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2017-06-06 18:12赵显欢指导老师:刘雨露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创新

赵显欢+指导老师:刘雨露

【摘要】经济全球化以来,我国商业保险原有的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平稳发展,因此,搞好我国保险产业的经营模式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完成我国保险行业做大做强的愿望。文章从保险企业的经营模式创新问题分析入手,阐述了产品、营销方式、服务等方面的保险创新对保险经营模式的推动,并提出促进中国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经营模式 创新 经济全球化

一、中国保险发展现状

中国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也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保险业也深受国际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在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变革。虽然我国保险业在飞速的发展,但是同国际上的保险业发展水平相比较,仍然比较落后。

1、中国保险快速发展

中国保险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保费、赔款和给付支出规模均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保费规模从2011年的1.434万亿增长到2016年3.096万亿,五年时间增长了2.16倍;赔款和给付支出从2011年的0.393万亿增长到2016年的1.051万亿,五年时间增长了2.67倍(如下表所示)。

2、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

从上表获知中国保险高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中国总保费规模增大,但是人均保费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2016年,中国保险密度约为2263元(328美元),保险深度为4.16%,而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为12%左右,保险密度2000~3000美元。这充分看出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3、保险公司经营理念的改变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为此,我国保险经营主体开始转变经营观念,深入研究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努力做到在经营方式、险种设计、服务等方面靠近市场,亲近民生。

一是经营主体开始注重保险业经济规模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过去保险经济规模扩张主要凭借盲目掠夺式开发保险资源的手段,逐渐转变到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科学有效地开拓保险领域的内涵式扩张。二是经营管理由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竞争方式由价格手段向服务手段转变。从保险行业内部竞争来看,经营主体多采用低层次的保险费率、手续费等价格竞争,逐渐转变为高水平的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服务等综合竞争。

4、实现价值方式的转变

我国保险公司经营主体还主要采用的是恶性的价格竞争策略来维持和扩大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我国保险公司大都通过高返还、低费率、提高保障范围的手段争揽客户,而又以压低赔付率,设置赔付障碍来提高企业效益。这样的“价格战”只会形成恶性循环,降低保险企业的服务效率和创新能力,使得保险企业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各公司的产品大多雷同,产品结构单一、加大经营成本等不良后果。而造成保险公司间恶性竞争的重要诱因是,我国保险公司注重保费规模的扩张、忽视粗放式经营对利润的严重影响。为缓解这种非理性的价格竞争的困境,我国保险公司也开始考虑差异化的非价格竞争策略来扩大本企业经济规模。

二、保险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浅显来看,我国保险产品特别丰富,但深入了解,则可以发现,我国保险公司所推出的各类保险产品通常差异不大,保险产品多保障的内容也相互交叉,使得顾客买一款保险产品保障不足,购买多款产品又可能重复或超出了自己的需求。保险经营主体在产品开发时,对险种的设计未进行全面调研,市场定位严重缺乏,因此造成市场需求脱节,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为获取高佣金,大力向消费者推销佣金较高的保险产品,而一些满足市场需求且具有潜力的新兴产品在销售环节中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产品创新难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保险高素质人才匮乏

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保险业职工人数达94.17万人,保险代理人员达378.30万人。中国保险到现在已有经历了20余年,保险业的兴衰还主要依靠庞大的销售队伍的增减。但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大专以下学历的占90%以上,这也致使保险业整体的营销人员素质偏低。同时保险公司精算、财务、法律、投資等方面的人才紧缺,这也成了制约我国保险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新兴的营销手段存在问题

一是银行代理模式中的问题:(1)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层次低;(2)销售的保险产品类型单一;(3)恶性竞争严重;(4)误导销售隐患较大。二是电话销售模式中出现的弊端:电话营销容易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电话骚扰,也容易对客户造成一些销售误导,使客户了解的产品信息不全面。三是网络营销模式中,网络技术与安全性问题、网络销售平台前期的开发和系统维护费用较大的问题都制约着网络营销的发展。

三、创新我国保险经营模式的对策建议

我国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起着“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因此推行保险经营模式创新对做大做强中国保险行业意义重大。对我国保险公司而言,创新已经成为保险企业生存和创造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一)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保险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的确立与其核心竞争力紧密相关。为此,保险公司要根据本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审查本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经营范围。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社会经济生活,保险公司的业务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对此,保险公司需要利用更加精湛的专业技术,设计出适销对路的创新型保险产品,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还应该不断整合产品,发展精品,改良成品,杜绝废品,并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保险公司的营销渠道应该建立全面、立体的营销网络,利用互联网保险扩大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拓宽服务领域并提高保险经营能力

保险企业要充分发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不断扩大承保领域。为了适应日益理性化的市场,我国保险企业还可以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建立一个关于客户资源和销售资源的资料库,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一个在营销渠道方面资源共享的经营销售模式——保险交叉销售营销模式,在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又可以增加客户忠诚度,这样既能增加销售额,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营业利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保险经营主体也应该利用新媒体营销模式,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建立公众号,设计保险APP,其成本低、黏性强、互动性强等优点,给保险公司的业务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即时发布丰富的保险资讯和保险产品相关信息,为保险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推进自主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政府的介入,来保证保险产品的自主创新,是我国保险业的主要市场情况决定的。政府政策激励保险创新可以达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分担保险产品自主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成本和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为保险产品自主创新的成果提供保障,以免产品创新的溢出效应,打击保险经营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保险公司要自主创新保险产品和提供特色服务,都需要保险公司内部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当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不存在较大差别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个性化的服务更能使保险主体间的买卖关系更加稳定,更满意、更高效的服务,才能为企业留住客户保持这种稳定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林江 :《引入外资后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50-58;

[2]邵全权:《保险竞争的经济分析》,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3]郭宪勇:《保险产品创新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67页;

[4]《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业竞争力报告(2014)——建设世 界保险强国新方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 307-400页。

基金项目:2015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J201513671019)

注:1、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网站统计数据。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创新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