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奇案

2017-06-07 01:56马卫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蔚蓝杀人谣言

马卫

那時候,我在《峡江都市报》做政法记者。

周末,正在恶补瞌睡。10点过,接到派出所线报,狗儿坪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是小朋友杀了小朋友。

到了狗儿坪村,已是下午1点左右。尸体被白布单子盖着。警察都是些熟人,警戒线拉得远,看热闹的山民被远远地隔离。轰动极大,来的山民少说有几千。

死者叫胡黄栌,男,14岁多,狗儿坪村3组人。

这时候,杀人者已被捉住,他叫李跃健。是他自己报的案,而且他根本就没有打算逃走。

李跃健同样是14岁多,男,高寨初中三年级学生。和死者同村、同组、同班,而且是好朋友。

父亲:李挺。

职业:农民。

年纪:37岁。

母亲:曲蔚蓝。

年纪:36岁。

职业:无。

摸清了这些基本情况,我有些发蒙。曲蔚蓝为啥没有职业呢?村治保主任悄悄对我说:“马记者,曲蔚蓝在城里当小姐,怎么好说她的职业呢?”

我的心里有点犹豫,这种少年杀少年的事,极少。

因为系重大恶性案件,尽管是未成年人,李跃健还是被捕了。案子由区公安局侦办。

但李跃健除了自首外一言不发。

在保证了不公开报道后,当然,可以写内参什么的,警察准许我会见李跃健。

李跃健很清瘦,虽然14岁了,却像11、12岁的孩子,身高,体重,都明显不足,肤色也极暗。我见他时,他眯着眼,周身发抖。

我带给他一点吃的,一个苹果,两块巧克力,一盒饼干。这些警察都检查了,绝对安全。

李跃健开始不敢吃,我劝了半天,也可能是真饿了,才开始接受我的食物。他吃得极慢,很珍惜,仿佛吃完了再也吃不上似的。他不是在吃,是在吮。

我出来对警察说,别急,要慢慢来。

警察长舒了一口气,因为自从到城里后,李跃健拒绝进食。

第二天、三天、四天,我都没有提他为啥要杀人的事,到了第五天,李跃健主动说了。

“叔叔,我会判死刑吗?”

初中开了《法律常识课》,多少懂些法。

“会判刑,孩子,但不重。”我查了法律,14至16岁,判刑轻得多。

“你如果主动交待,会判得更轻。”加上他有自首情节,会从宽处理。

李跃健终于吐露了事实真相,杀害胡黄栌,他蓄谋已久。

胡黄栌和他,本来是好朋友,铁杆哥们儿。上学同路,放学同归。周末也一起放牛,一起捡菌什么的。

可是,胡黄栌听他父母说,李跃健的妈曲蔚蓝,在城里当小姐,卖淫!

“叔叔,他们冤枉我妈,我妈是在洗脚城打工,绝不是小姐!”

“我一次次地解释,可是胡黄栌就是不信。他说,一村的人,没有人相信你妈没有卖淫的。”

“我还直接问过我妈,她做的啥职业?妈伸出双手,肉皮子全被泡烂了,然后对我说,娃,妈挣的是干净钱,虽然不多,绝对干净!”

“我相信我妈!我恨死了造我妈谣言的人!但胡黄栌每次和我意见不合,就拿我妈说事,我气愤,我和他打过几次,但我打不过他。”

“周六,他约我去猴子坡看猴子,顺带在山上撬野小蒜,到了那里,我趁他低头撬野小蒜,给了他头上一点锄!”

“叔叔,我不该杀人!我错了!”

李跃健是真诚后悔,眼里滚出了豆大的泪珠儿。

之后,他再无一言。李跃健的心,仍然紧闭着,他郁闷——为什么这个社会喜欢谣言,而不相信真实呢?

我劝他,他总是摇头。

我走访了曲蔚蓝,请她去劝劝孩子。曲蔚蓝自从儿子被抓后,就像霜打过的茄子,一下枯萎了。她去了,可是李跃健拒绝见她,这比刀砍在她心上还难受。

李跃健还有很长的人生路,但是,他幼小心灵中的这个痂,恐怕很难愈合。

谣言杀人的事,自从有了人类,就没有根绝过。谣言天天在产生,悲剧也天天在产生。胡黄栌的死,与其说是李跃健杀死的,不如说是被谣言杀死的。

后来我多次看望李跃健,不过他还是没有走出阴影,一直很郁闷。他妈曲蔚蓝,也不在洗脚城打工了,回老家务农。她后悔,如果她不去洗脚城打工,就没有那些谣言,孩子哪会出事呵!

可是山区农民不打工,只种庄稼,日子也无法过呵。

狗儿坪村静悄悄的,因为少了两位欢乐少年。

猜你喜欢
蔚蓝杀人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矢车菊:海水般的蔚蓝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可怕的杀人风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可怕的杀人风
Going to the Beach
曾子杀人
左手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