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社区居民旅游参与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2017-06-09 09:28李利
资治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区居民

【摘要】随着旅游业发展的不断深入,社区居民在旅游参与中的重要性日渐突显。本文在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对阆中古城的历史、资源、文化及旅游发展概况进行描述,进而对古城社区居民旅游参与的状况进行走访调查和整理总结,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通过居民参与的改进,促进阆中古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阆中古城;社区居民;旅游参与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古城社区居民旅游参与研究——以阆中古城为例”(14SB0095)的阶段性成果。

“社区”属于社会学范畴,最早来源于德国。我国政府把“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而在学术范畴,学者认为社区可以涵盖更多内容,认为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人们共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由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的人群所组成的区域性社会实体,强调了社区的区域性和群体性。[1]居住在古城的居民切合这一特性,旅游地社区居民自身的生产、生活存在着天然的吸引力。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只有真正参与到旅游规划和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去,才能与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有效地融为一体。然而目前,不少旅游地不约而同地存在这样的现象,即:社区居民的权利常常为旅游开发忽略,难以从旅游中获益;社区一方面无法获得合理的补偿,却要被动承担因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使得当地政府、外来旅游开发商、社区居民等利益主体之间矛盾重重,纠纷不断。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作为自然保护与旅游发展战略之一,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

一、研究进展

在对阆中古城社区居民旅游参与对旅游业的影响展开研究之前,有必要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情况,特别是居民影响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以便为本文提供更好的借鉴。

1.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1985年,Murphy首次将社区参与引入到了旅游研究领域,国外学者由此展开了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的研究热潮,延续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参与体系(孙九霞、保继刚,2006)。西方学者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关注点主要在旅游发展与社区的相互关系、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社区参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保障研究等。[3]部分研究还涉及社区参与的机制、方式、类型和意义,进而上升到对社区参与理论的反思。

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速度与成就落后于国外,也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但研究领域涉及较广。研究区域涵盖了乡村旅游地、自然保护地、民族村寨、古城镇等各类旅游区,研究主题涉及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社区参与影响因素、社区居民的参与方式等。

2.社区参与中居民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学者就社区居民参与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的文献不多,但多数学者认同社区参与中居民的积极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有助于旅游环境的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资源吸引力的提高。[2]同时对当地旅游形象的提升、社会的和谐发展,及旅游業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4]一旦缺乏社区的参与,冲突的发生不可避免。

本文基于阆中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和资源现状,希冀在社区参与理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古城居民的具体参与情况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二、阆中古城概况

阆中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等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1986年,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联合国地名研究机构正式命名为“世界千年古县”。2010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称号。及至2013年9月,阆中古城荣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城位于保宁街道办事处以东,面积1.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374人,分为南街、三陈街、内东街和凤凰楼四个社区居委会。

1.古城旅游资源概况。保护单位18处,市(县)级保护单位153处;拥有出土文物上万余件,其中上等级文物300余件。

2.古城特色文化概况。文化,是阆中古城旅游发展的灵魂。人文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给阆中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包括神秘的风水文化、引人入胜的张飞传说和状元传说、丰富的宗教文化与独特的巴渝文化等在内的文化体系,给予阆中古城无限的生机。

3.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阆中古城经过23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众多引以为傲的遗产,有世保1项、国保2项、省保7项、市(县)保25项。包括巴象鼓舞、皮影戏、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川北山歌、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牛肉烹饪技艺(阆中盐叶子牛肉制作)、保宁压酒酿造技艺等。

4.古城旅游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阆中及阆中古城一直走在四川旅游发展的前列,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着阆中的城市建设、招商引资、三产提升,在扶贫开发方面的作用也大为凸显。国内旅行社由2000年的2家发展到13家,有高素质的解说员、导游近100余人;有四星级宾馆7家、三星级10家;古院落客栈11家;有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5处;有茶楼、咖啡厅、酒吧、醋吧147处;网吧、歌舞俱乐部57处;民俗表演节目16种。

三、阆中古城居民旅游参与现状

1.居民旅游参与的意义。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活动,给旅游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居民积极参与、配合社区旅游,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会对旅游产生积极影响;若居民对发展本地区域内可以有异议或因旅游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导致居民利益受损,或与居民发生冲突,居民会对本区域内旅游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一)旅游品牌塑造及吸引力的提高

阆中古城景区自成立之后,在带动古城区域内经济,解决古城闲置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古城居民也为景区品牌塑造立下了汗马功劳,居民通过对亲朋好友的介绍、对游客的讲解以及由此给游客带来满意的旅游体验,都会影响到古城旅游品牌的塑造及旅游吸引力的提高。

(二)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旅游企业开发和保护当地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出于商业和文化上的考虑,需要深挖文化资源,包装和打造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当地居民作为旅游资源的保护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主力,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旅游的开发唤起了他们对当地资源和文化的重视,参与保护与传承的主动性逐渐显现。

(三)旅游经营与景区管理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社区居民为旅游活动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具有极大的便利性。社区居民通过创业,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商业活动、摆摊设点、节目表演、文化讲解等形式,为丰富旅游产品提供多种机会。同时,因为旅游业发展,解决了社区大量劳动力剩余问题,带动了当地居民创业与就业,社区的和谐氛围日渐增强。

2.阆中古城居民旅游参与调查分析。为详细研究居民参与的影响,笔者对古城内的居民进行了走访与抽样调查。问卷除统计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基本特征外,对参与项目的调查主要涉及旅游规划参与、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的维护、旅游环境的营造等四个方面。

(一)参与项目整体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72%的社区居民没有参与到旅游规划中去,78%的社区居民未能有效参与景区的管理,仅有10%的社区居民对旅游景区具体经营状况有了解,86%的社区居民对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有初步认识、但缺乏深度维护的意识,90%的社区居民对自然环境和旅游环境表示出高度重视。以上说明社区居民旅游参与的意识已经基本具备,对于和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内容表现出重视,但未能以主人公的身份切实考虑到当地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项目参与度分析

(1)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

在阆中古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多数居民认为旅游规划开发是政府和开发公司的权利。在旅游规划之初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政府、开发商与社区居民之间信息不对等、沟通脱节的问题。仅有9%的居民认为曾经参与过旅游项目的决策和设计。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有机会,90%以上的当地居民期望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中提出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建议。

(2)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管理

数据显示当地居民参与景区经营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有86%比例的居民在景区进行了商业活动,但仅有10.8%的居民了解景区的收支情况,5.2%的居民参与了旅游收益分红。这说明当地居民参与景区旅游经营的面太窄,仅仅局限于“自营”形式,景区的旅游收支状况不公开透明,当地居民也没有分享到旅游分红,社区参与景区经营需进一步加强。

(3)社区居民对旅游资源及传统文化的维护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古城的灵魂。调查结果显示96%的社区居民对阆中古城的重点旅游景区(点)的基本信息有了解,其中约1/3的居民能够就景区相关的历史名人、历史典故等进行简单介绍。一半以上的居民缺乏对古城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模糊,具体到古城内各个级别的非遗项目列举更是知之甚少。62%以上的社区居民对于本地的资源及文化有着强烈的感情,愿意将本地的特色展示给更多的外地游客。

(4)社区居民对旅游环境的维护

旅游环境的定义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本文讨论的旅游环境特指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旅游地的社会环境。调查显示,99%的社区居民对于自身生活环境非常重视,游客的旅游行为文明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旅游业的看法。96%的社区居民认为应该为旅游者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景区内的欺瞒、偷盗、犯罪等行为应当予以反对。61%的社区居民愿意参与到景区环境的维护中去,自觉督促游客、监督景区及当地居民的不良行为。

四、建议

1.明确各方利益主体的职责。在旅游发展中,政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是旅游的引导者,领导旅游行业想健康和长远发展,其他部门配合做好规划与研究。由企业主导古城旅游的开发与管理,让权于企业,让企业自由发展。积极宣传和推广,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参与度,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确立政府领导、部门规划、企业主导、居民参与,各司其职、共谋发展的长远方针。

2.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明确旅游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挖掘与传承等各方面的关系,通过传统文化的普及宣传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主动性和参与的能力。

3.完善居民参与机制。调整景区旅游产品结构及生产方式,带动旅游消费结构调整。在古城旅游社区内,挖掘更多可供旅游消费的文化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避免旅游产品的雷同,创造更为多样化的就业与创业岗位,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更为和谐的旅游氛围。

4.改善现有的利益分配机制。社区居民享有当地旅游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分配权利,但目前的分配机制比较不合理,居民在经济活动中所处的地位较低,获取的经济收益不高。因此,改善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居民享有更多的旅游收益,有利于提高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创建更和谐的社区和旅游景区氛围。

5.加强社区居民创业和就业培训。古城居民参与旅游活动时,由于文化素质的差异,提供的旅游产品与游客体验差异较大。因此,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提供较为系统、全面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古城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游客的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张宏勝.社区参与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研究——以非民族旅游地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4,(6):60-64

[2]姜莉.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4):84-85

[3]刘少林.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1):11、13

[4]胡雪芹.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意义研究——以百色市澄碧湖景区为例[J].中国市场,2014(12):140-142

[5]廖军华.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34-39

作者简介;李利(1985-):女,汉族,河南新乡人,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

猜你喜欢
社区居民
江苏省南通市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四川部分高校体育场馆服务于乡镇居民的现状与分析
社区居民主动输液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案例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的居民社区安全现状分析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相对剥夺感成因分析
全科医生制度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影响路径分析
广州市小洲村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参与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