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7-06-06 01:05孙小华程红夏星星袁淑娟
价值工程 2017年18期
关键词:电商物流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孙小华+程红+夏星星+袁淑娟

摘要: 根据电商物流行业人才的职业基本素质、行业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职业发展能力等准则,对高职院校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高职院校通过健全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物流信息管理、操作及维护能力、进行职业操守方面的教育等措施,可以提升电商物流方向学生的综合素质。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basic quality, industry general skill, occupational specific skill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ability of e-business logistics talent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e-business logistics talents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business logistics students through improvi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structing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er team, improving students'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apabilities, and conducting professional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關键词: 高职院校;电商物流;人才培养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electric business logistics;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200-02

0 引言

电子商务物流是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依靠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与信息技术速进行的物流活动,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物流系统的绩效,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交付的需求。2016年3月,商务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要重点完成提高电子商务物流标准化及信息化水平、构建开放共享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等任务,建设电商物流标准化、电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电商物流农村服务、电商冷链物流等工程。这些任务与工程的顺利完成都需要现代电商物流人才的支撑。

根据2016年5月北京交通大学、阿里研究院和菜鸟网络联合发布的《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全国仅社会化电商物流的从业人员就有203万人,但其中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占比较低,但随着电商物流自动化趋势的增加及新业态的不断发展,对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职毕业生需求不断增加。

在文献[7]中,结合职业能力标准和能力胜任特征要求,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电商物流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以及物流管理行业专家的调研,建立电商物流行业人才的职业基本素质、行业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职业发展能力等准则,构建了电商物流人才评价模型。根据此评价分析模型的结果,电商物流企业在招聘工作及员工培训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爱岗敬业、物流信息管理与操作能力、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与沟通与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 高职院校电商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课程培养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尚无电商物流专业,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只有在物流管理专业(630903)下面有电子商务物流专业方向。而电子商务物流涉及到多个发展方向,如跨境电商物流、农产品电商物流、生鲜产品冷链电商物流等,每个发展方向所需学习的知识有所不同,如跨境电商物流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外语、报关、制单、海外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阿里的《跨境电商人才初级试题》为例,考试范围就包括摄影、电子商务、营销、报关、报检、制单、信息处理等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与电商物流相关的工作岗位也可以分为营销、运输、仓储、采购、配送、车辆调度、客服等等,每种岗位的岗位要求和所需的特定技能有所不同,相关课程繁杂,学生在短短的大学三年内无法完全学习。而且一些教材没有及时跟进行业发展的需求,与企业实际业务操作相脱节,时效性较差。

1.2 教师缺少实际业务操作经验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教师自身具有相当高的素质,但许多老师都是大学毕业就直接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而电商物流行业的实际业务操作性很强,需要教师对物流的基本操作过程,相关软硬件设施的使用十分熟悉,这些工作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过程是无法做到的。同时,除了物流基本流程外,现代电子商务物流的业务流程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设备、数据分析软件的支持,教师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1.3 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客户对电商物流业务不了解,对服务过程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而且电商物流行业薪酬相对较低,引起社会的偏见,觉得从事电商物流行业的人员低人一等,特别是配送人员,晋升路径不明确,往往从事工作的年限比较短,流动性大。有些电商管理方向的学生当初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就对本专业不了解,到了学校之后才感觉自己不适合所学专业,毕业之后到电商物流企业工作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不高、工作单调枯燥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往往工作没多长时间就选择跳槽到其它物流企业或者从事其他行业。一般高职院校虽然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但很多学校只是为了追求高就业率而仅限于提供供需岗位的对接和求职简历的撰写指导等服务工作,而没有将就业指导与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

1.4 学生信息管理与操作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缺少对口的电商物流企业进行实习,虽然可以参加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但很多情况下仅限于参观和观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是学到了如何操作软件本身,而不能通过操作软件,了解软件本身所包含的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如果换了另外一家软件企业的信息管理软件,学生就感到很茫然,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另外,智能物流新技术发展很快,学生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接触过相关技术与设备,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使用这些新技术时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2 提升高职院校电商物流人才培养水平对策

2.1 健全课程体系建设

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电商物流人才,需要基于电商物流行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电商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计、授课环节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引导,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行业专家、相关协会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2.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化实训教学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正成为一种趋势。线上教学可以作为线下教学的拓宽和和补充;通过线上教学,可以将传统课堂教学延伸到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和就业导向,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同时,电商物流业务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参与式、交互式、实训教学和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培训中心或专业实训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机会,将线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业務流程相结合,提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3 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电商物流人才评价分析模型的结果,电商物流行业的职业基本素质中爱岗敬业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己希望毕业之后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未来职业的升迁及发展规划和设计等。要让学生对自己能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愿意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既然选择了某个岗位的工作就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真正做到爱岗敬业,避免在毕业走上岗位后对工作岗位不适应而辞职或转行,从而减少离职率。

2.4 加强学生职业操守教育

电子商务物流的业务流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客户的隐私信息,这对业务操作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操守教育,使他们毕业后能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签名法》等。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意识,又做不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就可能无法抵御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出卖企业的商业机密或客户的隐私信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5 提升学生物流信息管理、操作及维护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智能物流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智能分拣机器人、软件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电商物流企业中,渗透到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的各个功能中。如京东的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竖亥小车,顺丰快递用于偏远地区的无人机快递,还有不少电商物流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实现配送路径的优化、物流网点的智能布局等。因此要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的物流信息管理、操作与维护能力、对大数据的洞察力,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就会采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和监测,利用数据挖掘工具,通过对物流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2.6 加强校企合作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电商物流人才,首先需要打造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底蕴又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双师型”队伍。教师的实践培训工作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完成,如利用学校的创业园等,对相关企业实行费用减免等优惠措施,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鼓励教师到这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加电子商务物流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熟悉电商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设备操作、岗位需求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物流企业的实际案例,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另外,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有业务操作及管理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作为师资力量的补充。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电商物流行业人才的职业基本素质、行业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职业发展能力等准则进行分析,高职院校通过健全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物流信息管理、操作及维护能力、进行职业操守方面的教育等措施,可以提升电商物流方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永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6.

[2]阮伟卿.基于工作体系的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开发[J].物流技术,2014(11):485-488.

[3]北京交通大学、阿里研究院、菜鸟网络.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R].2016.5.

[4]浙江省商务厅、阿里研究院.浙江淘宝村研究报告(2015)[R].2015.6.

[5]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十三五时期加快电商物流发展的几点建议[R].2016.1.

[6]共青团遂昌县委员会、丽水学院经济规划发展研究所.遂昌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规划(2014-2020)[R].2013.12.

[7]孙小华,程红,夏星星,刘晓.浙江省电商物流人才评价体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2).

[8]谭华,林克,杨少龙,吴飞.当前智慧物流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移动通信,2016(21):45-49.

猜你喜欢
电商物流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探究农产品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