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望效应研究综述

2017-06-09 20:28谷振宇金河岩
东方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论模型实现策略影响因素

谷振宇 金河岩

摘要:教师期望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通过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围绕教师期望效应相关概念、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实现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述评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推测,旨在明确教师期望效应研究的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处,以期能对我国相关研究的本土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实现策略

罗森塔尔与雅克布森在1968年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后 ,该结果受到很多的学者关注,进一步探究教师期望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这为后人了解教师期望的发生机制提供了资料。鉴于此,笔者拟对教师期望效应相关概念、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实现策略进行述评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以期能对我国相关研究的本土化提供参考。

一、教师期望效应相关概念的研究

(一)教师期望的概念

范丽恒,金盛华(2008)则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因而提出教师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未来可能发展的看法与预期。郑卉(2011)也提出教师期望是教师在对学生的知觉感受基础上产生的对学生行为结果的某些预测性认知。郑卉强调:教师期望是一个认知变量。这一认知变量会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杨丽珠,张华(2012)将教师期望这一预测性认知进行了细化,提出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过去和现状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的学业成就、人格特征和行为表现等所做的预测性认知。从前人对其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教师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一种预测性认知。但对学生哪些方面的期望,对学生哪个时间段的期望存在差异。总的来说教师对学生期望的方面在不断地丰富,期望也不再局限于对学生当前的发展的期望,同时也着眼于未来发展。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概念

范丽恒,金盛华(2008)强调期望效应中教师的态度,从而提出教师期望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得到证实的现象,它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在此后关于教师期望效应界定均强调期望效应给学生带来的是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上的影响,但是就教师期望具体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哪些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总的来说对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呈现了逐步深入的趋势。

三、教师期望效应理论模型的研究

(一)国外教师期望效应理论模型

布罗菲和古德模型:布罗菲和古德通过在课堂中观察教师行为,提出教师期望效应传递模型。该模型在理论上的优点是:教师的期望转化成行为后,才可能会改变学生的表现;学生必须将期望信息纳入自我概念后,才可能影响其表现。其缺点在于:该模型过于简单与概括,更多是它作为期望传递的一般模型。达利和法扎尔模型:达利和法扎尔更为全面的提出教师期望效应的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强调在教师期望传递过程中教师归因方式和教师行为与学生的自我形象一致性;强调在教师期望传递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作用。期望交流模型:库博强调在期望传递过程中教师控制知觉的作用,提出期望效应的交流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注意到教师行为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并强调教師心理因素对其行为产生的重要作用。不足是过于关注教师的控制感,忽视教师的其它心理与人格因素在期望传递中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中介因素模型:1973年,罗森塔尔曾提出了四因素中介模型。1985年哈里斯和罗森塔尔对教师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大量元分析,发现气氛和输入产生了最强的效应,其次是输出,而反馈却只有很微弱的效应。在1989年,罗森塔尔将四因素中介理论重新修正为两因素理论, 即情感与努力。

(二)国内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

蒋艳菊,王玉杰(2010)认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 :1.形成教师期望;2.传递教师期望;3.学生感知到教师期望;4.教师期望产生影响。田甜,潘晓卉(2012)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五个过程:学生反馈信息,教师调整期望。

从前人的研究成果来看是更多的是将国外实证研究的成果拿来直接用,没有深入的结合中国教育这一大环境下借鉴国外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本国学生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传递过程。

四、教师期望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因素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特征;丁蕙,屠国元(2006)认为,学生的背景信息如测验成绩、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家长职业、等信息 。田甜,潘晓卉(2012)则又补充了学生的自我期望,教师期望与学生自我期望一致,则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反之可能产生负效应。二是教师特征;丁蕙,屠国元(2006)认为,教师的效能感与教师的心理效应;胡凼(2008)则自此基础上补充,教师的个性因素;教师的教学观念;田甜,潘晓卉(2012)在蒋艳菊,王玉杰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一是教师期望的合理性,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适度”;二是教师的指导和鼓励,鼓励与指导要及时并且合适;

从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师期望效应影响因素是以教师和学生变量作为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因素。但是,是否仅仅划分为教师和学生两大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教师期望效实现策略的研究

前人对其实现策略的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一是:形成的合理性;李丛玉(2003)提出教师要更新观念、教师要因人而异,对学生形成合适的期望;李莹(2007)则提出提高教师效能感,客观评价学生;范丽恒,金盛华(2008)认为,教师对所有学生持积极期望关注并尊重学生想法 ;蒋艳菊,王玉杰(2010)认为,教师对学生区别分析,建立合适期望 。二是:传递的有效性;李丛玉(2003)提出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积极互动达到期望整合;李莹(2007),提高任务效价;范丽恒,金盛华(2008),提出避免或减少区别对待行为,创设公平合理的班级内环境;蒋艳菊,王玉杰(2010)认为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行为对学生传递期望;丁蕙(2014)认为,促进公平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实际运用教师期望时,我们需要尽可能控制好其影响因素,从而更有效发挥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但这在前人研究中或多或少是缺失的,对其在不同维度上应采取的具体而系统的可操作程序的研究存在不足。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教师期望效应开展在理论解析上的研究很多。但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全面,分析缺少环境因素。理论模型的研究多是同化国外现成的理论模型,因而本土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不足,在今后应加强影响因素和实现策略的研究深度,在研究类型上多采用实证性的研究,将实施策略关注的重点放在对具体可操作程序上,力求研究出本土化理论模型及可操作性强的实现策略,为教师期望效应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范丽恒,金盛华.教师期望对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3(16):48

[2]丁蕙,屠国元.教师期望效应的理论解析及其应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1):155-157

[3]丁蕙.教师期望效应[M].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16-17

注释:

[1]丁蕙.教师期望效应[M].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16-17

[2]蒋艳菊,王玉杰.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传递过程及启示[J].中州学刊,2010,(6):136-137

[3]丁蕙,屠国元.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6,1

[4]田甜,潘晓卉.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2,(1):120-122

[5]范丽恒,金盛华.国外教师期望效应研究进展与当代教育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4(1):79-82

[6]蒋艳菊,王玉杰.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传递过程及启示[J].中州学刊,2010,(6):136-137

猜你喜欢
理论模型实现策略影响因素
初中数学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途径
电能替代管控一体化的实现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
间接技术进步效应的获得途径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策略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老年生活质量的理论模型构建和验证