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重视 多方参与

2017-06-07 08:02张一楠
新课程·教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幼儿

张一楠

摘要:幼儿性别教育是完整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短板。家庭中应注意提高父母参与性别教育的自觉性,幼儿园应逐步改善性别教育方式方法,大众传媒应加强性别教育的责任意识,国家社会应对幼儿教师群体性别结构合理化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幼儿;性别教育;路径

近几年来,“男孩危机”“阴盛阳衰”“伪娘现象”等问题日趋成为舆论和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这类问题充分暴露出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性别教育缺失严重的问题。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不仅对于内化性别观念,胜任社会角色,调整社会性别秩序,承接和延续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健康人格养成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性别教育应多方重视和多方参与,共同提高幼儿性别教育的自觉性和专业性

一、提升家庭性别教育的自觉性

很多研究和实例证明,父母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甚至大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开展科学的、顺应社会时代要求的性别教育十分必要。

1.明确婴幼儿时期性别教育的重点——帮助孩子完成性别和自我认知

可以在生活中认真回应孩子的困惑,自然而然地引导幼儿对性别的认知。诸如“我从哪里来?”“开着门,让我看你洗澡!”等问题常常困扰着家长,甚至部分家长会认为孩子有问题,其实这表明孩子在向父母发出信号“我想认识不同的性别了。”我们应从孩子的行为中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正确回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2.父母应摆脱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

不应将男女两性共有的性格特征,如,坚强勇敢、温柔体贴、听话顺从、争强好胜……等贴上有关性别的标签。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摆脱性别刻板观念束缚,淡化成人世界固有的性别框架,给每个孩子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如,鼓励女孩子谨慎周全的同时兼具冒险精神,勇于尝试新挑战;教育男孩要果断机智又温柔体贴。多给孩子一些社会自由度,增进其对男女优秀的人格品质兼容并包,个性充分发展,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

3.注重父母亲与儿童的陪伴,发挥其在性别教育中作用

与母亲共处时间长、受影响多的孩子,容易继承母亲温柔、细心、文雅的特质。而与父亲共处时间长、受影响多的孩子,容易继承父亲大度、开朗、喜动、自尊心强、喜欢交往,甚至幽默诙谐的特质。虽然生活速度在加快,家庭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但父母任何一方都不可缺位孩子的成长。

4.努力创建两性平衡的家庭氛围

父母在明确自己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同时,尽可能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女性化倾向,为孩子模仿性别角色行为提供榜样示范。如,父亲也分担部分家务劳动,照看孩子;母亲也应自立自强,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鼓励孩子积极进取。这就有利于孩子把从父母身上学习的优秀品质综合起来,为完整儿童的教育打下基础。

二、改善幼儿园性别教育方式

幼儿园是儿童性别角色知识扩展和深化的重要场所,应从物质环境创设、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早操环节、绘本阅读等方面重视幼儿的性别教育。

1.物质环境创设

重视如厕设备的性别教育价值。如厕环节中既蕴含着健康教育的内容,又隐含着社会教育的内容。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角度,应在卫生间中体现出所谓的“男女有别”,在保护幼儿隐私权的同时,使幼儿能够通过此环境获得对自身性别的认知,以及相应的社会行为规则。如,上海中福会幼儿园厕所设计了隔板,孩子如厕时可以关上门,同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每个厕所里面还安装了电铃,如果孩子需要老师的协助可以按响门铃,隔壁教室的老师就可以第一时间来帮助孩子。

创设各类游戏环境。有研究指出,户外大型活动场地和运动设施更容易激发男孩的想象力。因此,应在幼儿园能力范围内多建设一些供幼儿攀爬的大型器械或适合幼儿进行大运动的活动场地。当然也不可忽视室内游戏材料的投放,尤其是给孩子设置玩沙、玩水区。水和沙取白天然,安全环保无公害,加之其本身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变幻性,是儿童天然的玩教具。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多鼓励他们玩耍,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等。

2.集体教育活动

集体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教育方式,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重视个体性别概念、性别观念的认同。为保障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概念的形成,教师应有意识地在集体活动中强化幼儿性别认知,如在排队、游戏比赛、拿毛巾、上厕所、喝水、取玩具等环节中进行男女分组,使其认识到自己所隶属的性别群体。如鼓励男孩学习女孩的细致认真和体贴他人,鼓励女孩学习男孩的勇敢坚强和独立自主。

其次,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注重完整人格的培养,鼓励幼儿适当双性化行为的表现。如在制作精细手工作品和缝纽扣等活动上也应鼓励男孩参加,培养其耐心和细心。如部分体育活动课中会选择一些惊险、刺激、富有挑战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会有部分女孩退缩,这时应鼓励女孩大胆参与,培养其勇敢、大胆等品质,并在此过程中及时表扬,提升其意志力。

第三,重视性别教育课程的开发及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是实施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在选编幼儿园课程资源时不仅要考虑是否有助于儿童基本情感、基本经验、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提升,還应充分考虑对幼儿人格发展的积极意义。开发或选编一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性教育的启蒙课程,如《男孩女孩》《衣服里的秘密》等系列性别教育课程。

3.区角活动

区角游戏中倡导幼儿开展适合其性别认同的游戏形式。有些游戏形式天然带有一定性别倾向性,可以允许并鼓励幼儿参与。尤其是为男孩的阳刚之气的增强创设一些有价值的区角游戏,如,大侠游戏、攀爬游戏等。江苏某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时间给孩子们在角色区投放了披风、面具、塑料软棒、充气棍棒等专供男孩去玩所谓的“大侠游戏”,通过这种追打游戏,发泄男孩过剩的精力,培养其正义感、勇敢、坚强等品质。

从摆脱性别刻板印象出发,注意区角游戏的安排和指导。如,角色游戏区,娃娃家的妈妈可以天天去上班,爸爸也可以做家务;司机可以是女孩,男老师也可以给小朋友们上课;娃娃家里多一些变形金刚、超级战士等男孩玩具;餐厅中的服务员花头巾改为胸牌;美容院中美容师的服装道具由粉色改为黄绿色或浅蓝色;美工区,鼓励男孩子做手工、缝扣子等;建构区,鼓励孩子们搭建积木、玩拆装玩具等。

4.早操环节

早操也是幼儿园一项特殊的集体教育活动,除了调节儿童情绪、锻炼孩子身体、增强其体质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之外,还能发展孩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加孩子的阳光心态。如,某幼儿园早操活动时,每到《中国功夫》时,男教师跑步出场带操,孩子们跟着男教师哼哈出声,精神抖擞,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刚劲有力,把整个早操环节推向高潮。还有部分幼儿园根据儿童对葫芦娃、孙悟空等兴趣,编排了带有武术性质的早操,把力量型动作运用到操节中,使之受到阳刚之气的熏陶。

5.绘本阅读

绘本阅读日渐被人们接受和重视,其不仅在语言教育方面,而且在人格教育、审美教育和儿童社会化发展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性别教育的绘本把有关男孩是男孩,女孩是女孩的理念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孩子,让其在轻松自然的过程中学习有关自身性别的问题。如《德德家家幼儿性教育系列图书》中的《我从哪里来?》就探讨了几乎每个孩子都很好奇,但成人又难以表述清楚的问题。《男孩子女孩子》也让孩子们明晰了男女的不同,孩子们生活中的困惑在绘本中找到了答案。

其中也有部分关于双性化教育的绘本,在性别气质、两性关系、两性生活方式和父母角色等方面弥补了我国传统性别教育刻板化的问题。如安东尼·布朗的《我妈妈》中可以看到超人妈妈、宇航员妈妈;《我爸爸》里可以发现爸爸柔软的一面,善于歌舞的一面;《朱家故事》中那些试图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画面在提醒我们重新审视女人的职业、地位、分工、兴趣等。

三、加强大众传媒性别角色教育的责任意识

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历程中,除了家庭、幼儿园、同伴之外,大众传媒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前儿童出于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模仿学习能力强、吸收速度快,价值判断能力尚不成熟,如果大众舆论和媒体导向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就很容易误导其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多元价值观并存、提倡双性化教育的今天,尽管淡化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代表着社会发展的進步,但过犹不及,也应把握其尺度。因此应从宏观上加强监管,微观上加强媒介自律,提高责任意识,及时遏制大众传媒低俗、媚俗等炒作之风,为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营造健康的环境。

当前社会上还普遍存在性别分工和性别歧视的情况,大众传媒可以传递更多性别平等的价值观。有研究指出,大众传媒中的男性比例要远高于女性,而且女性多半是温柔、迷人、少竞争、性感、情绪化、有依赖性的;男性则多是理性、智慧、坚强、勇敢、独立的,并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性别角色刻板化的描述不利于性别平等价值观的树立。因此,大众传媒还应多注意两性共同点,增加女性杰出人物的比例,让儿童意识到男孩女孩都是自然的产物,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可以并肩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四、重视幼儿教师群体性别结构合理化

在当前调整教育结构的大背景下,要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首先应从立法人手营造一个有序、规范化的学前教育法律政策体系,明确学前教育的责任、管理体制、教师职责、教师权利、教师待遇等法律关系,地方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应政策,积极引导男性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留在幼儿园发光发热。

其次,建立健全合理的薪酬体系,使男教师在幼儿园收获价值感。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薪酬、工资待遇、保险等是可以满足人第二层需要(安全需要)的重要内容。虽然第二层需要属于低级需求,但是人人都需要,先满足低层次需求,才可能出现高层次需求,从而激励人的探索和发展。尤其是如果幼儿园工资偏低,保障制度不健全,满足不了其生活所需,肯定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优秀的男教师带着遗憾离开幼儿园。

第三,注重舆论宣传,在扭转男幼儿教师性别偏见的同时,加强幼儿教育科学观念的普及。目前社会上对幼儿园女性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见怪不怪,反而认为男生去幼儿园是大材小用,这种传统的职业性别偏见也影响幼儿教师职业价值感的建立,导致不少男生自然认为这种职业前景渺茫。因此,应通过多渠道论证男性加入幼儿园的优越性,树立幼儿教师的责任应由男女角色的共担才能更有利于完整儿童的培养。通过类似幼儿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为男幼教进入、留在幼儿园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