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需求的中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7-06-07 23:05祝家权
科技与创新 2017年8期
关键词:模具专业教学计划原材料

祝家权

摘 要:很多职业学校都开设了模具制造相关专业,但模具专业培训方案及组织实施还处于摸索阶段。在钻研教育部模具专业指导性方案精神和调研中职学校模具专业课程开设等的情况下,探索了适合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关键词: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计划;原材料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8.150

1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型,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近10年来,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据统计资料,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l∶100,即模具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通过模具加工产品,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和成本,保持产品高一致性等。如今,模具因其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等而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并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特别是在制造行业中,它起着其他行业不可取代的支撑作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辐射性的影响。

2 对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技能要求

2.1 人才的需求

从调研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看,对工种及职位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其中,企业期望学生对模具操作的能力要突出,对加工设备的操作要熟练,企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生的技能培养上面,引进的人才应马上就能用,企业比较欢迎生产操作娴熟的人员。此外,模具制造与模具维修人员需求量较大,但对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人员的需求量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企业和机电类产品逐年增加,机械加工岗位也变得热门起来。从调查情况看,企业对规程改善、模具操作(现场管理)等职位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随着这些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使模具人才的去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也不断向管理层发展。这也就使我们在专业定位时有更大的选择。除了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模具维修人才外,还可以培养模具操作现场管理人才。此外,在模具生产抛光工序中也要求女性居多,根据这一情况,可以侧重培训女性为主。

2.2 职业素质的要求

通过用人单位的状况发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基本功扎实,应用能力较强,能够团结协作,富于开拓和创新精神,要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很强的社会竞争力。

毕业生在业务方面和专业技术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具体而言,要思想积极、政治素质高、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创造性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善于钻研,谦虚谨慎,勤学好问,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业务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生活作风正派、人格健全,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整体观念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2.3 用人单位对现有教学计划的意见

对于本专业的教学计划,用人单位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应加强学生对企业环境的了解,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提前,比如可以将金工实习放在第一学期,以便学生更早地认识自己将从事职业的性质;加强职业道德、为人处世、合作精神的教育。模具行业现已成为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随着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水平的提升,在制订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将当今科技发展对模具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加以考虑。

2.4 工作表现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根据本校往届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基本满意,尤其对学生所表现出的领会能力和学习能力表示了肯定;但也对毕业生在以下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意见:动手能力不強、企业环境的适应力不够、对工作的心理准备不够、信心不足、艰苦奋斗的意志和精神不够。

3 结论

根据以上所述,反思了学校的人才培训模式,提出了下列改进思路。

3.1 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扩大规模

比如本校坐落在中国有色金属名镇——大沥镇,镇内工业发达,铝型材业名扬海内外,获得了“中国铝材第一镇”“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再生金属物流加工基地”等称号。大沥镇规模以上铝型材厂、铜材厂、不锈钢厂有230多家,与此对应的模具加工企业有150多家,每年需求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根据大沥镇铝材产业发展需求,2000年我校开设了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模具专业”),后迅速发展成为学校骨干专业;2004年我校模具专业通过评审,成为佛山市示范专业;2010年,南海区教育局制定的《南海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规定模具专业为南海区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模具专业现有在校生446名,8个教学班。

3.2 与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紧密联系

专业的设置和建设要有充分的社会调查与论证,制订专业建设的规划,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对专业课程进行专门化处理,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定期召开有关专业建设的研讨会,对本专业方向定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

3.3 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主干课程,构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拓展活动模块和专门化方向岗位模块的课程体系。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探讨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保证专门化方向岗位模块课程比例不变的基础上,公共基础模块课程比例降低一半,适当调整专业核心模块比例,专业实践课程比例增加一倍。此外,在拓展模块上,我们需多开设“走进企业”职业认知课,加深学生对各个企业文化、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认识。

3.4 强化专业实训,创新培养模式

我校从2011—2012学年开始开展“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探索,将二年级秋季学期分为两个学段(秋学段、冬学段),组织二年级各专业学生在秋学段或冬学段参加校外专业实习,将专业实训项目(弯曲模具回弹情况分析、模具拆装、模具装调等)教学迁移到企业,按照企业要求、行业生产标准要求进行实训。在实践学段的实训过程中,专业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共同研讨实训内容及项目,专业部对企业提出的合理建议十分重视,及时反馈到下一年级并调整教学内容与计划。通过实施“多学期分段式” 教学组织模式,重视实践锻炼,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零距离”对接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凤英,区颖刚,陈震,等.高校模具课程创新教学的改革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3(03).

[2]徐凤英,区颖刚,陈震,等.高校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探索[J].农机化研究,2003(01).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模具专业教学计划原材料
初中生体质健康实施运动干预的实践研究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德媒:中国收紧重要原材料出口
知识无穷尽
企业降低成本与原材料成本核算探究
家具绿色设计中的原材料选择
微课在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逆向工程技术在高职模具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高职模具专业技能竞赛实践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