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阳光玫瑰葡萄促早栽培中的花果管理技术

2017-06-09 08:55单涛龚雪花袁月张晋盼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7年3期
关键词:上海地区花穗调节剂

单涛,龚雪花,袁月,张晋盼

(上海市葡萄研究所,上海嘉定201818)

上海地区阳光玫瑰葡萄促早栽培中的花果管理技术

单涛,龚雪花,袁月,张晋盼

(上海市葡萄研究所,上海嘉定201818)

近年来阳光玫瑰以优良的果实性状受到广泛欢迎。本文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针对上海地区的气候及环境条件,对该品种进行了促早栽培花果管理技术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每根新梢最多保留1穗果,弱枝不留穗,每果穗保留13~15个支穗,50~60粒果,产量控制在750 kg/667m2以内可获得优质的果品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准确把握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机,第一次在盛花后1~3 d采用赤霉素25 mg/L和吡效隆2 mg/L进行混合处理,第二次单独应用赤霉素25 mg/L进行膨大处理,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阳光玫瑰;上海地区;促早栽培;花果管理

阳光玫瑰(Shine-Muscat)是日本农研机构以安芸津21号×白南杂交选育的欧美杂交种葡萄,于2006年在日本进行品种登记,自2007年开始引进到我国多地。该品种因其优良的品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是继巨峰、夏黑之后又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新品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种植[1-2]。

阳光玫瑰葡萄具有诸多优点,其果肉口感细腻,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味道清甜,甜而不腻;果粒大、不裂果,可进行无核化栽培,成熟后不易落粒,可挂树储藏,耐运输;果皮黄绿色,无需担心着色问题,气候影响不大,收益稳定。但该品种仍存在一些栽培管理难点,如幼苗期管理较其他品种困难,对砧木要求严格;新梢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严格,忌高温,喜肥水;无核化处理不当易引起果梗木质化严重、果实风味下降等问题;果实膨大期易发生日灼,果面易生果绣;产量不宜过高,否则易失去原有风味。本文总结近年来阳光玫瑰在实际生产管理中的种植经验及教训,浅谈在上海地区设施大棚阳光玫瑰促早栽培的花果管理技术。

1 园区的基本情况

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基地内,2012年开始结果。栽培设施为GLP622型装配式单栋钢管大棚,棚长30 m,宽6 m,顶高3 m。定植时采用根域限制轻简化栽培模式,每棚种一行,平棚架分组式整形,株距2.5 m,36株/667m2。建园时园区配套毛沟、腰沟和围沟,苗木定植前深挖种植槽,每667 m2施用3 t有机肥以改良土壤。

采用设施促早栽培模式,先保温后避雨,开花后幼果期促早栽培转变为避雨栽培。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萌动期、展叶期、花期、幼果期等关键物候期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坐果后全部采用果实套袋。采收后揭除棚膜,及时清园。

2 物候期

上海地区的设施促早栽培一般是在每年的1月底到2月初覆膜保温。以2016年栽培管理工作为例:2月2日开始升温,首先关闭大棚门,检查大棚四周是否有薄膜破损或透风处,及时修护,密闭保温,同时保持棚内湿润,促进萌芽;2月24日葡萄萌动后,2月25日全树喷布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阳光玫瑰葡萄在上海地区促早栽培的物候期表现如表1所示。

以贝达为砧木的阳光玫瑰嫁接苗,自2010年定植在

表1 2016年阳光玫瑰促早栽培的物候期表现 (月/日)

3 花果管理技术

在始花期进行花穗整形,盛花期后1~2 d进行第一次调节剂处理,盛花期后13~15 d进行第二次处理,紧接着15 d后整穗疏粒,5月底对果实进行套袋。

3.1 花穗整形

3.1.1 疏花穗

初花期疏除多余的花穗,保留壮枝及中庸枝上的花穗。尽量选择自然下垂的花穗,并且花穗尖端扁平、有分支小穗、弯曲的花穗;去除穗尖各分支间隔过长等畸形花穗、以及新梢长度在40 cm以下的弱枝上的花穗。以每个新梢保留1个花穗为原则,但在促早栽培条件下,为避免因温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坐果不稳定情况,也可以每个新梢预留2个花穗,待坐果完成后选留坐果良好的果穗,疏除多余的果穗。

3.1.2 整花穗

图1 阳光玫瑰花穗整形修剪

疏除花穗后,对保留的花穗进行整形。整理花序应与新梢摘心同时进行,有利于坐果。花穗整形采取保留穗尖5~6 cm的方式,在尖端部分分支之间间隔过大时,可对尖端轻度截短;在穗尖扁平呈带状时,把扁平带状花穗截掉,再留5~6 cm花穗;若为分歧穗,把其中的一个截掉;若花穗扁平、副穗较大时,可用副穗替代主穗使用。注意留好标志穗,以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参考。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阳光玫瑰在我国仍处于试种阶段,受立地条件及气候因素的影响,该品种在各地的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技术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阳光玫瑰在上海地区的促早栽培模式,我们开展了多项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针对阳光玫瑰坐果和膨大两个环节采用两次处理,在借鉴多方经验的基础上[3-4],选取两组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案进行对照(如表2)。

根据以前的经验,在阳光玫瑰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时间不宜过早,过早会引起花穗弯曲,出现大小粒。第一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在盛花后1~3 d,第二次处理在盛花后13~15 d。同一个种植区域内的花穗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开花时间不一致,可分2~3批次进行处理,然后做好标志,避免重复处理或漏处理。第二次处理则是一次性完成,不分批次。处理宜选择晴好天气,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时间为上午9点以后进行。处理方式为浸蘸整个花穗。

在促早栽培条件下,第一次第一批处理时间为4月21日,第二批时间为4月23日,间隔13~15 d,即5月6日为第二次处理时间(表2)。对比两次处理效果,处理1花穗下端弯曲,坐果不整齐,有的果穗落粒严重,外观不美观;处理2坐果好,果穗整齐,果粒均匀,形状美观,因此在促成栽培条件下,更适合采用处理2的方法。

3.3 疏粒

表2 阳光玫瑰葡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模式

表3 阳光玫瑰葡萄留穗长度和果粒数

第二次处理后,果粒开始迅速膨大,穗轴和果柄硬化显著,应开始对早开花的果穗开始疏粒。疏粒进行的越早,果粒膨大的越好。疏粒之前应先整穗,应根据产量要求对花穗进行整理(表3)。第一次处理后,果穗伸长,果粒变大。此时可通过整理果穗长度决定果穗大小,一般根据坐果情况决定去除上下支穗。若先前疏穗时保留了双穗,疏粒前先把新梢上的双穗去掉一个,再把弱枝和坐果不好的花穗去掉, 5个新梢留3个果穗。根据产量要求,一个果穗保留13~15个支穗,按照葡萄成熟后穗形呈圆锥状(上大下小)的形状,上面的支穗留4~5粒,依次向下减少。果穗长度保留在8 cm左右,每穗果质量在600 g,产量在600 kg/667m2以内生产出的阳光玫瑰风味较好。

4 小结

根据多年来对于阳光玫瑰促成栽培技术的摸索,上海地区要生产出优质的阳光玫瑰果实,每根新梢最多保留一穗果,弱枝不留穗,每果穗保留13~15个支穗,50~60粒果实,产量控制在750 kg/667m2以内。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方面,应准确把握处理时机,第一次在盛花后1~3 d采用赤霉素25 mg/L和吡效隆2 mg/L进行混合型药剂处理,第二次单独应用赤霉素25 mg/L进行膨大处理,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1] 宋献策, 王世平, 顾巧英, 等. 阳光玫瑰葡萄在上海的引种表现及优质栽培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5(4):50-53.

[2] 王华新, 陈红星, 俞才澜. 阳光玫瑰葡萄在浙江金华的引种表现及其优质栽培技术[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2):29-31.

[3] 李海燕,张丽平,王莉,等. 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品质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4):33-40.

[4] 李秀杰, 韩真, 李晨, 等. 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6):22-25.

10.13414/j.cnki.zwpp.2017.03.014

2017-03-09

项目资助:上海市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单涛(1966-),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葡萄栽培。E-mail: putao.yjs@163.com

猜你喜欢
上海地区花穗调节剂
阴雨寡照天气枇杷花穗腐烂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探讨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病害
上海地区居民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及参与行为研究
花穗整形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上海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与分析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疏剪花穗对石硖龙眼开花座果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上海地区健康体检老年人血脂情况调查分析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