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女性劳动者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7-06-06 13:32姜小霞
价值工程 2017年18期
关键词:性别歧视

姜小霞

摘要: 本文系统地从文化根源、经济因素、法律视角以及人力资本投资角度,深刻挖掘海南省女性就业难的成因,通过采用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路径与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causes of women'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in Hai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roots, economic factors, legal perspectives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hroug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emal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关键词: 海口;性别歧视;女性就业

Key words: Haikou;sex discrimination;female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231-02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政府直接安置劳动力逐渐向劳动力市场配置过渡,中国女性的就业模式面临着比男性更为巨大的变化。1992年所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侵犯妇女权益的问题也得到广泛重视,即使如此,关于女性劳动者的歧视问题仍然时有发生。

因此,女性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是否有所维护,是否真正享有了平等的劳动权利及劳动报酬既关系到女性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本文旨在调查海南省女性就业者的就业现状,分析由于性别差异所带来男女就业者的就业差异,并根据数据调查结果进行全民分析及原因探讨,希望能为解决海南省女性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提出有指导性的建议。

2 海南省女性劳动者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由于全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女性就业是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現为就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就业结构不合理,性别需求有差异,及失业比例问题上。

2.1 女性就业准入遭遇结构不合理安排分析

就业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本文主要是从就业的部门机构进行研究。主要考察海南省就业人口在各国民经济部门的分布。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有许多种方法,在综合考虑各行业国有事业单位劳动力比例和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基础上,按照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由低到高将各行业划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农林牧渔业;第二类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第三类为制造业等企业;第四类为电力、技术、教育、卫生等涉及民生及社会发展的企业类型。由第一类到第四类这四类行业中,由于工资水平的决定作用,要求的劳动力的素质也是越来越高,行业进入门槛也是逐渐提高。

表1是对海南省登记注册类型城镇就业人员由2006年至2015年的就业单位类型的统计。从中可以看出,在所从事各种单位类型中,两性就业比例差距比较大,女性就业的平均比例为40%,而男性平均的就业比例可以达到60%左右,由于进入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工作对员工的教育水平教之其他单位要求高,因此进入门槛就高,这就使得众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就被拒之门外,只能从事一些社会地位及收入偏低的工作。

2.2 女性就业遭遇性别歧视分析

根据海南省人力资源市场出台的2016年市场供求分析报告中针对企业招聘、应聘条件的按性别分组的供求数据显示,海南省2015年的劳动力需求中,男性劳动力需求比重为11.11%,女性劳动力需求比重占8.99%,无要求比重占79.90%。

用人单位采取的的劳动性别分工体系,很明显是对女性劳动者的歧视,一方面工作的选择方面就已剥夺了女性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阻碍了有能力的女性在所谓的“男性职业领域”的发展。

同时,通过以上图表的劳动分类可以看出,针对女性的表明“仅限女性”的招聘广告的岗位,多为较低层次的社会地位也偏低的辅助性工作,这些工作被定格为“女性化的工作”,强化了性别社会地位的刻板印象,直接影响了女性就业者的职业生涯。

2.3 失业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增大,就业更加困难

本文通过对一些失业女性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尽管女性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遇到企业因结构调整需进行人员裁减时首先被辞退的仍然是女职工,特别是一些女性劳动者较为集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大批的女性下岗失业,造成了女性结构性失业。据统计,近几年我省因企业结构调整或关闭而产生的下岗职工中,女性劳动者占60%以上。并且由于收到年龄、受教育层度,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再就业要比男性更加困难。

3 海南省劳动力市场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3.1 文化根源分析

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的核心是男性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女性从属于男性。长期的社会性别角色定型、社会环境潜在压力以及女性自身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使得女性有意识的远离公共领域,机械的扮演生儿育女、贤妻良母的角色,丧失了自由实现个人价值的权利。

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遭受的各种歧视和侵害,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女性在承担社会角色、实现劳动权益方面自信心,不仅影响了女性自我形象和对职业的选择及期望,而且主动认同男强女弱的观念,避免竞争性的职业,选择简单、灵活、重复操作的工作,并且更容易接受低工资的报酬。

因此说,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社会潜在的性别文化氛围束缚住了妇女的手脚,使个人的能力、应有的权利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3.2 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我国的法律一直推崇在男女平等的教育权利,并且实施全民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社会及传统思想的影响,海南省女性受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男性。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就业者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因此就从业资格方面就使得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特别是针对一些社会地位比较高,对就业者素质要求比较高的劳动单位,女性劳动者就业更加困难。(表2)

根据全国妇联与国家统计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得出了解到海南农村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水平。调查显示,海南省18-64岁女性的受教育層度平均为8.27年,这个数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9年。

此外,在非农业户口女性中,享有社会养老保障的比例为56.9%,享有社会医疗保障的比例为95.1%;农业户口女性中,享有社会医疗保障的比例已达到98.4%,能够享有社会养老保障的比例为53.4%。

然而,调查普遍反映,女性家务劳动负担依然较重,平衡工作与家庭存在困难;农村妇女地位相对较低,发展意识与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4 改善海南省女性劳动力就业的相关对策

4.1 保障女性劳动者平等享有劳动权利

首先需要提高海南省女性劳动者的从业比例,巩固国家法律对女性劳动者的保护,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性别或变相以性别为由设置女性劳动者的就业障碍,工单位要保证工作中的女性劳动者的结婚生育权,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或变相变相侵犯女性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其次要确保女性享有和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提高女性受教育年限,从根本上提升女性的劳动技能。最后作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行为严惩不贷。

4.2 落实公益性岗位政策

认真落实有关国家法律规定,支持生育女性重返工作岗位。应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求,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品,积极创造适合海南省女性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及就业机会,帮助更多海南女性劳动者就业及创业。

其次针对海南旅游岛对员工服务素质的要求,相关单位可以针对性的对海南省女性劳动者进行专门服务技能及服务素质提升的培训,提高女性劳动者的再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8(02).

[2]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公布 海南农村女性收入低-南海网,2012(07).

[3]海南省人力资源市场2016年市场供求分析报告.

[4]中国统计年鉴2016年.

[5]海南省统计年鉴2016年.

[6]海南省统计年鉴2015年.

[7]彰显妇女经济主力军作用,2011—2020年海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解读.

猜你喜欢
性别歧视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中国“直男癌”现象及其折射出的性别歧视现象原因探析
泰政客因批副总理“性别歧视”遭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