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南与安徽北交界地带马良村的婚俗简述

2017-06-09 07:31张贵鑫
资治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婚俗过程文化

【摘要】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和婚姻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俗也是人类学民族学家笔中的热点话题,婚俗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婚俗也具有很多的文化意蕴。在本文中笔者将简要描述一下山东南与安徽北交界地带马良村的婚俗情况并做简要分析,笔者将主要从婚姻形成的各个过程加以描述。

【关键词】婚俗;过程;文化

一、地理区位

马良村地属安徽省,位于山東省最南边单县和安徽省最北面砀山县的交界地带。山东省单县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安徽省砀山县的主要作物是梨果树,田间兼有小麦。俗话说十里不通俗,不同省份的风俗也很复杂,并有些不同。这两个县的交界地带相互来往,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方言,在婚俗礼仪方面也行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但在一些方面还有所不同。

二、婚姻习俗

婚俗从婚姻的形成与新家庭的构建过程中描述。现在有很多种婚姻形式,从新人结识的方法中可以将其分为相亲婚、恋爱婚、父母包办婚、闪婚等。父母包办的婚姻越来越少,但并没有消失。笔者将用相亲婚来描述马良村的婚俗情况。下面是相亲婚形成的具体过程。

1.相亲缘由

当家里有孩子到了适合结婚的年龄,又没有明确的恋爱对象,家长便会催促孩子进行相亲。有些孩子欣然接受,当然也有些孩子断然拒绝。这里的结婚年龄跨度很大,有的最小18、19岁,最大35、36岁。

2.相亲之前

家里有孩子要结婚且要通过相亲的方式,知道的亲朋好友和亲戚邻居便会帮忙打听和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当觉得有合适的人的时候,便会和这家的人说。并让其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和经济情况。如果觉得可以,便会安排相亲。

3.相亲

相亲是相亲婚的第一步,决定了这两个家庭能不能成为亲家。当两家人有了让孩子相亲的意向,便开始准备相亲的物品。相亲地点一般在女方家,男方买些糖果、瓜子、花生等物品,去的人员是男方父母及2到4个亲戚。女方便在家倒好茶水迎接男方的到来,女方家庭会把孩子的伯伯、叔叔、婶婶及能到的亲戚叫到家里来看看男孩怎么样。相亲过程中,家长们交流聊天相互了解一下对方的家庭情况,两个相亲的男女便单独在一起聊天,相互认识和了解。过1到2个小时后,两方家长和孩子开始向媒人说一下初始印象,来决定有没有进行下一步的必要。如果没有,则没有了后话;如果有,则进行下一步——见面。

4.见面

见面是男女双方确定关系的一步,是一个正式的仪式过程。男方会准备这一地区约定俗成的见面礼:给女家的见面礼金、活鸡、活鱼、猪肉、羊肉、酒、白糖、果子、粉条、二轮电动车、还有香蕉、橘子等水果若干、糖果瓜子若干。女家买些糖果、瓜子等。见面当天,男方父母带着见面礼在吃过早饭之后9点左右到女家。女方早起吃过早饭,叫上村子里的亲戚、近邻来家里,有人准备午饭,有人准备茶水来招待男方来的人。男方到了之后,便一起坐着喝水聊天。

5.商量事(磕唠事)

商量事,村民称为磕唠事,两家一起商量过大礼事项和结婚当日有关的事项。过大礼是结婚之前的大事,在商量过程中关系到过大礼时的礼金、礼物等事项。

6.过大礼

过大礼之前,男家要准备好礼金和礼品。女家也要准备好招待男家人的饭菜。过大礼的地点在女家,礼金一般是6-12万元,也有20万元的,看两家经济情况会上下浮动。下面我以礼金10万元为例来讲述,男方拿来10万元的礼金,女方父母看情况收礼,一般收4万元到6万元,也有收2万元和收完的。在这里牵扯到一个面子问题,如果男方拿的礼金多,人们便说男方有面子也给女方面子;如果女方留的礼金少,人们便说女方要面子也给了男方面子。过大礼吃饭的时候有陪对方亲戚吃饭喝酒的讲究,陪客的人要陪客人吃好喝好。

7.要日子

过大礼之后,男方家商量好结婚的吉日,便会去女家要日子,如果女家没有意见结婚的日期便确定了。

8.婚礼准备

结婚日期定了之后便要准备结婚所用的东西。男方一般要有房子,现在的房子都是装修好的两、三层小楼。在结婚日期的前半个月便要正式的向亲朋好友报喜下请帖。在婚礼前一天请来大厨们以及本庄青年男子来帮忙准备婚礼当天的饭菜,并且把婚礼当天用的桌椅搬到家里。和新郎年龄差不多的兄弟帮忙装饰新房和院子,挂红灯笼和彩带。男家要在门上贴上大喜字,也就是双喜字,表明这家娶儿媳。女家门上要贴上小喜字,也就是单喜字,表明这家嫁闺女。男家女家都要挂上一个大喇叭,播放音乐等,表明这家有喜事,也方便总管通知和安排一些事情。这些便是象征符号,具有特殊意义和别的区分开来的功能。

9.婚礼当天

收彩礼的两个人坐在桌子前等着收彩礼。9点左右新郎带着鞭炮、冥纸去拜冧,告知祖先家有喜事,以求保佑,祈福安康。之后,便准备出发接亲,花车到女家之后,新郎在车内等新娘来接。发嫁时鞭炮声响起,打旗的在前面领路,新郎扶着眼含泪水的新娘慢慢走出房门。走到花车旁新郎要搀着新娘从花车的车头绕一圈,然后进入花车。新娘家的兄弟拿着茶水带着茶杯进行送亲,到了路的尽头,所有人上车,送亲的人把没有喝完的茶水倒光,寓意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回头。到了男家之后,新郎扶着或抱着新娘进入新房。随着鞭炮声的响起新郎新娘开始拜堂,新娘拿着硬币和新郎走出新房,面对堂屋门口鞠躬,新娘把硬币往身后撒,祈求财运,拜堂仪式便完成了。吃饭期间,新郎新娘及其父亲在总管的带领下向客人敬酒。

在接亲和送亲这个过程中,车队走的路线是从男家西边出门,女家西边进门,女家东边出门,男家东边进门。即使两家离得很近也会绕上一圈,不能走回头路。这体现了对这门婚事的美好期许,两家和和美美,夫妻和谐,不走回头路。

之前婚礼后的一天,娘家人来男家把新娘接回娘家住两天,俗称回门,现在改在婚礼当天拜堂之后,娘家的兄弟便来到男家,领着新娘围着新郎家的村子转上一圈,代表回了娘家。亲朋好友吃过饭开始返家,全家人拍全家福照片,婚礼基本结束。

10.婚礼过后

婚后第一天,新娘要给新郎家的女性长辈送一条毛巾,长辈便会给100元红包,之后新娘抽空再给家人和女性长辈买一双鞋。婚后还有很多讲究,那便是亲戚之间的礼物往來,人类社会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结论

这一地区相亲婚的基本过程,牵扯到这对新人各自的家庭、家族和社会组织关系。在各个过程中都体现着人们对自身面子的追求,有钱人会通过好烟好酒挣得面子。礼金和礼物的多少在两个家庭的商量之下有一个选择的范围,有一定的弹性,仔细比较每个婚礼的具体实施过程都会发现其中不同的地方。这一繁琐的过程也为这个新家庭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一过程中,每一个讲究都希望新家庭能够幸福和睦,生活红红火火,多子多孙。这也承载了老一辈人对下一辈人的美好期许,人类也得以顺利合法的繁衍。当然择偶标准的改变,婚嫁习俗的变迁和简化也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乡村采借、移植由城市创造并输出的现代婚姻文化,并对现代婚姻文化的价值体系并不完全认同。村落婚嫁习俗是作为群体的村落成员应对生存环境的共同方式,其演变的速度是缓慢而持续的,在其变迁的过程中仍可看到被保留和传承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宋德胤.经济变型期的婚俗[N].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25页.

[2]刘中一.乡村社会变迁场景中的婚嫁习俗[J].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5期88-94.

[3]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5期66-70.

[4]张春艳、李凤英.关于中国当代婚俗变迁的思考[N].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53-57.

[5]和少英.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44-58、109-121

[6]费孝通.亲迎婚俗之研究[J].社会学界,1934,(8).

[7]杨善华.“江村”婚俗趣谈[J].社会,1982年第3期53

[8]赵良坤,库世昌.近代豫西的“亲迎”婚俗[N].河南科技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24-27.

作者简介:张贵鑫(1989)、男、汉,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硕士、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婚俗过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让新“婚”尚为爱减负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谁远谁近?
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研究
罗源畲族婚俗研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影像站等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