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联苯肼酯悬浮剂防治草莓二斑叶螨药效试验

2017-06-08 04:54阳李常平卫王亮刘莹蕾杨卫东
中国蔬菜 2017年6期
关键词:昌平区红蜘蛛悬浮剂

高 阳李常平卫王亮刘莹蕾杨卫东

(1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 100029;2北京市昌平区植保植检站,北京 102200;3北京市昌平区农药管理站,北京 102200)

43%联苯肼酯悬浮剂防治草莓二斑叶螨药效试验

高 阳1李常平1卫王亮2刘莹蕾3杨卫东1

(1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 100029;2北京市昌平区植保植检站,北京 102200;3北京市昌平区农药管理站,北京 102200)

采用田间试验法评估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25、30 g·(667 m2)-1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二斑叶螨盛发初期施药1次,30 g·(667 m2)-143%联苯肼酯悬浮剂处理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最佳,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药后7 d的防效在85%以上,且各处理对草莓生长和非靶标动物均未产生不良影响。

草莓;二斑叶螨;联苯肼酯;防治效果

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是近年来危害我国草莓生产的重要害虫。其在北京市的优势种群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以成螨、若螨群集在嫩叶或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初期形成褪绿斑点,然后扩散,严重者叶片焦枯甚至提前脱落,植株生长发育受阻明显。二斑叶螨繁殖能力强,年发生代数多且世代重叠严重,为害猖獗,严重影响草莓产量(相建业 等,2007)。

目前,我国防治草莓红蜘蛛的登记农药品种少,近年来由于长期单一用药使害螨产生耐药性,杀螨效果不理想。为筛选出草莓这一特色小宗作物上新型、安全、高效的防治红蜘蛛药剂,笔者于2015~2016年就新型杀螨剂43%联苯肼酯(bifenazate)悬浮剂对草莓上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探索其科学使用技术和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颜,购于北京市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防治对象为二斑叶螨成螨和若螨,在试验地块呈点片发生。供试药剂为43%联苯肼酯悬浮剂(由申请登记试验单位提供),对照为5%噻螨酮(hexythiazox)乳油(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1.2试验地点

第1次试验大棚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试验地土质为中性壤土,肥水管理良好。2015年3月15日育苗,8月28日定植,行距20 cm,株距15 cm,施药期为坐果初期。

第2次试验大棚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试验地土质为中性壤土,肥水管理中等。2015年3月25日育苗,9月10日定植,行距20 cm,株距15 cm,施药期为坐果初期。

1.3药剂处理

试验共设5个处理,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分别喷施20、25、30 g·(667 m2)-1的43%联苯肼酯悬浮剂(有效成分为129.0、164.3、193.6 g·hm-2)、以5%噻螨酮乳油(有效成分为23.4 g·hm-2)为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在草莓二斑叶螨成螨和若螨盛发初期,采用JactoHD400手动喷雾器(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对草莓叶片正面和背面进行均匀喷雾,试验全程施药1次。

1.4调查方法

第1次试验于2015年12月14日调查虫口基数后进行施药,分别于12月15日(药后1 d)、12月17日(药后3 d)、12月21日(药后7 d)进行3次残活虫数调查;第2次试验于2016年4月11日调查虫口基数后进行施药,分别于4月12日(药后1 d)、4月14日(药后3 d)、4月18日(药后7 d)进行3次残活虫数调查。

每个小区调查3点,每点固定调查2株草莓植株,每个处理以4个小区的平均数据为统计,计算虫口减退率,并参照 Henderson-Tilton 公式计算校正防效,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显著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2015年试验中,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 g·(667 m2)-1处理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较好。由于清水对照的草莓二斑叶螨虫口数量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数据未列出),故导致校正防效偏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为二斑叶螨呈点片发生,调查时选择的草莓植株叶片上二斑叶螨分布不均匀,且后期调查中有叶片脱落,影响了调查结果。

2016年试验中,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 g·(667 m2)-1处理防治草莓二斑叶螨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1 d的校正防效达93.36%,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药效的持效性来看,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 g·(667 m2)-1处理的效果最佳,药后7 d的校正防效达93.61%。

表1 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效

两年的试验数据表明,随着43%联苯肼酯悬浮剂施用浓度的增加,对草莓二斑叶螨的平均防效呈现上升趋势。

2.2 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作物和环境的安全性

试验期间对草莓长势进行观察,在本试验使用剂量下,田间未见药害发生,供试药剂对草莓表现安全。由于试验期间未发生其他虫害,无法评价试验药剂对其他虫害的影响。药后1~7 d各处理对草莓田中蜜蜂等其他动物活动无明显影响。说明试验药剂对非靶标动物表现为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草莓二斑叶螨多发生在草莓坐果期,二斑叶螨食谱广、食性杂,对药剂敏感性低,对草莓产量、品质均有较大影响(郝保春,2000;陈永凡和陶小祥,2011)。联苯肼酯作为新型联苯肼类杀螨剂,是一种神经细胞抑制剂,通过抑制螨类的中枢神经传导系统达到杀灭效果(吴石金 等,2008;何建红 等,2012)。联苯肼酯对螨的各个生活阶段都有效,同时具有杀卵活性和对成螨的击倒活性(48~72 h)(王强 等,2004;佚名,2009)。本试验结果显示,30 g·(667 m2)-143%联苯肼酯防控作用最好,其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药后7 d防效均在85%以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若螨盛发初期30 g·(667 m2)-1(或有效成分164.3~193.6 g·hm-2)兑水均匀喷雾防治二斑叶螨,药效持效期7 d以上。

目前,国内尚无联苯肼酯产品正式登记用于防治草莓二斑叶螨,本试验有助于推动国内农药生产企业填补这一空白。本试验中43%联苯肼酯悬浮剂表现出良好的杀螨活性,且对草莓生长安全,对田间蜜蜂无明显影响。

草莓以鲜食为主,由于其果实裸露,无角质外皮保护,易受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因此使用杀螨剂防控害螨时,应综合考虑防治效果、药剂残留和避免药害等。在螨发生盛期,如果多次施药防治,容易导致草莓果实农药残留超标,严重者甚至引起药害。因此对草莓红蜘蛛的防控要以预防为主,做好草莓育苗期的害螨预防工作,生产上使用脱毒无螨苗,防止其他途径螨源传播,减少结果期用药,同时筛选低毒、高效的新型杀螨产品,交替用药或科学混用,以提高杀螨效果,降低抗药风险。

陈永凡,陶小祥.2011.草莓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上海蔬菜,(4):61-62.

郝保春.2000.草莓生产技术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77-181.

何建红,饶国发,赵帅锋,柯汉云,洪志慧,马卫强,程思明,王宝强.2012.机动喷雾器对水量对稻飞虱防效的影响.浙江农业科学,(5):689-690.

王强,顾秀慧,贝亚维.2004.绿颖及其混配剂对几种害虫的生物活性和联合作用测定.浙江农业学报,16(5):321-323.

吴石金,贝亚维,周晓云,林文彩,章金明.2008.抗菌杀螨剂防治茄子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浙江农业科学,(6):750-751.

相建业,张管曲,谢芳芹.2007.草莓病虫害识别与无公害防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65-66.

佚名.2009.联苯肼酯.农药科学与管理,30(8):61.

Control Effect Experiment of Bifenazate 43% SC Against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GAO Yang1,LI Chang-ping1,WEI Wang-liang2,LIU Ying-lei3,YANG Wei-dong1

(1BeijingPlantProtectionStation,Beijing100029,China;2PlantProtectionandQuarantineStationof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102200,China;3PesticideAdministrationStationofChangpingDistrict,Beijing102200,China)

Under field conditions,control efficacy of bifenazate 43% SC 20、25、30 g·(667 m2)-1againstTetranychus urticaeKoch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e application of bifenazate agen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Tetranychus urticaeKoch occurance,the control effect was the best,quick acting and with persistence. The control rate ofTetranychus urticaeKoch was over 85% at the 7th day after using bifenazate 43% SC 30 g·(667 m2)-1. All treatments had no harmful effect on strawberry growth and non-target animals.

Strawberry;Tetranychus urticaeKoch;Bifenazate;Control efficiency

高阳,男,硕士,农艺师,专业方向:农药管理,E-mail:gaoyang891101@163.com

2017-02-09;接受日期:2017-05-03

猜你喜欢
昌平区红蜘蛛悬浮剂
栗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临汾:加强小麦红蜘蛛监测工作
玉米红蜘蛛防治建议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240g/L螺螨酯悬浮剂防治柑桔红蜘蛛试验效果简报
“阳光体育 健康成长”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精英赛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