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用甜菜新品种金甜1号

2017-06-08 04:54韩向阳孙京涛何洪巨张宝海
中国蔬菜 2017年6期
关键词:叶用叶柄甜菜

韩向阳 孙京涛 何洪巨 张宝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蔬菜种质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

叶用甜菜新品种金甜1号

韩向阳 孙京涛 何洪巨 张宝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蔬菜种质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

金甜1号的叶柄为叶用蔬菜中少有的金黄色,颜色鲜艳,产量高,抗逆性强,观赏特性明显,是典型的赏食两用蔬菜品种。

甜菜为黎科甜菜属植物,分为野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又分为4个变种:叶用甜菜、糖用甜菜、根用甜菜、饲用甜菜。叶用甜菜(BatavulgarisL. var.ciclaL.)英文名称为Leaf beet、Swiss chard,又称牛皮菜、莙荙菜、厚皮菜。叶用甜菜在我国中部的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南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以浅绿色为主。食用方法:小株幼苗食用方法与菠菜相似,可以生食、炒食、焯后凉拌、煮食、做汤、做馅等;大株叶片可以叶肉、叶柄分开来食用,叶柄还可以做蔬菜泥。叶用甜菜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行痰止血的作用。近年来,红叶甜菜以其鲜艳的颜色,在北方作为特菜广为栽培。1990年孙以楚把中国现有叶用甜菜初步分为5种类型:白色叶用甜菜、绿色叶用甜菜、“四季”叶用甜菜、卷叶叶用甜菜和红色叶用甜菜(张宝海 等,2003)。

2004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从美国引进了颜色混杂的叶用甜菜品种。经过多年的种质改良,在国内率先选育并推广了颜色金黄的叶用甜菜品种金甜1号。其叶柄为叶用蔬菜中少见的金黄色,品质优,富含叶黄素,颜色鲜艳,且抗性强,整齐度好,生长期长,景观效果明显,现已成为全国观光园区必选品种之一。2016年进行了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京品鉴菜2016039。

1 品种特征特性

金甜1号长势旺盛,生长整齐,叶片宽大,叶面有泡状凸起,叶柄、叶脉、根、茎为植物中少见的黄色,叶片绿色,叶柄宽、薄(图1)。耐热,耐寒,耐抽薹,抗病,高产。北京春季露地栽培,劈叶收获,可以一直收获到冬前,每667 m2产量5 000 kg以上;也可小株一次性收获;北京地区露地春、夏、秋及温室四季均可栽培。观赏特性明显,是典型的赏食两用品种。

图1金甜1号

2 产量表现

分别于2007年春、2007年秋、2008年春、2008年秋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延庆基地和中心农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株距0.35 m,行距0.65 m,每667 m2定植3 000株。产量设定为甜菜生长期为4个月的产量。对照品种为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红梗叶菾菜。生长期为4个月时,金甜1号每667 m2产量为2 523~3 078 kg,比对照增产5.5%~6.9%。

3 商品性

露地叶用甜菜生长期4个月时,测定产品鲜样品质。结果表明:金甜1号干物质含量9.46%,VC 515.0 mg·kg-1,可溶性糖1.11%,粗纤维0.92%,Fe、Mn、叶黄素含量分别为20.1、2.39、35.8 mg·kg-1,均高于同类叶用甜菜对照品种红梗叶菾菜(9.32%,303.0 mg·kg-1,0.76%,0.77%,17.6、2.38、33.6 mg·kg-1),仅Ca含量(262.0 mg·kg-1)、蛋白含量(2.20%)和β-胡萝卜素含量(14.1 mg·kg-1)稍低于红梗叶菾菜(298.4 mg·kg-1、2.28%,14.7 mg·kg-1)。

生长期为8个月时,金甜1号干物质含量10.96%,VC 424.4 mg·kg-1,可溶性糖0.81%,粗纤维1.42%,蛋白3.57%,Ca、Fe、叶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386.3、34.0、59.6、22.9 mg·kg-1。

两种采收期营养含量各有高低。所以,如果以食用为目的,可以根据自身营养需求和口感,选择合适的采收期。

播种120 d(天)后测定植株性状,金甜1号叶柄最宽为5 cm;最大叶长和叶宽分别为55、28 cm,单株叶片数25片,均高于对照红梗叶菾菜(2、52、26 cm,13片),属于叶片更宽大且叶片数更多的高产叶用甜菜品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种育苗

4.1.1 育苗 采用苗畦、营养钵育苗均可。因播种材料是叶用甜菜的果实,个体较大,播种时覆土宜深,一般厚1.0~1.5 cm,每粒“种子”出苗3株左右,定植时分开定植。育苗移栽每667 m2用种量约100 g。

4.1.2 直播 以小株一次性采收的,播种密度需要加大,一般采取直播的方式,条播、撒播均可,播后覆土1.0~1.5 cm厚,覆土后镇压,然后浇水,即可等待出苗。直播每667 m2用种量约2.0 kg。

4.2 整地施肥 金甜1号虽然耐瘠薄、耐盐碱,但也喜肥沃、疏松的土壤。平整土地,深耕土壤,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3 000~5 000 kg、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50~100 kg,均匀铺施于地面,然后用旋耕机或人工深翻,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做成宽1.3~1.5 m、长8~10 m的平畦。直接播种的畦面应细、软、平。

4.3 定植与定苗 育苗移栽多次采收的,定植株距为25~30 cm,行距为30~40 cm。直播一次性采收的,播种后须分次间苗,播种后30 d(天)左右即可间小苗,定苗株距为10~15 cm,行距为15~20 cm,分次间拔的小苗可上市销售。

4.4 田间管理 金甜1号属于容易栽培的蔬菜,稍加管理就能生长良好。定植或定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一次性小株采收的,应以施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收获前3~5 d(天)应停止浇水,以保证商品质量。育苗移栽的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要进行追肥,可在每次劈叶收获以后,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左右。温度低时生长慢、收获少,宜少浇水、少施肥。温度高时,生长快、收获多,宜多浇水、多施肥。具体的管理措施应结合田间情况而定。

4.5 收获 小株一次性收获的,一般在播种后40~50 d(天)即可整株收获,连根拔起或用小刀在根部割断,装筐或捆把销售。劈叶多次采收的,一般在定植后40 d(天)左右开始进行采收,前期收获量宜小,以不影响植株生长为原则,每次收获1~2片叶;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后,每次收获3~4片,一般从外叶开始劈收,内叶再继续生长,每隔10 d(天)左右可以收获1次。

4.6 病虫害防治 叶用甜菜病虫害很少,但有时猝倒病、蚜虫和斑潜蝇仍有发生。猝倒病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多雨的地块,可在播种前用种子质量0.2%~0.3%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发病初期喷施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25%抗蚜威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斑潜蝇可在幼虫3龄前防治,用10%除虫脲悬浮剂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喷雾,喷药时要力求均匀,使药剂充分渗透叶片,杀死幼虫。

张宝海,孙京涛,韩向阳.2003.30种新兴叶菜栽培.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52-57.

韩向阳,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特菜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电话:010-51503075,E-mail:hanxiangyang@nercv.org

*通讯作者:张宝海,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特菜品种的栽培和选育工作,电话:010-51503705,E-mail:zhangbaohai@nercv.org

2017-03-24;接受日期:2017-05-1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70102)

猜你喜欢
叶用叶柄甜菜
斗 草
斗草
扭动的小蚕
扭动的小蚕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当食物成为艺术创作的燃料
庭院叶用莴苣种植技术
12种金花茶组植物产花量和产叶量研究
甜菜咋喂猪
甜菜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