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则更能打动人心

2017-06-07 17:46青锋
时代报告 2017年5期
关键词:育儿命运人生

青锋

早晨起来,打开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转了一篇《我叫范雨素》的文章,并在转文上面加了一句:看来范雨素要火。

第一感觉是朋友转了一篇他朋友的文章,其荐语充其量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便没有多么在意。

殊不知,一夜之间,范雨素真的就这么火了起来。

《我叫范雨素》,如此平常的题目,如果说最初引起我注意是因为朋友转了这篇文章,加上和我同姓有些亲近感外,我真也没有想到,她就能刷屏。

可她真的就这么刷屏了。

赶忙翻屏,找出这个文章去看,据说已经10万+了。

范雨素是湖北人,来自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44岁,初中毕业,目前在北京做家政女工。毕业后曾做了段民办教师,但无论怎样,也没有改变她的命运。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正因为命运最初对她的不公,范雨素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来到了北京,要看看大世界。那年她20岁。

但命运并没有因她到了北京就垂青于她。

两年的青春蹉跎,然后嫁给了一个东北男人,结果生了两个女儿后,他们的婚姻破裂,范雨素又回到了老家。

为了叙述的方便,笔者不能以范雨素的原文来交代这些背景。而笔者的简述怎么也没有范雨素那冷静叙述后给人骨寒的感觉。

“按照襄阳农村的传统,成年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母亲没有帮助我的权力。母亲是政治强者,但她不敢和中国五千年的三纲五常对抗。爱我的母亲对我说,我的大娃子不上学了,不要紧,母亲每天会求告老天爷,祈求老天爷给她一条生路。

“这个时候,我已明白,我没有家了。我们农村穷苦人家,糊口尚属不易,亲情当然淡薄。我并不怨恨大哥哥,但我已明白,我是生我养我的村庄的过客。我的两个孩子更是无根的水中飘萍。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爱着我们了。

“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京城,做了育儿嫂,看护别人的孩子,每星期休一天。大女儿在东五环外的皮村,在出租屋里看护小妹妹。

“我运气真好,我做育儿嫂的人家是上了胡润富豪排行榜的土豪。男雇主的夫人生的两个孩子,已是成年人了。我是给男雇主的如夫人看护婴儿的。”

看似平铺直叙,却如杜鹃滴血,字字句句刺疼着阅读者的心。

或许正是遇到了一个好雇主,才让范雨素有了今天。

于是,在她有了小地方和大城市的反差,有了清苦生活和富有者家庭亲历的经历后,空闲时,她用纸笔写了十万字,写两个家庭的真实故事,写村庄里的、家族里的、北京城郊的、高档社区生活的故事。

于是,就有了今天《我是范雨素》的刷屏。

《我是范雨素》刷屏之后,很多人都在研究和分析,《我是范雨素》何以突然走紅?

有说,作者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也是周围人人生的记录者。有说,她一针见血地写出了城市边缘人群的无奈与喜乐。更有说,她写了人生的苦难、生活的坎坷,而且都比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更能击中人生的痛点,从而在普通读者中引起更大的共鸣。

其实都不是,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时代,看多看惯了大人物、风云人物的“叱咤风云”,自己却还要挣扎在生活的底线之上。而范雨素正是用她朴素而平常的语言道出了许多人想说,而没有时间、没有功夫,更没有人倾听的话语。

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则更能打动人心。正如惊涛骇浪之后大江大河到了一马平川后平缓宽广的水面也一样诱人欣赏。

猜你喜欢
育儿命运人生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人生中的某一天
论命运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独一无二的你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