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证

2017-06-08 08:52楚风
长江文艺 2017年6期
关键词:李杜杜甫李白

楚风

《李杜在湖北》,这个题目有意思,我希望发表。

李杜是谁?李白杜甫呵。他们在湖北待过,李白十年以上,在这里写过好多诗,不少以地名为题,比如荆州、襄阳、黄鹤楼,都是千古绝唱。杜甫大概三年,比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生平第一首快诗”。

我算是搞文学的,也就知道这么些。我们是湖北人,虽然故乡不一定在这里,但现在在这里,这里将是我们孩子的故乡,落地生根嘛,我们理应对乡土知道得更多。要了解,才有爱惜,有爱惜 ,才会好好建设,愿意有所奉献。所以即使不爱诗,也要知道一点地方历史。但是一直没有人专门讲清楚这个事儿。

周老师乐意给我们讲清楚。

讲这个话题,要有学问,专门的学问。这些年流行文化散文,有时候还加个“大”字,常常被讥笑硬伤累累,故意曲解也是有的,主要是作者学问实在不够。比如我们经常到一些名胜地听介绍,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所谓耳濡目染,很有影响力,却多半是新编民间故事,杜撰也不是不可以,但恶俗就不好了,特别是当作常识讲给孩子们听,以讹传讹,误人子弟,想想都替我们的中国梦担心。我特别希望有好学者写这样的文章,可靠。

但好学者多不愿意写。写这个费劲着呢。我去年底收到这篇文章,一看就知道是很规范的学术论文,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我在学术研究中,既关注中华文化的宏观历史运动,也关注湖北的文化历史。主编了百万字的《湖北文化史》,撰写过一系列关于湖北文化的论文。2016年,我受荆楚文库编委会的委托,编撰《李杜在鄂诗集》。在此过程中,我对李、杜在湖北的踪迹和心境发生了强烈的兴趣,为此,对李白在湖北和杜甫在湖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这篇文章就是此书的序。全是繁体字,引文恨不得占全文的三分之一,注释又占了五分之一,注释也多半是文言文。就这,按周老师的意思已经放宽很大尺度了。他说,他的定位是“把学术性文学性思辨性融为一体,创造一种新的风格”。

我跟老师说,您得想想我们的读者基本上不是专业的读者,看不懂,得讲明白点。比如把书面语改成大白话,把年代标注一下公历,把官职和地名解释一下。开元十三年是公元725年,大历三年是768年,检校工部员外郎相当于今日的工业部工业司助理巡视员,江夏是大概今天的武昌,汉阳大概是今天的汉阳,汉口还没影儿呢。至于武汉,是1927年4月才有正式命名,不久前武汉市刚刚纪念了九十年。

感谢周老师,迟疑了一阵,还是下决心改,我体会到了老师的苦心,是想做一些文化普及的工作,为此乐意付出心血:“改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毕竟这样的写法对我也是个学习。再大的学者进入新领域也是小学生。”

周老师先是改写了李白这一部分,让我们二审三审,这个在第五期杂志发了出来,然后又改写了杜甫一部分,因为我提了一些问题,老师居然又重写了一次。比如我问老师,为什么李白在湖北那些年玩得那么开心,好像从来不缺钱花,而杜甫为什么那么穷穷得隔了上千年读者都替他难过!——李白和杜甫经济状态不同。老师说,李白家世有多种说法,但基本上都认为李家在湖北、江西有生意,这可能是李白的经济来源。但李白也有“家贫衣复单”、“晨起鼻何酸”的时候。杜甫因为身处安史之乱的中心,生活深受战乱影响。本来唐代官员自有俸禄,但杜甫从华州司功参军任上辞职,也就不会有俸禄,这样,他就在经济上陷入困窘。没有官当,如果经商或者务农,皆可另有收入,但杜甫是一介书生,并无其他能力,所以不得不主要靠友朋资助。

在文章中老师又详细地写了杜甫当时的经济情况。

我还问了一些问题,周老师一一作答,在这里,和我们的读者一起分享。

历史上有几个李杜?

李白和杜甫之前,曾经有三对李杜并称者,一是东汉李固、杜乔;二是李云、杜众;三是李膺、杜密。三对李杜,皆属人伦典范。李白、杜甫并称“李杜”,应在唐代贞元、元和年间。最早提出者是元稹。元稹于贞元十年(794)作《代曲江老人百韵》,诗中有“李杜诗篇敌,苏张笔力匀”之句。元和八年(813),元稹为杜甫作《墓系铭并序》,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最有影响,也最为人所熟知的是韩愈《调张籍》中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首诗为李杜在诗歌史上的至高无上地位,最终定论。

李白有好几个老婆吗?他喜欢给老婆献诗。杜甫好像不太爱谈自己的家庭。

李白第一个妻子是许氏,生下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叫伯禽,女儿字平阳。李白在诗歌里,提过儿女名字,即《寄东鲁二稚子》诗的“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诗中的“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许氏和李白生活了十年,即病卒。李白又与一位姓刘的女子同居,后来二人分手。李白与一位无名氏的鲁妇人同居,最后娶的妻子是宗氏。据唐代魏颢《李翰林集序》,李白和东鲁妇人生了一子,曰颇黎,但这个颇黎行迹不明。李白的女儿平阳,出嫁后去世。伯禽卒于贞元八年,生前为平民。家境贫困。伯禽有二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出游,不知所在。二个女儿,皆嫁于农夫。李白死去五十余年后,担任宣州、歙州、池州三州观察使的范传正,因为仰慕李白的为人及其诗歌成就,利用职务之便,寻访李白墓葬所在及其后人的下落。据范传正的《新墓碑序》,范传正见到的李白孙女,穿的是村妇的衣服,长相也朴野,但进退应对还保留教养。她们不敢把自己的身世告诉县官,担心有辱祖先。范传正听完她们的叙述,不禁泪下。想要帮助他们,将她们“改适于士族”,但是被她们婉言拒绝了。范传正也没有强迫她们,只是“复井税、免徭役而已”。杜甫成婚约在天宝中期,夫人杨氏大约比杜甫年轻十六七岁。杜甫卒后,杨氏仍存活七八年,卒年应在四十九岁左右。杜甫有二子,宗文、宗武。杜甫卒时大约二十岁左右。据杜甫诗,二子皆能作诗,故杜甫自豪称:“诗是吾家事。”杜甫卒后,二子将其遗骸暂瘗于岳阳。

李杜两个人关系好么?网友们特别喜欢争论李杜友谊谁深些谁浅些?从两人的诗里看杜甫要热情很多。

杜甫比李白年幼十二岁,两人于天宝三载(744)在洛阳初识,一见之下,互为倾倒。杜甫诗有“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之句,可见两人亲密无间。兩人分别后,李白性格豪放,每天不断有新的朋友,很少静下来独自回味往日之友情,但杜甫最后十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处无侣,有充分时间回忆往事、记录友情。李杜分别后想念彼此的诗作之所以有差异,其实是彼此性格和写作兴趣不同而已,并无此热彼冷的感情厚薄之分。但是,刘昫《杜甫传》记:“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饭颗山相传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后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拘束。李白有诗云:“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不过,对于李白这首诗,有的解释为嘲诮,有的解释为“讥其拘束”。有的解释为关系亲切。在乎各人的理解。

我感动并感慨于周老师的认真和高度的责任心,写了这个读后感。很高兴在老师的带领下,回望千年之上,与李杜同在江汉之间,以诗为证。

猜你喜欢
李杜杜甫李白
和李杜合影
和李杜合影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走出李杜优劣论的怪圈
——李杜优劣之争研究评述
诵读“李杜”时的遐思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