旅游业属于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期,文化旅游业在传播华夏文化、促进国际邦交和提高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作用愈发突显,国家旅游局相继推出以不同风情旅游为主旋律的旅游主题以满足文化旅游发展的需求,使我国的文化旅游业得到迅猛的发展。经过不断探索,我国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保护的文化(文物)展示模式,如八达岭长城、我国丽江古城等;以主题文化为核心的公园,如杭州的宋城及东方文化园等;以深圳华侨城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房地产模式;以传承曲艺文化的艺术开发模式,如《云南印象》、《丽江印象》等系列演出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纳西古乐等。于此同时,许多城市根据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纷纷打出了符合本城市形象的口号,以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加深旅游者对当地文化旅游形象的认知,比如山东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该市提出了“孔子故里,东方圣城”的口号等。

同时,为保障文化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务院、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相继出台和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从战略角度确立了文化旅游业的地位;《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对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2月15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4],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2 我国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文化旅游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反映出了相应的问题。

第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除个别景区文化旅游发展较为完善外,多数景区存在着文化内涵层次较低,规模不大,空间布局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文化旅游产品的同质化、一般化开发特征明显,文化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的融合度不高,從而导致旅游产品中无法明确体现出该产品的文化内涵。

第二,文化旅游业服务水平不够高。我国文化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是人才要素市场不健全,复合型和专业型人才缺失,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景区环境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部分景区违规违法经营和不按服务规定行事的行为是有发生,与国际化服务水平还有一段差距。

第三,区域文化旅游的合作交流力度不够。部分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同周边地区国家的联系不够紧密,对外开放的程度有待提升。同时还暴露出联合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互利共赢的意识不够深入,民间参与文化旅游决策、规划、服务等过程的力度不够等问题。

第四,信息化资源的应用不够完善。我国现阶段面临的情况是文化旅游业和信息化资源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将数字资源应用到文化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利用数字手段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力度不够,旅游者对数字资源产品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

3 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优化文化旅游战略布局

依据各省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联系,深入挖掘各地优势资源,整合区域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一程多站的文化旅游方式,充分考虑我国文化旅游战略布局在全国文化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各个区域要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对接周边区域,优化文化旅游战略布局。一是优化我国文化旅游空间布局,将文化旅游区打造成特色鲜明、功能配套、产品互补、互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完善原有传统文化旅游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的连接,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二是重点打造我国文化旅游特色工程,依托演艺、影视等资源打造高品质、高质量、突出我国文化旅游特色的产品。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名人文化和都市文化等文化作为发展对象,打造重点知名节庆品牌、巩固确立国际知名品牌,展现我国文化旅游风采。三是依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产品开发文化旅游重点工程。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建设的对象,将历史特色和市场效应相结合,不断丰富我国文化旅游的内涵,积极培植具有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主动加强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联系和合作的同时,实现旅游产品互补、客源互流,并逐步形成延伸国内、辐射国际的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3.2 实现文化旅游数字经营

我国文化旅游业正处在产业发展和提升的关键阶段,在资源整合、综合利用信息化手段等多方面与世界文化旅游强国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要实现我国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成功跨越,就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规范我国文化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一是促进我国文化旅游品牌营销,在我国各地游客密集的地方建立文化旅游形象建设区,为游客提供能够视听化、全方位、深层次的景区信息。二是加强我国文化旅游综合管理。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已经将网络平台建设、电子商务等作为利用信息技术综合管理景区的重要手段。三是完善数字文化旅游服务模式。实现文化旅游景区数字化,文化旅游景区将充分利用无限通信、无线数据接入和定位、无线视频传输等技术构建便捷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在文化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机场等旅游者密集的区域设立多媒体触摸屏系统,提供中、英、日语等多种语言咨询服务,并通过互联网络使主中心、各分中心有效进行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3.3 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

文化旅游景区的生命力同文化息息相关,将旅游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大旅游产业开发和建设的全过程。一是文化旅游人才素质的培养。将培育和行业岗位培训结合,使他们尽快掌握一切相关的文化旅游知识,提高其文化旅游素养、提升品位,给旅游者带来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大力培养农村文化旅游人才。二是文化旅游景区环境的提升。在我国文化旅游景区积极推进低碳出行计划,综合运用新能源材料、节能减排技术等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文化旅游景区与环卫部门的合作,增加景区垃圾收集容器、转运站(房)等环卫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和运行管理,维护旅游景区良好的环境和秩序;加强文化旅游公共设施的建设,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景區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振春,纪晓君,吕璐颖,李允强.文化旅游创新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J].旅游学刊,2012(02):80-87.

[2]任冠文.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旅游论坛,2009(02):159-162.

[3]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1.10.18

[4]国务院.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Z].2012.2.15.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