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迸发激情的火花

2017-06-07 08:02郑明雯
新课程·教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堂

郑明雯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如果学生连学习语文的兴趣都失去了还谈什么“热爱”语文。当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每个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难题。“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为了让语文课堂教学蕴含更大的生命活力,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艺术,去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进发,特别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的教学激情艺术对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优化作用更是不能忽视的。

关键词:语文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激情艺术

最近偶然间,我又翻看了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对文中郭橐驼的种树方法颇有感触。郭橐驼所种之树之所以“无不活,且茂硕,早实以蕃”,就在于他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相反,一些人“爱之太深,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前者与后者同样种树,但栽树的方法不同,两种收获也截然不同。其实,树人如树木,对学生的教育就應像郭橐驼种树般,要顺其自然。然而,目前许多中学语文课堂学习已不再是纯粹的兴趣使然,而是带有一种强迫性或者非自我的目的性学习,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爱上语文课。教师一个人在上面讲得津津乐道,唯恐没将今天所备的知识全部塞给学生,却还不知很多人在下面早睡得口水直淌,一门最有活力、最具灵性、最有趣味的学科,遭受学生这样的冷遇,试想,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可以说,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但我们没有时间去单纯地悲哀,当务之急就是要不断地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索,努力找到一种可以让学生顺其天性、在课堂上乐于学习语文的方法来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笔者认为,只有营造了“激情”的课堂,才能使学生从“知之”到“好知”再到“乐知”。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为了让语文课堂教学蕴含更大的生命活力,教师应当自觉地学习“激”情艺术。

一、要用热情燃烧事业

曾经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这行业虽然不是一项很好的职业,但却是一项很好的事业。的确,通过这么多年的语文实践,这种感受越来越深刻:多一份责任与理想,少一份抱怨与庸俗,把课堂作为展现教师生命价值的具体世界,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一定要让学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一位语文教师拥有激情的最基本的内动力。

二、要用热情感染学生

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没有激情就没有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蕴含巨大的生命能量,语文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以自己心中的炽热情感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高度热情,“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达到师生情感的良性互动,才能把语文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愉悦高效的情感内化过程。

1.语言激情,寓情于声

(1)讲究语言的幽默性。社会生活需要幽默,而语文课堂上更应运用幽默语言进行教学。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经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所谓幽默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运用俏皮、含蓄、机智的言语,达到使人发笑、潜移默化、启迪心智的目的,同时又能把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而语文教学语言的幽默正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

幽默的运用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学生其个体身心都有一种趋美的冲动,一种喜欢幽默的感情需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这种喜欢幽默的感情,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如,有位老师上《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讲到苏轼乐观豁达的心态时,联想到苏轼的《惠州一绝》。他说:“有一次,苏轼被贬到生活条件极艰苦,人称南蛮之地的广东去受苦,苏轼来到广东后却以吃到时鲜的岭南佳果为乐,并写了一首诗来激他的政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首诗相当于告诉他的政敌,你贬我到岭南受苦,我却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连皇上和贵妃都难吃到的新鲜岭南佳果,日子过得真快活,长久做个岭南人也不妨咯!”这位老师信手拈来幽默的材料,顿时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

总的来说,幽默的教学语言好比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兴奋剂,它使得语文课堂勃勃生机,寓庄于谐。当然,教师的语言也要艺术处理,幽默风趣而不失文雅,绝不可粗俗。在对主题进行延伸时,切忌游离主题,否则就会舍本逐末,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生以油滑之感。

(2)讲究语言的生动性。于漪老师曾说过:“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力求做到优美贴切,教学的语调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教师要运用好这些因素,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启发学生把握文本,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巧妙地把课堂气氛由平缓推向高潮,又由高潮逐步转入平缓,使学生始终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参与课堂;把学生从困惑中唤醒,走向体验认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索之路。曾有一个老师讲授《小巷深处》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当他讲到课文收尾阶段“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时,他用沉挚、哀婉的语言描述了作者看见盲母无助地倚在墙边等候的身影后的幡然悔悟、内疚自责的心理,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和熏陶,泪流满面。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给出了一个作文练习题《望着__远去的背影》,当时学生激情满怀,迫不及待地奋笔疾书。

的确,优美生动的语言犹如二月的春风,能够吹动课堂的空气,吹醒沉睡的心灵,吹开山涧的花草,让我们拥有生命的真正气息。

2.情满课堂,爱暖心田

语文教学是一种知识性与人文性并重的教学,而不仅仅告诉学生一些冷冰冰的知识。如果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能为晴雯抱屈,为窦娥鸣冤,为刘兰芝鸣不平的人,首先教师应该是情感特别丰富的人,能够用丰富的情感体态去感染学生。

君不知,一个温柔的微笑,一道关怀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一句殷切的期望,均是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催化剂。它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与仰慕之情,进而“亲其师,信其道”。记得在一次语文课堂中练习句子的仿写,我提问了一个成绩较差、在班上经常被人取笑的学生陈××。他站起来满脸通红,久久说不出一个字,班上学生马上被他的这种窘相逗乐了,底下开始有人私笑起来。我当时不做声,只是微笑地看着他,还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轻轻地说了声“你行的”。没想到我的一句认可,犹如冬日的暖阳,令他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原本黯淡的眼神一下子明亮了起来。他感激地看着我,眼眶中噙满了泪花,突然提高了音量,大胆地说出了他的句子,尽管不是很理想。底下学生先是愣了一会儿,之后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是多么难忘的一节课,仅仅一句平常的话语,竟会对学生产生如此大的感染力。不难想象,如果一个孩子经常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经常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一个孩子经常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一个孩子经常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这堂课足以证明每一个孩子都有渴望被关注、被欣赏的心态。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育者,应学会如何用爱去平等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并能巧用爱去激发学生大胆学习语文的勇气。而且要做学生心灵的倾听者。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拥有宽广的胸襟,撒播爱的种子。在这方面,语文教师永远是幸運的,能够通过作文批改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一次次心灵的交流,对学生言语生命和人生观、世界观影响的深刻性和久远性远远超过了其他科。记得在一次批改周记时,有一位学生曾在作文本上给我写了一封信,为自己屡次在语文考试中失手而懊恼,觉得辜负了我的希望。信的末尾问我,是否对她感到失望。我在回信中肯定地告诉她,我为她的努力感到骄傲,不要对一两次的成绩太在意,老师相信她的能力。虽然之后她没有再通过任何形式与我交流这问题,但在她的课堂表现中我分明看到了她日益增强的学语文的信心和斗志。

总而言之,教师的激情艺术是上好一堂课的灵魂,缺乏激情艺术的课堂只会是枯燥乏味的课堂,缺乏活力的课堂,也是死水一潭的课堂。让激情融入课堂,去一份枯燥,增一份生动,减一些束缚,添一份自由,少一些压力,多一份自信;让教师与学生一齐顺其自然地进行真正的心灵追逐,情感共振、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课堂
欢乐的课堂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写字大课堂
交通标志小课堂
美甲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妈咪“达人”完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